第一百一十七章 遗诏

第一百一十七章 遗诏

不说谢玉平如何鼓动人心,凌梦白回到家中后便暗中整顿起来,谢家退到黄陂镇只是第一步,如今搬过来大半年,有心盯着谢家的人也松懈不少,她也可以开始走下一步了。,e*r+c\i*y\a?n¨.`c?o!m′

一切都在暗中进行,万凤来的队伍再次路过黄陂镇的时候,夜半时分老太太与青杏嬷嬷悄无声息的上了游商队伍的车辆,出了黄陂镇一百五十里,萧云寒与陆行等在路边接应,老太太换了车,改由二人护送去了光霞山。

收到飞鸽传书,得知老太太已经平平安安到了门派中,凌梦白大大松了口气。

如此一来谢家便被她化整为零,若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皇帝老儿想要抓谢家人也不那么容易了,如此她才可以放心的去做自己的事情。

凌梦白早已想过,自己虽然重生一世,但个人力量在大势前是微弱的,她能阻止和改变的事情其实很少,大晟朝面临的灾劫依旧会到来。

所以她只是尽力延缓这一天的到来,给自己也给其他有志之士更多准备的时间,如今看来能拖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既然战争的到来无可避免,若能将羌芫挡在关外,那中原也不至于生灵涂炭,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她遥遥看向京城的方向。}%优?=?品÷-小/£说`]网,£ ?du更;?±新,?最e快<

龙椅上的那位会不会拖后腿。

其实答案她已经知晓,这位天子若真是个清醒的,大晟朝也不会走到现在这一步了。

她想起离开京城之前去和哥哥道别,自己隐晦提起了此事,当时哥哥的回答十分暧昧:“小妹放心,这些事情我们心中有数。”

有数是怎么个有数法呢?

其实是有些好奇的,毕竟上辈子龙椅上的那位可是一直活到了羌芫攻破京城的城门也没舍得死,最后被羌芫俘虏,为了活命甚至认羌芫大汗为父,当真丢尽了中原人的脸。

不过她也知道有些事情只能心知肚明,绝不能诉诸于口,因此没有追问哥哥的计划,只是心中多少存了些期待。

老太太离开黄陂镇的谢府后,凌梦白便对外宣布老太太病倒了不见客,流水般的药物送进谢府中,让周围的人纷纷议论老太太病重,也不知能不能熬过这一关,府上唯一的长辈病倒,闭门谢客就很自然了,一时间谢府好似回到了刚刚 搬来黄陂镇时的样子,变得十分冷清。e=卡1)卡?小~>1说_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随着潼关边军与羌芫的战斗连输三场,甚至差点被羌芫破城的消息传来,再也没人有心情关注谢家的情况了,但凡有点门路的都开始收拾东西跑路,黄陂镇距离潼关太近,若羌芫真的破了边关要塞,不用三天便能冲击到此。

边关情势如此危机,龙椅上的那位却只下令潼关将士“定要顶住”,西山营剩余的部队被派出大半,不是支援潼关而是下江南去搜捕扶余国余孽了,至于再剩下的那必须一步不离京城好保护陛下安慰。

除此之外,京城最大的 注意力竟是在选秀上。

没错,边关局势如此混乱之时,这位天子居然还在考虑选秀一事。

“朕子嗣不丰,后宫嫔妃不多是最重要的原因,为了皇族血脉的延续,选秀势在必行。”

这句话被原样传了出来,凌梦白听了十分无语,不过后续知道皇帝将这次秀女人选的重心放在江南之地时,她又觉得猜到了这位天子的一二心思。

江南多大族,世代传家实力不俗,若是能笼络过来倒也是不错的助力。

她不免觉得好笑,大晟朝这位天子真是让人难以评价,说他昏庸糊涂吧,却又知道给自己增加砝码,可要说他聪慧清明吧,偏偏昏招频出,好好的一个王朝最后断送在他手中,也不知等他下了黄泉会不会被列祖列宗联手打成筛子。

各地消息汇总到她手中时,可见民间对皇帝坚持选秀一时多有怨言,只是被压迫惯了,这些抱怨暂时还只是隐在暗处,然而暗潮汹涌,整个王朝从北到南气氛都极为紧绷,仿佛所有人都在观望,观望某一件大事发生,那根绷紧的弦才会怦然断绝。

这件大事很快就到了。

皇帝遭到刺杀!残喘三日后撒手而去,近侍官捧出一纸遗诏直接炸的满京城的大臣与贵族目瞪口呆。

遗诏中竟然传位——齐王殿下。

天子未曾立有太子,按理说传位给哪位皇子都不奇怪,但……当场便有数位大臣出声反对,分别是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与四皇子的妻族。

反对的理由出奇统一:“齐王殿下身有残疾,如何能登大宝之位?岂非让人笑话皇家无人!”

这个理由原本很站得住脚,毕竟大晟朝规定若是面容有疤或是身有残疾便连官都做不得,因此天子要四肢健全也很应该——如果不是齐王殿下当着众人的面站起来了的话。

不但站了起来,齐王还面不改色的迈起了四方步, 端的是龙章凤姿。

提出反对意见的大臣们脸都绿了,谁能想到齐王能韬光隐晦到这个程度,明明不知道腿脚好了多久了却一直坐在轮椅上,竟是连半点风声都没露出来。

当初有多不将这位残疾王爷放在眼里,此时几位年长于齐王的皇子就有多后悔,谁不知道当初齐王风头无两,是呼声最高的太子人选,要不是断了腿又怎会默默无闻到现在。

可如今看来,贺兰湛就算双腿残疾依旧深得父皇宠爱,竟然,竟然还是要将那个位置传给他……如今贺兰湛连身体都没问题了,又有天子遗诏在,谁再反对可就占不住大义了。

当然,齐王想要平安登基,私下里还要面对不知多少算计,但不管怎么说,只要一日没人能除掉他,登基大典就要准备起来了。

而齐王接了遗诏后,第一道旨意便是一切仪式从简,第二道旨意便是翻了连家为了顺利接管西山营,罗织罪名将三位副将送进监牢的事情,第三道旨意则是命凌怀瑾接手西山营,速速开拔支援潼关。

这位准天子对着满朝文武,语气坚定:“只战,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