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中止调查
他把报告轻轻放在桌上,目光扫过三位得力干将:
“现在给他扣上‘黑社会’的帽子,是为了彻底堵住调查者的嘴,也堵住所有想为他翻案的人的路!把水搅浑到刑事犯罪、扫黑除恶的高度,我们纪委查职务犯罪的切入点和空间,就会被极大压缩,甚至被踢出局!好手段!”
果然,就在此刻,纪委书记徐怀瑾打来电话要求肖北现在去找他一趟。
“我马上去。”
肖北对着话筒沉声应道,声音里听不出波澜。他放下电话,目光扫过室内神情凝重的陈墨、小王和郑毅。
肖北整理了一下并不凌乱的衣襟,深吸一口气,大步走出办公室,径直走向走廊尽头那间象征着市纪委最高权威的办公室。
“咚咚。”
敲门声沉稳有力。
“进。”
徐怀瑾书记的声音传来。
推开门,肖北走了进去。
徐怀瑾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背对着门口,望着窗外城市的灯火。听到肖北进来,他才缓缓转过高背椅。
这位在市纪委深耕多年的老书记,脸上带着一种罕见的凝重,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书记。”
肖北站定。
“坐,肖北。”
徐怀瑾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声音低沉,开门见山,
“万林那个案子,你不用再查了。”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这话从徐怀瑾口中直接说出,肖北的心脏还是猛地一沉。他没有立刻坐下,也没有询问,只是沉默地站着,目光平静地迎向徐怀瑾,等待下文。他知道,徐怀瑾亲自通知,绝不会只有这一句话。
徐怀瑾看着肖北的反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了解这位得力干将的秉性,也深知此案的棘手。
“刚刚接到市里主要领导的明确指示。”
徐怀瑾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锦河县万林案件,经过公安机关初步侦查和今天庭审暴露的情况,已经明确指向其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王孝春同志的实名举报,就是明证!”
他强调着“王孝春同志”和“实名举报”几个字。
“此案性质严重,影响极其恶劣,已超出一般职务犯罪或经济纠纷的范畴,上升为影响社会稳定、破坏营商环境的重大刑事案件。”
徐怀瑾的声音越发严肃,“上级要求,必须集中力量,快侦快破,严厉打击!由公安、检察部门主导侦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直接督导。”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锐利地直视肖北:
“纪委的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此案中存在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规行为。你们第七室,立刻停止一切与此案相关的调查工作!所有已调取的材料、形成的线索,即刻封存,按规定移交给市公安局专案组!”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徐怀瑾的话语像冰冷的铁锤,一下下砸在肖北的心上。
肖北没有争辩,也没有质问“上面”是谁。职业生涯走到今天这步让他明白,当指令以这种形式、从领导口中如此明确地传达下来时,争论毫无意义,甚至可能授人以柄。
他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保持着表面的平静。
“明白,书记。”
肖北的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情绪,“第七室坚决执行上级决定。”
徐怀瑾看着肖北如此干脆的表态,眼神深处似乎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但更多的还是沉重。他点了点头,语气稍微放缓了一些:
“肖北,我知道这个案子你投入了很多精力,也发现了一些疑点。但我们要讲政治、顾大局!我们纪委要摆正位置,不能干扰司法,更不能因为一些捕风捉影的所谓‘疑点’,就质疑组织决定……”
这番话,既是训诫,也是提醒,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保护意味。
徐怀瑾在告诉肖北,不要再试图从正面挑战这个决定。
“书记批评的是。”
肖北微微低头,姿态放得很低,“我会深刻反思,确保第七室全体同志统一思想,坚决服从上级部署。”
徐怀瑾看着肖北低眉顺眼的样子,沉默了几秒。最终,他挥了挥手,语气疲惫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动:
“嗯,去吧。把工作交接好。记住,管好自已的人,看好自已的门。这案子,已经定性了,水太浑,别再往里蹚了。注意身体。”
徐怀瑾的声音很轻,这不再是官话套话,而是一位了解内情、深知凶险的老领导,对他这位得力下属最直白的警告和最隐晦的关心。
“谢谢书记关心,我会注意。”
肖北再次点头,然后干脆利落地转身,走出了徐怀瑾的办公室。
门在身后轻轻关上。走廊里明亮的灯光照在肖北脸上,他刚才在办公室里的那份恭顺和平静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峻到极点的锋芒,眼底深处仿佛有冰蓝色的火焰在无声燃烧。
“停止调查?移交材料?统一思想?”
肖北心中冷笑,脚步却异常沉稳地走向第七室的方向。
这案子,从发霉大米再到这“黑社会”的帽子从天而降,每一步都精准得可怕,每一步都在把真相推向深渊。
这哪里是水浑?这分明是有人要彻底搅成一片漆黑,让所有试图看清真相的人溺毙其中!
移交?当然要移交。
明面上的调查必须停止,这是纪律。但徐怀瑾那句“管好自已的人,看好自已的门”却留下了微妙的缝隙——只要不越界,不干扰“专项斗争”,内部的管理和常规的工作是不能停的。
肖北推开第七室的门,陈墨、小王、郑毅立刻站了起来,紧张地看着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