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乱成一团
肖北思考着,能不能假设是有人故意投毒呢……那目的又是什么?
第二天一早,肖北和陈墨提前半小时到达法院。让他意外的是,旁听席已经坐了不少人,其中几个面孔似曾相识。
“肖主任,”
陈墨小声说,“第三排那个穿灰西装的,是沈志强的秘书。”
肖北不动声色地点点头,目光扫过全场。沈志强本人没有出现,但他的心腹来了,这不寻常。
庭审准时开始。万林被法警带上被告席时,肖北仔细打量这个关键人物——五十岁左右,头发花白,眼窝深陷,走路时微微佝偻着背,完全不像一个拥有两家企业的老板,倒像个饱经风霜的老工人。
当法官询问他是否认罪时,万林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我认罪。
"
"被告万林,你明知大米已发霉变质仍用于员工食堂,导致32名员工食物中毒。对此指控,你是否认罪?
"
"我认罪。
"
万林这次声音大了一些,但眼神飘忽,不敢看任何人。
公诉人李经汤开始陈述案情,出示了所谓的“发霉大米”样本和员工中毒的医疗证明。整个过程中,万林就像个提线木偶,机械地回答“是”“我有罪”。
“……万林是被陷害的!”
突然一声声嘶力竭的呐喊像一颗火星,掩盖住了法庭上所有人的声音,也瞬间点燃了旁听席这个火药桶。
“万林是被陷害的!万林没有罪!”那人不停的重复这句话。
“放屁!黑心老板害人!罪有应得!”
中毒员工的家属代表猛地站起,指着喊话者怒骂,情绪激动得几乎要冲过去。
“我爸是冤枉的!你们才是被人当枪使!”
万林的家属也不甘示弱,一群人跟着站起来,悲愤交加地反驳。
“肃静!肃静!”
法官用力敲击法槌,声音淹没在鼎沸的人声中。法警迅速行动,试图隔离双方,但愤怒和委屈交织的人群像沸腾的水,推搡、叫骂、哭喊声此起彼伏。
旁听席彻底乱成一锅粥,几个穿着便服但动作干练的人(显然是维持秩序的公安人员)奋力挤入人群拉架,试图将情绪最激动的双方隔开。
公诉人李经汤脸色铁青,拿起麦克风,声音带着被冒犯的严厉:
“法庭之上,岂容咆哮!证据链完整确凿,任何扰乱法庭秩序、试图干扰司法公正的行为,都是对法律的亵渎,是罪加一等!”
他的斥责非但没有平息混乱,反而像火上浇油,激起了万林家属一方更大的反弹。
“你们查的不对!”
“证据都是假的!”
哭喊和指责声浪更高了。
就在这片混乱的中心,肖北的目光却像鹰隼般穿透人群,牢牢锁定在旁听席前排一个一直稳坐的身影上——市检察院检察长杜齐亮。
他刚才就觉得此人眼熟,此刻在混乱的背景下,那张轮廓分明的侧脸和紧抿的嘴唇,与记忆深处的某个形象瞬间重合。
杜齐亮神色凝重,眉头紧锁,目光扫视着失控的现场,带着一种身处风暴中心却试图掌控局面的威严。他没有参与争吵,但周身散发的气场让周围混乱的人群下意识地与他保持了一点距离。
“砰!砰!砰!”
法官的法槌几乎要敲碎了,“鉴于旁听席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本案无法继续审理!现在宣布,中止本次庭审!择日另行通知开庭时间!法警,请将带头闹事者带离法庭!”
随着法官的宣告和法警的介入,混乱开始被强行压制,但空气中的火药味并未消散,愤怒、委屈、不甘的情绪在压抑的啜泣和低语中弥漫。
旁听人群被引导着,骂骂咧咧或垂头丧气地陆续离场。
肖北给陈墨使了个眼色,两人也随着人流向外走。陈墨心有余悸,低声道:
“主任,这…这也太夸张了。万林家属怎么这么肯定是被陷害的?那喊话的人是谁呀……”
“喊话的是情绪,也可能是线索……”
他话未说完,一个沉稳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肖北?走这么快,是不认得老同学了?”
肖北脚步一顿,循声回头。市检察院检察长杜齐亮正站在几步开外,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近乎无奈的笑意看着他。
四目相对。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那独特的姓氏,那熟悉的神态……
“杜…杜齐亮?”
肖北眼中闪过一丝恍然,随即脱口而出那个尘封多年的绰号,
“‘肚脐眼’?!”
杜齐亮脸上的笑容加深了些,带着点自嘲,大步走上前,主动伸出手:
“难为肖大才子还记得这个难登大雅之堂的外号。是我,杜齐亮。”
肖北立刻握住对方的手,感受到对方手掌的力度和温度,心中感慨万千:
“老杜!真是你!这么多年没见,变化太大,刚才在庭上只觉得眼熟,真没敢认。你现在可是……”
他指了指杜齐亮胸前那枚闪闪发亮的检徽。
“嗨,混口饭吃。”
杜齐亮摆摆手,笑容里带着官场中人的圆融,但眼神深处却有一丝见到故人的真诚,
“倒是你,肖北,当年咱们大学的风云人物,现在可是市纪委手握利剑的第七室主任了。刚才在庭上看到你,我还以为眼花了。”
“哎呀,我也是混口饭吃呀。”
肖北简单回应,随即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老杜,这案子……怎么回事?检察长亲自旁听一个基层的食品安全案,还闹成这样?”
杜齐亮脸上的笑容敛去,他看了看周围尚未散尽的人群和竖着耳朵的陈墨,压低声音: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走,去我办公室坐坐?老同学叙叙旧,顺便……聊聊这案子?”他的眼神意味深长。
肖北立刻明白了杜齐亮的暗示。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叙旧。
他点点头:“好,正有此意。陈墨,你先回车里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