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江汉

第189章 湖中对【22】

第189章湖中对【22】

篝火旁,看着韩熙三人紧张的神情沮授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

说句老实话,沮授对韩馥这个旧主的评价并不高。

他太过优柔寡断,既无雄心也无手段,只是机缘巧合下才成为冀州牧。

诚然,汝南袁氏乃是四世三公,袁绍也算是韩馥半个举主。毕竟按照大汉朝的察举制度,举主与门生的关系是继承制。

但即便如此,韩馥也照样掌握着极大的优势。

正如当初沮授劝谏的那样,袁绍孤客穷军,仰邺城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哪里需要什么麻烦的手段呢

就算韩馥不想杀死袁绍,以他的优势想要压制袁绍也不难。

然而韩馥性格缺陷实在太大了,不足为一方之主,这才导致翻车。

可韩馥再如何平庸终究对沮授有知遇之恩。

是韩馥将他从一介县令提拔为州别驾,而后又升任秩比两千石的骑都尉。

因此之故,沮授才会毅然拒绝了袁绍的征辟,选择与之为敌。

从某种程度而言,韩馥对袁绍的还击其实才刚刚开始。

毕竟若他像原历史中那样主动让位于袁绍,那么州郡属官也没话说,甚至后面韩馥在茅厕中忧惧自杀,也勉强能解释的过去,所以袁绍杀了一个走狗朱汉也就解决了争议。

可现在的情况却不同了,袁绍的手上切切实实的沾了韩馥的血。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事情就没办法含糊过去了。

沮授是第一个拒绝袁绍招揽并且与之为敌的人,但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关于这一点,沮授丝毫没有怀疑。

于是当着韩熙三人的面,他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去平原郡!”

闵纯、耿武闻言都不由一惊:“去青州”

“对!”只见沮授一脸严肃道:“当此之时,巨鹿绝非善地,便是成功遁入大陆泽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绝无报仇机会,只有离开冀州方才有可能。”

听到这里,闵纯、耿武两人也顿时反应过来。

对呀,相比于冀州而言,青州现在确实是一个好地方。

虽然青州黄巾已经横行泛滥,但对于他们而言反而是一层保护。

实在不行,他们这千把人也不是不可以系一条黄布条,冒充一下青州黄巾。

然而耿武两人只想到了第一层,却没想到沮授还有深意。

见两人反应过来之后,他方才在地上画图示意,解释道:“去了平原郡后,我等便可以派信使联系幽州,可潜行通过渤海郡,亦可以直接渡海沿岸而行直抵广阳郡。”

说到这里,只见沮授斩钉截铁道:“无论通过哪种办法,只要与幽州联系上了,左将军必不会袖手旁观。”

沮授不相信魏哲会对冀州不感兴趣。

只要魏哲能帮韩馥报仇,沮授不介意帮他拿下冀州。

当然,这对他们这些韩馥故吏来说并不矛盾。

毕竟报仇归报仇,扶持韩熙坐上冀州牧的位置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因为韩熙没有必须担任冀州牧的理由,但他们却有必须报仇的天理。

于是就这样,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最后一点篝火在晨雾中明灭时,沮授便带着韩熙一行人改变方向,朝着青州方向行去。

等袁绍的人在大陆泽久侯不至,反应过来的时候,韩熙等人已然穿越过甘陵国,进入了青州平原郡境内。

而另一边,当身处蓟县的魏哲收到消息时已经是十日后了。

……

是日,蓟城郊外。

魏哲正与戏志才在湖上钓鱼呢,韩熙的求援信便送到了这里。

待信使下去之后,看着手中的信件魏哲忍不住摇了摇头。

“好一个四世三公!”

“好一个袁本初…当真是不知羞耻呀!”

从理智上来说,魏哲欣赏袁绍这种果决的做法。

但从道德上来说,他必须对这种行为予以谴责。

没办法,谁让袁绍的活儿太糙了呢!

当初在洛阳是如此,如今在邺城又是如此。

如此看来,袁绍在兵变这块儿还真的没有什么天赋。

相比之下,戏志才的想法就简单多了。

“明公,此乃天赐良机也,当速速出兵。”

“哦”魏哲闻言饶有兴致的问道:“计将安出”

戏志才闻言略作沉吟,便目光炯炯道:

“今冀州之势已明。公孙伯圭举白马之众南下邺城,显然是欲趁袁本初立足未稳,准备孤注一掷。此獠性如烈火,必欲与袁本初决生死于漳水以定冀州归属。”

“但袁本初亦非凡品,更兼有中原英才相佐,公孙瓒绝难如愿。”

“然此二人角力邺城,实乃天赐将军登云之阶。“

言及此处,只见他以指沾水随手便在案几上画出北地舆图。

“冀州人丁六百万,两倍于幽州,实不可速胜也。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吾观天下形胜,渤海环抱幽燕,河间横锁青冀。若取此二郡,则西可攻冀州腹心之地,南可浮济水而扼青州之咽。届时幽州前后两路夹攻,攻取青州不过在反掌之间。待两州连横,则成三面围堵冀州之势。”

说到这里,只见戏志才神情激昂道:

“夫用兵之道,譬如弈棋。今绍、瓒相搏于冀北,正宜乘间取利。得此根基,则进可虎视中原,退可龙蟠海隅。“

“待二虎俱伤,将军便可提幽青之师西向,先取冀州以为根本,再图并州而固河内。届时以幽并之骑,青冀之粮,将军大可缮甲治兵,观衅而动。”

“若天下有变,将军则可南吞兖豫,西窥巴蜀。”

“如此,霸业可成矣!”

魏哲闻言当即拊掌而叹道:“我得志才,如高祖得张良也!”

说罢便见魏哲大袖一挥,豪迈大笑道:“来人,上酒,此策当浮一大白!”

闻听此言,戏志才亦是哈哈一笑。

在对视一眼后,两人当即默契的举杯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