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江汉

第183章 乱糟糟的北州【12】

第183章乱糟糟的北州【12】

关于刘备离开公孙瓒转投孔融的消息,魏哲是从元骏那里听说的。

没办法,刘备不过区区一别部司马,还不值得斥候太过在意。

若不是孔融担任过一段时间的侍御史,与他乃是同僚,元俊也不会在意。

甚至关于刘备的消息,还是孔融在书信往来时主动告知的。

没办法,谁让刘备的履历还是有点唬人呢。

卢植弟子,汉室宗亲就不说了,单说他和魏哲共击黄巾的经历就挺魔幻的。

比如孔融就有点不相信。

倘若刘备和魏哲真有这种香火情分,又怎会沦落到这地步

毕竟相对于太史慈而言,刘备才是魏哲真正的乡党。

可如今太史慈早已封侯,更是贵为两千石,相比之下刘备混得简直不要太差!

如此也就难怪孔融会怀疑刘备在胡言攀附了。

……

是日,辽东郡府。

在听元骏的话后,魏哲不由一阵失笑:“哈哈有意思!”

刘备拿他来自抬身价那他岂不是和中山靖王一个级别了

魏哲越想就越觉得有趣,一时间笑声不断。

戏志才闻言却是眉头微皱道:“孔文举败亡在即也。”

“哦,这又怎么说”魏哲颇有兴致的问道:“我听闻孔文举至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讨平青州黄巾,如此当有一番作为才是。”

实际上孔融所做的不仅如此,他甚至刚一到任便派人邀请郑玄归乡。

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竟然宣称青州黄巾年内可平,劝郑玄早归乡里。

只是郑玄在东山书院待好好的,又怎会被孔融只言片语所动,便婉拒了。

孔融得知之后也不生气,反而在高密县为郑玄特设一乡,名为“郑公乡”。

四方游士有死亡者,孔融也都为他们备棺殡葬。北海人甄子然、临孝存等品德高尚,知名早卒,孔融恨不能与其结交,便让他们配祭于县社,礼贤至此,乃至于辽东都多有听闻。

对于这些戏志才自然也有听说,不过此刻他却直言不讳道:“如今北海已被黄巾残破,正是用武之时,然孔文举却纠结于微末小节,看似重礼尊贤,实则沽名钓誉也。观其所重用者皆左承祖、刘义逊等清俊之士,于征伐实无半点可观。”

“此人看似礼重君子贤良,实则孤傲的紧,堪称目中无人也!”

见他这么一说,国渊亦是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

“据传北海租赋只是上交稍迟,孔文举便一日杀五部督邮;然刑法酷烈如此,北海却依旧多有奸民污吏扰乱集市,可见其人实乃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尔!”

见两人这么一说,本来面色轻松的魏哲顿时忍不住眉头微皱。

不过他却没有立刻做出结论,反而看向元骏问道:“子良,此人你怎么看”

说起来他们这些人之中,也就只有元骏真正和孔融接触过一段时间。

然而元俊想了想还是有点无奈的点头道:“孔文举终究是圣人后裔,骄傲些确实有的,当初在洛阳时他便与御史中丞赵舍多有分歧,这次怒而辞官。”

听到这里,魏哲终于明白孔融是个什么人了。

这不就是一个自命不凡的富二代吗

不对,这…这应该算圣n代了。

嘶照这么看,即便有刘关张三人相助,孔融恐怕也依旧难逃宿命呀!

念及此处,看着面前的舆图魏哲不禁陷入沉思。

没办法,随着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改变的局势越来越多,很多史料记载已经对魏哲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了。

就比如眼下冀州、幽州、青州的局势,已然成为了一团乱麻。

良久之后,舆图前的魏哲终于回过神来:“子义到哪了”

“已入上谷郡,据逐鹿县,传檄四方。”国渊立即回道。

“徐子平呢”

“代郡,高柳县。”

话说魏哲表举国渊为幽州刺史之后,果然在幽州激起了不小浪。

别看先前鲜于辅等人主动来辽东迎他为幽州牧,但此一时彼一时也。

他们可以接受魏哲担任幽州牧,但却不太能接受魏哲任命幽州刺史。

此中缘由,其实彼此之间也都清楚。

故此本来鲜于辅等人准备的“传檄而定”剧本便被毫不犹豫的抛弃了。

比如涿郡豪强赵犊、霍奴便袭杀想要屈服的涿郡太守虞恺,据城自立。

其中赵犊自号涿郡太守、霍奴则自称幽州刺史,号召幽州郡县共击魏哲。

当然,这种程度的动乱自然不可能对魏哲有什么威胁的。

很显然这是某些人在向魏哲示威,想要让魏哲心有顾忌。

然而魏哲却丝毫没有犹豫,直接命太史慈率扶黎营精骑西出。

不过两天时间,太史慈便成功奇袭涿郡,斩赵犊、霍奴首级,全歼乱军。

一时间,本来躁动不安的幽州西部郡县很快便冷静下来。

当钟扈率万余步骑西出辽泽之后,某些人便更加乖觉了。

除了上谷郡与代郡的个别大族依旧试图勾结鲜卑、乌桓反抗之外,大部分人在看到魏哲的杀心之后,还是很灵活的改变了态度。

本来魏哲还想等幽州平定之后再不急不慢的搬到蓟县,现在看来是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