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怂恿
“1994年,一吨和田玉80-100万,成吨成吨地购买,哇……那得是多少钱?1994年,我爸一个月才赚460元。”
“民脂民膏……不,不能乱说。”
“总之,就算丢了订单,也不能让我们完全承担吧?再说,是不是真的,还不一定呢。”
丘小球再次发布视频,又一次点燃舆论,大家的视线很快转移。
1994年,那时还很穷。
京城的普通职工,工资也不过四五百元,大多数农村地区还没实现吃肉自由,可不像今天。
“1994年,我爸工资210元。”
“我们家是农村的,小时候一个月就买三四次肉,还是以炼油为主,每次炒菜都要省着用。”
“1994年,期末考的时候,奶奶早上会给我煮两个水煮蛋,那时候就盼着快点期末考。”
……
评论区变成怀旧讨论区,也有人质疑,陈老四家里是做什么的,在那个年代可以如此肆无忌惮的花钱。
当然,也有人认为没什么。
1994年,改开已经十几年,有一批人富起来,比如三株口服液的吴炳新,当时已经非常有钱。
还有刘永行、刘永好兄弟,通过养殖鹌鹑起步,后转型饲料,在1994年资产已经高达8亿元。
类似的人物还有不少。
毕竟是94年,不是84年,网友们的态度始终偏向于吃瓜,倒没有喊打喊杀,也有不少人想要了解真相。
很多博主都跟风喊话。
陈言音看到这些,气得直咬牙:“行,够种,都这时候,还敢跳出来带节奏,真以为赔偿是逗着玩呢?”
“既然要玩,就别怪我往死里整。”
气呼呼地骂了几句,陈言音还保持着理智,先化了淡妆,换上一身汉服,看不出自己平常的模样。.t?a-k/a`n*s*h?u~.?c′o.做到头部企业,万虎自然也有关系网,拿起手机就开始打探消息,想找个合适的人说和。
了解陈家的不是没有。
在香江,陈家并不隐秘,内地消息灵通的人不少。
万虎没费多大劲就找到人,结果对方就来了一句:“该赔多少赔多少,别犟,犟就死。”
万虎心里一颤。
这个人比自己强太多,连他都这样说,自己能怎么办?
可那是2600万元!
万虎不死心,继续找人,但凡知道的,都是一个意思:“小老弟,别忙活了,你没资格跟人和解。”
“人家愿意走正常程序,已经非常难得,你要不拿出态度,就等着破产,被人碾死。”
“认怂越快,保全越多。”
话虽如此,万虎又怎么甘心?2600万元,不是一笔小数目,无论是谁,都免不了心疼。
“既然不能和解,那就法庭上见,争取少赔一些,不可能对方说多少,就是多少。”
“大头,要丘小球负责。”
想到这儿,万虎拿起电话,让公司的法务准备材料应诉,至于丘小球,被他撇到一边。
殊不知,丘小球也是一样的想法。
积极收集证据,自己也去找律师,根本不敢用公司的法务。
“看吧,闹得满城风云。”
许今秋拧着眉头,把手机递给丈夫:“闺女的账号,粉丝已经突破百万,还有一群人留言,再闹下去,就成网红了。”
陈凡看了一会儿,揶揄道:“那不挺好?老四就是太闲,找点事情干多好,哪怕在网上跟人对喷都行。”
“火气上来了,就会干事。”
“闺女这点像我,当年我也没想在香江干多大的企业,不都是跟英伦佬斗气,斗出来的。”
“看着吧,闺女肯定会干事的。”
一边说,一边刷着评论,还别说,这届网友挺调皮的,竟然玩出各种段子,还有一群求包养的。
还有一群喷的、质疑的。
看到这儿,陈凡眯起眼睛,拨通小闺女的电话:“老四啊,看看评论区,乌烟瘴气的,你得怼回去。”
“爸,您吃饱撑着呢。”陈言音没好气,跟网友互喷,那是没事找事,伤不着人,还容易伤己。
“什么话儿,你是我闺女,能让人白骂?咱家可没有挨骂不还嘴的传统,放心怼回去,出事我给你撑腰。”
听着父亲的怂恿,陈言音哭笑不得,老头子就没安好心,非要给自己找点事情干。
跟网友对喷,能喷明白吗?
华夏社会可以说是最复杂的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派系,复杂程度不亚于老美的性别数量。
尤其是最近三十年,人口太多,发展太快,带来的城乡不平衡。
头部在欧洲是发达国家、身体在亚洲是发展中国家,而腿脚甚至还在非洲,是落后一系的。
在发展中国家,这很正常。
不同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自然会造成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从而形成不同阶段的价值观,不同的利益团体和利益诉求。
所以网络上有不同的声音,道不清,也说不明,更不可能说服不同的利益团体,诉求就不一样。
跟网友对喷,就是吃饱撑着。
陈言音可不傻,一个经济学博士,对这些东西明白得很,想要清闲,最好无视这些东西。
自己又不是圣斗士,斗气干嘛?
老头子倒是很喜欢斗气,听三个妈妈说的,从十八岁开始,就在报纸上喷这个,骂那个,得了个流氓文人的绰号。
自己可没这心气。
“爸,歇着吧您,开个小破店还要费心思,我还不如关门呢。”
“丫头,你看评论不生气?”
陈凡微微地扬起嘴角:“你看有些评论,都质疑起老子,还有你三个妈,这你能忍?”
“你要能忍,老子只能亲自下场,我都这么大年纪,还要上网跟人打嘴仗,哎……都是为了闺女。”
“爸,您将我军呢。”陈言音苦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