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一线生机在北地
他这个弟弟,自从头发白了之后,即便是一个人待在屋里,都会扣上一顶大帽子。
更不用说有外人在的场合。
“当然是真的,”阮泽湄一看大家伙儿都在兴致勃勃地看着她,更加得意了,拍着胸脯说道,“我什么时候说过假话?”
阮覃澜戏谑地凝视着阮覃湄:“刚刚你还说不饿呢。”
明明就是吃过饭了,偏偏还说不饿!
这不是假话是什么?
“呵呵呵……”众人一阵大笑。
阮覃湄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也跟着“呵呵”两声。
“阿娘,”阮覃湄眉飞色舞地继续说道,“那个小妹妹竟然还说,咳咳……”
她这一着急,竟然让自己的口水给呛住了,赶忙又喝了一口汤。
“宝儿妹妹还说,弟弟的头发很漂亮呢!”
“啪嗒……”
连续三声“啪嗒”声,阮茗谦、宁婧、阮泽洛三人手中的筷子接二连三地掉在了饭桌上。
阮茗谦颤抖着嘴唇,眼睛睁得大大的,紧紧盯着阮覃湄,声音都高了八度:“你,你刚刚说的什么?再说一遍!”
阮覃湄吓得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声音颤抖:“阿爹,没,女儿没,没说什么?”
她毕竟也才只有九岁,只除了当年弟弟重病,阿爹冷着脸发狠,何时再见过阿爹这般冷脸?
“你说了,”阮茗谦声音沙哑:“就刚刚你说的,隔壁新租户家的小姑娘怎么了?”
“没,没怎么,宝儿妹妹,很,很可爱。”
阮覃湄真的都要哭了。
不就是背着他们吃了一碗打卤面,她这是招谁惹谁了啊!
宁婧一时激动万分,张了张嘴巴,却发现根本就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是一个劲儿地拍打着阮茗谦的胳膊。
阮覃清、阮覃沛、阮覃澜姐妹三人看着阮茗谦和宁婧的不正常反应,都是一脸懵。
“阿爹、阿娘,你们先别激动,”阮覃洛冷静地安抚着,“女儿来问五妹妹。”
宁婧眼含热泪,连连点头,在心里不停地念叨着:赶紧问,赶紧问。
“五妹,刚刚你是不是在说,隔壁租户家的小妹妹说,咱们弟弟的头发很漂亮?”
阮覃洛屏住呼吸,热切地盯着阮覃湄,不放过她脸上的一丝一毫的表情变化。
“对,对呀。”
阮覃湄胖乎乎的小身子腾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我阮覃湄发誓,如果有半句谎言,就劈死我……”
“哦,不,就天打雷劈。”
说完,她赶紧低下头吐了吐舌头,差点舌头打结就说成了“劈死我全家”。
“阿爹、阿娘,我真的没有说谎,”阮覃湄着急地解释着,“宝儿妹妹是真的说,弟弟的头发很漂亮。”
“而且怕我不信,还说了两遍呢。”
“好好好。”阮茗谦眼睛湿润,拍着桌子,连说了三个“好”字。
“我儿有救了!”
“阿湄,”阮茗谦想再次确认,“你把今儿个的事情从头到尾给阿爹说一遍。”
阮覃湄点点头,就把她刚刚去阮泽灏那里,碰到紫宝儿的事情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尤其是她和紫宝儿的对话。
宁婧站起身来,脚步踉跄着离开饭厅。阮茗谦也站了起来,跟了出去。
阮泽洛大声喊道:“阿爹、阿娘,我也要去。”
“等商量出对策的。”远远传来阮茗谦的声音,“你跟妹妹们好好吃饭。”
“大姐,到底怎么回事?”待俩人离开饭厅,阮覃湄就坐到了阮覃洛身边,拉着她的手问道。
她都快要吓死了好吧!
不就是吃了碗打卤面吗!
“没事,你们吃吧,我去看看阿爹、阿娘。”
阮覃洛摸了摸妹妹的脑袋,也离开了饭厅。
“我不想等了,都等了这么多年。”屋里传来宁婧带着哭腔的声音。
五年前,慈慧大师说过,灏儿仅有的那一线生机在北地。
只有遇到一个人,一个看到灏儿的白发,不但不会害怕,还会说出“很漂亮”的人。
这个人就是他家灏儿的贵人。
阮覃洛刚走到爹娘院子里,就听到了宁婧的哭声,以及他家阿爹的叹息声。
“夫人,”许嬷嬷安慰着宁婧,“咱们这么多年都等了,也不在这一时。”
“老爷说得对,咱们什么都不了解,连拜帖都没递上,就这般贸然上门,实是不妥。”
许嬷嬷是宁婧的乳母,也是她的陪嫁嬷嬷,阮家内院的大事小情都由许嬷嬷一手打理。
“女儿见过阿爹、阿娘,”阮覃洛推门进来。
“见过老爷夫人,见过许嬷嬷。”阮覃洛的贴身丫鬟春桃一一行礼,侍立一侧。
“老奴见过大小姐。”
“嬷嬷不用多礼。”
“阿爹、阿娘,不如这样,”阮覃洛对宁婧说道,“上次,隔壁给咱们送了新鲜的菜蔬,咱们回的礼也只是一般的礼尚往来。”
“都说好事要成双,咱们可以再回一份礼。”
许嬷嬷一听,就眉开眼笑道:“夫人,大小姐说的有道理,咱就再去回个礼。”
阮茗谦也是眼睛一亮,赞许地看着大女儿。
宁婧一听是这个理儿,也就不再纠结是今天去还是明天去,赶紧对许嬷嬷说道:“嬷嬷,你赶紧去库房看看,有没合适……”
宁婧说着,就有些懊恼起来:“阿洛,你去问问阿湄,隔壁小姑娘今年多大年纪?”
“知道了,阿娘。”
“算了,阿洛,咱们直接去灏儿那里吧。”
说不定小姑娘还在呢!
宁婧越想越觉得对。
“嬷嬷,咱们赶紧点儿。”
“是,夫人。”
许嬷嬷搀扶着宁婧就一路向着阮泽灏的院落而来。
阮覃洛带着春桃随后。
阮茗谦也悄无声息地跟在了母女后边。
……
阮泽灏拎着竹篮,把紫宝儿一路护送到了垂花门处,看着小小的人儿摇摇摆摆地进了隔壁,消失不见,他才回转身来。
还没有到院落,就看到不远处的三拨人步履匆匆地朝他这边来。
阮泽灏站在原地,待众人近前:“孩儿见过阿爹、阿娘,见过大姐姐,见过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