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杀死公主
小
大
嘉鸿大长公主被下了天牢。
行刺皇帝的人,是之前公主府的侍卫首领,一直跟在公主身边。她被除名削邑后,公主府被收回,但下人还跟随着她。
“他竟敢背叛我!”
嘉鸿大长公主坐在天牢里,心头十分恐慌。
这件事,脱离了她掌控。出事后,她竟是一时想不出对策,因为她毫无防备。
她最信任的心腹,背叛了她。
嘉鸿大长公主本是要嫁祸给雍王。
她早年就在雍王身边埋伏了一颗钉子,等着关键时刻用上。
权贵之间相互放眼线,很常见,嘉鸿大长公主暗中布局多年,哪怕没了公主府,也不影响她的尊贵。
她知晓魏王的邀约。
魏王请皇帝去马球赛,为的是替自己挽回声望。自从魏王妃射杀祥瑞后,魏王在朝臣心中一落千丈。
他快要赶不上不问世事的辰王了。
嘉鸿大长公主觉得时机极好,就用了放在萧怀沣身边的眼线。
那是一名死士。
当年嘉鸿大长公主救了他的母亲和两个弟弟妹妹,他便愿意誓死效忠。
他被安排在雍王府做护院。
嘉鸿大长公主去一趟雍王府,带着一枚银宽戒指,那是死士母亲的。她需要此人出力。
这人悄悄去找了接头之人。
必须他出来找。要是公主直接派人去雍王府寻他,可能会露馅——有这个风险。
“雍王与王妃去马球场,肯定有侍卫跟随。你想办法跟着去,找机会射皇帝一箭。
往后,你母亲有公主赡养;你的家人,公主也会看顾好,不必担心。”接头之人如此说。
死士承诺一定会办妥。
雍王府的侍卫,谁跟着王爷出门,不是王爷亲自点的,由管事的人负责安排。
随便花点心思,机会就落到了这个死士头上。
公主在马球场外面瞧见了这名死士,心情还不错。
可她万万没想到,她的死士没有出手,却是自己的侍卫首领、最重要的心腹之一,行刺皇帝。
“原来,我身边的人,埋伏得更深。这可能不是萧怀沣干的,估计是先皇。”
嘉鸿大长公主心寒、愤怒。
“此事做得极其隐秘,萧怀沣到底如何知晓的?”
萧怀沣不仅知道,还在极短时间做了反扑,所以嘉鸿大长公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原本她是想,雍王府的侍卫行刺,萧怀沣受到牵连,公主就趁机向皇帝卖几个人情,把两件事盖在萧怀沣头上。
有了揭发之功,公主又会诉说委屈,将“水渠之案”扭转。
她是因水渠一事被除名削邑的。此案定了,可哪怕铁证如山,也可指鹿为马。
嘉鸿大长公主相信,皇帝为了弄死雍王,不惜利用一切机会,替姑母翻案。
她的封号、封地和公主府,这次都能讨回来。
十拿九稳,却横生意外。
嘉鸿大长公主心中的预测,是死士没有成功,不能顺利拿下萧怀沣,却从未想过自己中招。
她放在雍王府的眼线,这次估计是萧怀沣故意让他跟着来的,萧怀沣早已察觉到了,只是让她放松警惕。
待她看到了,那眼线肯定就被悄悄绑了起来。
嘉鸿大长公主没有过防备,故而也没做反击准备。如今陷在牢里,通天手段也用不上。
她真急了。
“我要见太后娘娘!”
狱卒却不搭理她。
当天,皇帝很狼狈回了宫。太后早早得到信,去看望他,他当着太后的面服用丹药。
他实在撑不住了。
太后嘴唇微微抖了抖。
“……母后,姑母有些权势,又心思歹毒。朕不该顾念血脉之情,水渠一案对姑母轻拿轻放,才有今日之祸。”皇帝说。
太后已经听闻了马球场的行刺。
“皇帝可吓着了?”太后关切问。
“侍卫们都在,只一个刺客,无妨。”皇帝的药效尚未起来,他说话接不上气。
太后甚至可以嗅到他口鼻散发的一点腐烂臭。
她心口狠狠一揪,几乎无法控制眼泪。
她的第一个孩子,她注入了太多情感。他从小身体不好,太后的心都挂在他身上。
其他四个孩子,在太后心中的份量加起来也没有他多。
哪怕他不做皇帝,他仍是太后最心爱的儿子。
太后却要眼睁睁看着他的生命在流逝,无力抓牢。
“……母后,您别害怕,儿子好着呢。”皇帝勉强一笑,“是怀沣,他替朕挡了一箭。”
太后抹了眼角水光:“他是臣子,理应效忠。他尽了本分。”
皇帝微微颔首。
又问太后,“母后,姑母这次恐怕保不了了。国法不容她。您别替她求情,让儿子难做。”
“她罪该万死!”太后道,“叫人搜集她罪证,将她的罪状坐实,哀家绝不容许她逃脱!”
一口气伤了太后的两个儿子,嘉鸿这次必死。
“朕会着手安排。”皇帝说。
然而不用等。
嘉鸿大长公主的罪证,像雪花片一样送入了御案前。
雍王府送了一批,大理寺拿出一批,甚至其他门阀望族,也趁机用揭发的名义嫁祸公主与裴氏。
心腹侍卫行刺,也许牵连不会太深,但公主的确有不少把柄落在众人手里。
万佛寺的爆炸,这次竟也翻了出来。
有两个人自己投案,说他们曾经是公主府的家奴。
公主买通了一位大和尚,想要在万佛寺挖一口佛井,然后趁机在地下埋了炸药。
她是万佛寺一案的主谋。
萧怀沣还送上一枚用石灰腌制的人头。是公主府的管事,他曾经在西北军中布置密探。
——此事震怒了朝野。
公主不仅拼命敛财、抢占良田、卖官,甚至还往军营伸手;水渠本就是她的罪证之一,加上其他,罪不可恕。
一共六条大罪,她被判了剐刑,三日后行刑。
盛京城里再次沸腾。
裴应听闻这个消息,吐出一口鲜血。
裴家一时乌云罩顶。
嘉鸿大长公主被处以剐刑的时候,不少人去围看。听闻她又叫又骂,而后求饶。
她受尽折磨而死。
裴氏也受到了一些牵连。裴家手里的不少财富,都是公主替他们谋取的,如今被朝廷没收。
一瞬间,裴氏灰头土脸。
门阀多少心有余悸,能感觉到皇帝是在杀鸡儆猴:短短时间,公主的罪证这么多,是布局多时的。
公主因被宗室除名,死后只能埋入裴氏祖坟。
裴家有人对此意见极大,不想沾惹晦气。
行刺皇帝的人,是之前公主府的侍卫首领,一直跟在公主身边。她被除名削邑后,公主府被收回,但下人还跟随着她。
“他竟敢背叛我!”
嘉鸿大长公主坐在天牢里,心头十分恐慌。
这件事,脱离了她掌控。出事后,她竟是一时想不出对策,因为她毫无防备。
她最信任的心腹,背叛了她。
嘉鸿大长公主本是要嫁祸给雍王。
她早年就在雍王身边埋伏了一颗钉子,等着关键时刻用上。
权贵之间相互放眼线,很常见,嘉鸿大长公主暗中布局多年,哪怕没了公主府,也不影响她的尊贵。
她知晓魏王的邀约。
魏王请皇帝去马球赛,为的是替自己挽回声望。自从魏王妃射杀祥瑞后,魏王在朝臣心中一落千丈。
他快要赶不上不问世事的辰王了。
嘉鸿大长公主觉得时机极好,就用了放在萧怀沣身边的眼线。
那是一名死士。
当年嘉鸿大长公主救了他的母亲和两个弟弟妹妹,他便愿意誓死效忠。
他被安排在雍王府做护院。
嘉鸿大长公主去一趟雍王府,带着一枚银宽戒指,那是死士母亲的。她需要此人出力。
这人悄悄去找了接头之人。
必须他出来找。要是公主直接派人去雍王府寻他,可能会露馅——有这个风险。
“雍王与王妃去马球场,肯定有侍卫跟随。你想办法跟着去,找机会射皇帝一箭。
往后,你母亲有公主赡养;你的家人,公主也会看顾好,不必担心。”接头之人如此说。
死士承诺一定会办妥。
雍王府的侍卫,谁跟着王爷出门,不是王爷亲自点的,由管事的人负责安排。
随便花点心思,机会就落到了这个死士头上。
公主在马球场外面瞧见了这名死士,心情还不错。
可她万万没想到,她的死士没有出手,却是自己的侍卫首领、最重要的心腹之一,行刺皇帝。
“原来,我身边的人,埋伏得更深。这可能不是萧怀沣干的,估计是先皇。”
嘉鸿大长公主心寒、愤怒。
“此事做得极其隐秘,萧怀沣到底如何知晓的?”
萧怀沣不仅知道,还在极短时间做了反扑,所以嘉鸿大长公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原本她是想,雍王府的侍卫行刺,萧怀沣受到牵连,公主就趁机向皇帝卖几个人情,把两件事盖在萧怀沣头上。
有了揭发之功,公主又会诉说委屈,将“水渠之案”扭转。
她是因水渠一事被除名削邑的。此案定了,可哪怕铁证如山,也可指鹿为马。
嘉鸿大长公主相信,皇帝为了弄死雍王,不惜利用一切机会,替姑母翻案。
她的封号、封地和公主府,这次都能讨回来。
十拿九稳,却横生意外。
嘉鸿大长公主心中的预测,是死士没有成功,不能顺利拿下萧怀沣,却从未想过自己中招。
她放在雍王府的眼线,这次估计是萧怀沣故意让他跟着来的,萧怀沣早已察觉到了,只是让她放松警惕。
待她看到了,那眼线肯定就被悄悄绑了起来。
嘉鸿大长公主没有过防备,故而也没做反击准备。如今陷在牢里,通天手段也用不上。
她真急了。
“我要见太后娘娘!”
狱卒却不搭理她。
当天,皇帝很狼狈回了宫。太后早早得到信,去看望他,他当着太后的面服用丹药。
他实在撑不住了。
太后嘴唇微微抖了抖。
“……母后,姑母有些权势,又心思歹毒。朕不该顾念血脉之情,水渠一案对姑母轻拿轻放,才有今日之祸。”皇帝说。
太后已经听闻了马球场的行刺。
“皇帝可吓着了?”太后关切问。
“侍卫们都在,只一个刺客,无妨。”皇帝的药效尚未起来,他说话接不上气。
太后甚至可以嗅到他口鼻散发的一点腐烂臭。
她心口狠狠一揪,几乎无法控制眼泪。
她的第一个孩子,她注入了太多情感。他从小身体不好,太后的心都挂在他身上。
其他四个孩子,在太后心中的份量加起来也没有他多。
哪怕他不做皇帝,他仍是太后最心爱的儿子。
太后却要眼睁睁看着他的生命在流逝,无力抓牢。
“……母后,您别害怕,儿子好着呢。”皇帝勉强一笑,“是怀沣,他替朕挡了一箭。”
太后抹了眼角水光:“他是臣子,理应效忠。他尽了本分。”
皇帝微微颔首。
又问太后,“母后,姑母这次恐怕保不了了。国法不容她。您别替她求情,让儿子难做。”
“她罪该万死!”太后道,“叫人搜集她罪证,将她的罪状坐实,哀家绝不容许她逃脱!”
一口气伤了太后的两个儿子,嘉鸿这次必死。
“朕会着手安排。”皇帝说。
然而不用等。
嘉鸿大长公主的罪证,像雪花片一样送入了御案前。
雍王府送了一批,大理寺拿出一批,甚至其他门阀望族,也趁机用揭发的名义嫁祸公主与裴氏。
心腹侍卫行刺,也许牵连不会太深,但公主的确有不少把柄落在众人手里。
万佛寺的爆炸,这次竟也翻了出来。
有两个人自己投案,说他们曾经是公主府的家奴。
公主买通了一位大和尚,想要在万佛寺挖一口佛井,然后趁机在地下埋了炸药。
她是万佛寺一案的主谋。
萧怀沣还送上一枚用石灰腌制的人头。是公主府的管事,他曾经在西北军中布置密探。
——此事震怒了朝野。
公主不仅拼命敛财、抢占良田、卖官,甚至还往军营伸手;水渠本就是她的罪证之一,加上其他,罪不可恕。
一共六条大罪,她被判了剐刑,三日后行刑。
盛京城里再次沸腾。
裴应听闻这个消息,吐出一口鲜血。
裴家一时乌云罩顶。
嘉鸿大长公主被处以剐刑的时候,不少人去围看。听闻她又叫又骂,而后求饶。
她受尽折磨而死。
裴氏也受到了一些牵连。裴家手里的不少财富,都是公主替他们谋取的,如今被朝廷没收。
一瞬间,裴氏灰头土脸。
门阀多少心有余悸,能感觉到皇帝是在杀鸡儆猴:短短时间,公主的罪证这么多,是布局多时的。
公主因被宗室除名,死后只能埋入裴氏祖坟。
裴家有人对此意见极大,不想沾惹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