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叫三皇子来试探试探她
夜间,睿诚王府
林净月特地让云华郡主给她安排了一个安静的角落。
既能听戏,又不至惹人注意。
云华郡主问都不问缘由,利落答应了,安排好林净月后,拉着四公主坐到昨晚坐过的最前头,慢慢品着戏。
四公主回头朝后看了一眼:“你不怕?”
怕什么?
顺着四公主的视线,云华郡主看到独自一桌的太子妃,跟前围了一大群人。
但这些人,都被东宫侍卫拦在外头,不让靠近太子妃。
唯独徐文洲的夫人朱巧,和唐成安的夫人被放了进去,正与太子妃低声说着话。
“长了眼睛的都知道不得去招惹太子妃,没长眼睛的蠢人,我拦着也没用。”
四公主一想也是,干脆不再多想,眯眼隔着半片湖,打量刚上台还未唱戏的旦角:
“这……是个男子吧?瞧着还不错,唱罢,不如请他来喝杯酒?”
云华郡主一看,妆容美艳,身段如柳……这不是彭班主吗?
再一想彭班主刚刚及冠,模样身段上佳,与四公主时常来往的几个面首相差无几……
她呛了一下,在四公主问询的视线中,缓缓点头。
没过多久,云华郡主又忍不住问:“你不怕驸马……担心?”
四公主下意识左右看看,梗着脖子道:“我和他们之间清清白白,你可别误会,污了他们的名声!”
云华郡主眼角一抽,心底纳闷,嘴上却不问了。
想来,四公主与驸马之间,并非她想的那样。
一一和朱巧、二夫人打了招呼后,锣声便响了。
众位夫人小姐官员悻悻落了座,不敢再去打扰太子妃。
这时,小令子悄悄领了个人过来。
那人正是成远侯府的陈管家,一见太子妃,赶紧行了大礼。
起身后一五一十将府上近些天发生的事都说了出来,重点提了下唐映柳不知怎么的跟裴织锦杠上了,三五不时就去找茬,裴织锦不得不抽出大量时间与精力应付。
反倒叫唐景颜得了喘息的机会。
听在石榴院伺候的两个丫鬟说,唐景颜最近都不怎么打骂她们了,也不成日里怒骂太子妃、老夫人和裴织锦了,只怕她暗中谋划着什么事。
陈管家压低声音,小声提醒:“老夫人也觉得不对,特地命小的与太子妃说上一声,以免事务繁忙未能及时察觉。”
林净月垂眸盯着杯盏。
唐景颜如愿进了侯府,发现侯府日子与她所想的完全不同,却又回不去林家;而唯一的依仗周肆然,又身在北疆,不可能也不会替她做主。
换做旁人,只怕老早就安分了,但唐景颜乃是重生的,她定不甘心老老实实窝在侯府窝在石榴院……
而她如今能求助的人不多,上辈子与她苟且过的三皇子,正是其中之一。
如此也能解释,三皇子最近为何坚持要见她。
只怕唐景颜给他出了什么主意,叫三皇子来试探试探她……
“你回头跟祖母说上一声,这事,我知道了。”
“是。”
陈管家转身欲走,又想起一件事,犹豫了片刻,小心走上前,轻声提了一句话:
“先前老夫人命我等搜集与周肆然有关的情报……他分明是北疆的人,却查不出他生父的身份,亦找不到帮周家母子进京的那位旧交。”
林净月瞳孔微微一缩。
等陈管家走后,她不停回忆前世的记忆。
上辈子……似乎听周母提过几次周父,但都是当着周肆然的面说的,私底下,从未听周母对周灵然和周随然说过半句有关周父的事。
而且当着周肆然的面提起周父,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就是做了亏心事,要周肆然替她们摆平,来回哭诉周父若还在,定不会让她和两个儿女受尽欺凌。
每每提及周父,周母总能得偿所愿,拿捏住周肆然。
借周肆然,来威逼欺压她林净月……
林净月隐隐觉得这事有点古怪,得找个人仔细查上一查,但吴庸去了北疆,小令子又是太子的人,她用着不太放心……
正沉思时,小令子又领着万掌柜赶来。
她出宫时提前给几间铺子散了消息,若有要事,都能低调从后门进来禀告。
万掌柜擦去额头上的冷汗,只说了一件事:“赵锦凌生了,是一个小丫头,长得格外白净。”
林净月微怔:“她不是还没到月份?”
“这……”万掌柜尴尬地解释道,“赵家人不知怎么的,找着了时姑娘住的地方,赵姑娘这几日稍稍松懈了些,就被他们找上,要银子要铺子的,一时情急,就生了。”
“不过太子妃放心,那赵家人,都被小八扭送去了衙门,挨了好一顿板子。”
见林净月面露疑惑,万掌柜继续道:“赵家人不拿自个儿当外人,一进院子就将屋里的首饰细软往兜里塞,那些可是陛下御赐给时姑娘的。
小八通通拿了回来,将他们扭送去衙门时,提了一嘴。”
擅动御赐的东西,擅闯官员家中,赵家人挨了一顿板子后,又被抓进了大牢,不一定什么时候能被放出来。
林净月隐约记得上辈子,赵家人似乎闹过一样的事,只不过当时她毫无权势,只能任凭赵家人砸了庄子。
“小八做的不错,赏。你再多找几个人护在时芸院子外,她现在好歹也是个大官了,可不能太寒碜。
至于赵锦凌,孩子满月,你替我送份贺礼过去。下回去往南境采买的时候,找个人跟左常渊说上一声,叫他放宽心。”
万掌柜退下后,就到了义卖的环节。
林净月看着一个个官员,呲着牙咧着嘴,满脸心疼地喊价拍卖,忍不住挑了下眉毛。
在朝堂上弹劾东宫时,不是非常起劲?
说什么她赚了那么多银子,又是太子亲征边关,东宫出银子实属正常。
现在轮到他们自个儿为边关出银出力,就心疼起来……
林净月稍稍看了两眼,这会儿拍卖的玉环,是敬茶当日淑妃,也就是现在的淑贵嫔给她的赏赐。
不记在内务府的册子上,她可随意使用。
尤记得弹劾她的一群言官里,就有淑贵嫔的亲人,正好拿这玉环,叫淑贵嫔为苦寒的边关,出一份力。
看罢义卖,林净月起身,打算早点回宫,还没走几步,却被一道轻柔的声音唤住:
“小民彭玉,求见太子妃,愿做太子妃掌中刀,为太子妃,清扫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