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意外来信
小
大
历阳城。
虽说杜伏威不在,但因为他之前的再三叮嘱,王雄诞和阚棱二人牢牢掌控着兵马,每日轮流亲自去巡视军营,操练士卒,不敢有丝毫懈怠。
与此同时,他们也没忘记暗中派人去盯紧辅公祏,严防他趁杜伏威不在有任何异动。
好在辅公祏依旧一切如常,每天躲在府中跟左游仙那个神棍修炼辟谷之术,连大门都很少出,只有他那些部将会时不时登门去看望他。
时间久了,王雄诞和阚棱也就渐渐放下心来,觉得会不会是杜伏威想多了,辅公祏看起来哪里像是有半点心怀不轨的样子。
可就在他们二人渐渐对辅公祏放下戒心之时,辅公祏却突然派人来找到他们,说自己收到了杜伏威秘密差人从东都送来的书信,要王雄诞和阚棱去他府上一观,一起商议应对之策。
听说辅公祏手中有杜伏威的书信,王雄诞和阚棱二人很快就陷入了争执之中。
阚棱关心义父心切,担心杜伏威在东都遇上了什么危险,自然是想立即去一趟辅公祏府上,看看自己义父在信中到底说了些什么。
可王雄诞却觉得情况有些不对劲儿,因为辅公祏虽说是他们义父的义兄不假,但两人因为意见不和,早就已经貌合神离,甚至到了相互猜忌的地步。
如果自己义父当真在东都出了什么事,也是该写信给他和王雄诞两个信得过的义子才对,怎么可能会写给辅公祏这个貌合神离的义兄呢。
因此,王雄诞认为不应该贸然跑去辅公祏的府邸去见辅公祏,以免落入什么圈套,应该让他带着书信来找他们才对。
阚棱却觉得王雄诞的担忧是多此一举,毕竟他和王雄诞并称江淮双雄,江淮义军中根本没人是他们的对手,因此即使辅公祏真有什么阴谋,凭他们二人的身手也能全身而退。
就为要不要去辅公祏的府邸见辅公祏之事,王雄诞和阚棱二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吵到最后,阚棱甚至怀疑起了王雄诞对他们义父的忠心:
“王雄诞,你如此推三阻四,莫非是你把持兵权久了,又见义父不在历阳,所以生出了二心,故意想要置义父于死地,自己好一直霸占那些兵马?”
听阚棱这么说,王雄诞知道自己不去是不行了。
因为一起共事了这么久,他很清楚阚棱的为人,知道他是个认死理的人。
如果自己坚持不去,阚棱真会怀疑自己对义父杜伏威有二心,非跟自己拼命不可。
只是他们二人刚出了军营大门,一个商人模样的人就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自称是大隋尚书令兼十二卫大将军秦昇的人。
一向鲁莽的阚棱见有人挡路,哪里管你是秦昇的人还是楚昇的人,一挥马鞭就劈头盖脸朝对方脸上甩去,想逼那人让开。
可那人身形一晃,整个人就后退好几步,刚好躲开了阚棱的鞭子。
阚棱见鞭子没打到人,心中一阵恼怒,正想再挥鞭子打过去,可一旁的王雄诞却看出此人身手不简单,当即拦住阚棱,沉声问那人道:
“你说自己是秦大将军的人,可有什么凭证?”
那人也不废话,直接从怀中摸出一块腰牌,手一扬就丢向王雄诞。
王雄诞伸手接住腰牌,仔细一看,发现上面写着“锦衣卫 百户 沈炼”的字样。
王雄诞将腰牌丢还给沈炼,眯着双眼道:
“阁下特意跑来这里拦住我们去路,不知可是有什么指教?”
“王将军,跟他啰嗦那么多作甚,即使他是秦昇的人,也别想阻止我们。”
见王雄诞竟然跟沈炼聊得有来有回,阚棱面上不由一阵不满,不明白王雄诞为何要在这里浪费时间。
见阚棱如此心急,沈炼忍不住哈哈一阵大笑:
“哈哈哈,阚将军就这么急着赶去投胎吗?”
阚棱闻言顿时一阵勃然大怒:
“你给我说清楚,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
沈炼耸了耸肩,随即沉声道:
“我来这里只是想告诉你们,辅公祏已经在他府上埋伏了一百多刀斧手,恐怕你们二位这一去就是有去无回,要被人剁成肉酱了。”
“什么?刀斧手?”
王雄诞和阚棱闻言都不由面色大变,一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过很快,阚棱就似乎明白了什么,当即冷笑一声道:
“你说辅伯在府里埋伏了一百多刀斧手,可有什么凭证?
若是拿不出凭证,分明就是在挑拨离间,好让我们自相残杀,你们隋军便可以渔翁得利了。”
沈炼知道跟阚棱这种莽夫讲不通,便看向一直低头不语的王雄诞道:
“王将军,我话已至此,信不信在你们自己。
可你们不妨想想,若是辅公祏府上真有埋伏,到时候你们二人皆难逃一死。
而你们一死,江淮义军兵马便都落到辅公祏手中,到那时他若是在历阳起兵作乱,你们的义父杜总管在东都何以自处。”
“你一再挑拨我们和辅伯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何居心!”
不等王雄诞表态,阚棱便忍不住怒了。
他知道自己义父跟辅公祏有了分歧和矛盾,但他们二人毕竟结拜过,曾经立誓要同生共死,自然不会相信辅公祏会狠心要害他们义父。
就像他们义父即使再猜疑和提防辅公祏,临行前也只是交代他们暗中派人盯紧他,从未说过必要时候可以除掉他。
他相信辅公祏也是如此,即使对自己义父不满,也只是醉心于修炼,不再过问军中之事,却从而公开与义父翻脸决裂。
但与他相比,王雄诞显得冷静得多,思索片刻之后,便转过身对阚棱道:
“阚将军,不论他是谁的人,可他说得却是不无道理。
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既然义父将兵马交给我们,我们就不能有任何闪失,否则岂不是有负义父的重托?”
听王雄诞提到义父杜伏威,阚棱总算是稍稍听进去了一些,沉默片刻后,还是嘶哑着声音问道:
“那你打算怎么办?”
王雄诞略一沉吟,随即缓缓开口道:
“很简单,你一个人去见辅伯,我在军营等你消息。
如果你当真看到了义父的信,便派一个信得过的人去通知我。
相反,如果辅伯真在府中埋伏了刀斧手要对你不利,有我在外面接应,他也不敢随意害你性命,不知你意下如何?”
阚棱思索了许久,最终还是缓缓点了点头,算是同意王雄诞的做法。
(历史上的江淮义军被唐朝坑得很惨,辅公祏趁杜伏威入朝,杀了王雄诞夺了兵权,起兵反叛唐朝。
阚棱协助李孝恭平定辅公祏之后,就被李孝恭以谋反罪处死,同时上报李渊,说杜伏威才是辅公祏谋反的主谋,李渊就下旨将杜伏威免职抄家,不久杜伏威就死得不明不白。)
虽说杜伏威不在,但因为他之前的再三叮嘱,王雄诞和阚棱二人牢牢掌控着兵马,每日轮流亲自去巡视军营,操练士卒,不敢有丝毫懈怠。
与此同时,他们也没忘记暗中派人去盯紧辅公祏,严防他趁杜伏威不在有任何异动。
好在辅公祏依旧一切如常,每天躲在府中跟左游仙那个神棍修炼辟谷之术,连大门都很少出,只有他那些部将会时不时登门去看望他。
时间久了,王雄诞和阚棱也就渐渐放下心来,觉得会不会是杜伏威想多了,辅公祏看起来哪里像是有半点心怀不轨的样子。
可就在他们二人渐渐对辅公祏放下戒心之时,辅公祏却突然派人来找到他们,说自己收到了杜伏威秘密差人从东都送来的书信,要王雄诞和阚棱去他府上一观,一起商议应对之策。
听说辅公祏手中有杜伏威的书信,王雄诞和阚棱二人很快就陷入了争执之中。
阚棱关心义父心切,担心杜伏威在东都遇上了什么危险,自然是想立即去一趟辅公祏府上,看看自己义父在信中到底说了些什么。
可王雄诞却觉得情况有些不对劲儿,因为辅公祏虽说是他们义父的义兄不假,但两人因为意见不和,早就已经貌合神离,甚至到了相互猜忌的地步。
如果自己义父当真在东都出了什么事,也是该写信给他和王雄诞两个信得过的义子才对,怎么可能会写给辅公祏这个貌合神离的义兄呢。
因此,王雄诞认为不应该贸然跑去辅公祏的府邸去见辅公祏,以免落入什么圈套,应该让他带着书信来找他们才对。
阚棱却觉得王雄诞的担忧是多此一举,毕竟他和王雄诞并称江淮双雄,江淮义军中根本没人是他们的对手,因此即使辅公祏真有什么阴谋,凭他们二人的身手也能全身而退。
就为要不要去辅公祏的府邸见辅公祏之事,王雄诞和阚棱二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吵到最后,阚棱甚至怀疑起了王雄诞对他们义父的忠心:
“王雄诞,你如此推三阻四,莫非是你把持兵权久了,又见义父不在历阳,所以生出了二心,故意想要置义父于死地,自己好一直霸占那些兵马?”
听阚棱这么说,王雄诞知道自己不去是不行了。
因为一起共事了这么久,他很清楚阚棱的为人,知道他是个认死理的人。
如果自己坚持不去,阚棱真会怀疑自己对义父杜伏威有二心,非跟自己拼命不可。
只是他们二人刚出了军营大门,一个商人模样的人就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自称是大隋尚书令兼十二卫大将军秦昇的人。
一向鲁莽的阚棱见有人挡路,哪里管你是秦昇的人还是楚昇的人,一挥马鞭就劈头盖脸朝对方脸上甩去,想逼那人让开。
可那人身形一晃,整个人就后退好几步,刚好躲开了阚棱的鞭子。
阚棱见鞭子没打到人,心中一阵恼怒,正想再挥鞭子打过去,可一旁的王雄诞却看出此人身手不简单,当即拦住阚棱,沉声问那人道:
“你说自己是秦大将军的人,可有什么凭证?”
那人也不废话,直接从怀中摸出一块腰牌,手一扬就丢向王雄诞。
王雄诞伸手接住腰牌,仔细一看,发现上面写着“锦衣卫 百户 沈炼”的字样。
王雄诞将腰牌丢还给沈炼,眯着双眼道:
“阁下特意跑来这里拦住我们去路,不知可是有什么指教?”
“王将军,跟他啰嗦那么多作甚,即使他是秦昇的人,也别想阻止我们。”
见王雄诞竟然跟沈炼聊得有来有回,阚棱面上不由一阵不满,不明白王雄诞为何要在这里浪费时间。
见阚棱如此心急,沈炼忍不住哈哈一阵大笑:
“哈哈哈,阚将军就这么急着赶去投胎吗?”
阚棱闻言顿时一阵勃然大怒:
“你给我说清楚,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
沈炼耸了耸肩,随即沉声道:
“我来这里只是想告诉你们,辅公祏已经在他府上埋伏了一百多刀斧手,恐怕你们二位这一去就是有去无回,要被人剁成肉酱了。”
“什么?刀斧手?”
王雄诞和阚棱闻言都不由面色大变,一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过很快,阚棱就似乎明白了什么,当即冷笑一声道:
“你说辅伯在府里埋伏了一百多刀斧手,可有什么凭证?
若是拿不出凭证,分明就是在挑拨离间,好让我们自相残杀,你们隋军便可以渔翁得利了。”
沈炼知道跟阚棱这种莽夫讲不通,便看向一直低头不语的王雄诞道:
“王将军,我话已至此,信不信在你们自己。
可你们不妨想想,若是辅公祏府上真有埋伏,到时候你们二人皆难逃一死。
而你们一死,江淮义军兵马便都落到辅公祏手中,到那时他若是在历阳起兵作乱,你们的义父杜总管在东都何以自处。”
“你一再挑拨我们和辅伯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何居心!”
不等王雄诞表态,阚棱便忍不住怒了。
他知道自己义父跟辅公祏有了分歧和矛盾,但他们二人毕竟结拜过,曾经立誓要同生共死,自然不会相信辅公祏会狠心要害他们义父。
就像他们义父即使再猜疑和提防辅公祏,临行前也只是交代他们暗中派人盯紧他,从未说过必要时候可以除掉他。
他相信辅公祏也是如此,即使对自己义父不满,也只是醉心于修炼,不再过问军中之事,却从而公开与义父翻脸决裂。
但与他相比,王雄诞显得冷静得多,思索片刻之后,便转过身对阚棱道:
“阚将军,不论他是谁的人,可他说得却是不无道理。
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既然义父将兵马交给我们,我们就不能有任何闪失,否则岂不是有负义父的重托?”
听王雄诞提到义父杜伏威,阚棱总算是稍稍听进去了一些,沉默片刻后,还是嘶哑着声音问道:
“那你打算怎么办?”
王雄诞略一沉吟,随即缓缓开口道:
“很简单,你一个人去见辅伯,我在军营等你消息。
如果你当真看到了义父的信,便派一个信得过的人去通知我。
相反,如果辅伯真在府中埋伏了刀斧手要对你不利,有我在外面接应,他也不敢随意害你性命,不知你意下如何?”
阚棱思索了许久,最终还是缓缓点了点头,算是同意王雄诞的做法。
(历史上的江淮义军被唐朝坑得很惨,辅公祏趁杜伏威入朝,杀了王雄诞夺了兵权,起兵反叛唐朝。
阚棱协助李孝恭平定辅公祏之后,就被李孝恭以谋反罪处死,同时上报李渊,说杜伏威才是辅公祏谋反的主谋,李渊就下旨将杜伏威免职抄家,不久杜伏威就死得不明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