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替母受责
赵姨娘听得贾母要将她杖毙,更是骇得五内俱颤,揪成一团,险些当场就要呕吐出来,只得紧紧抱着贾政的大腿哀求道:
“老爷救我!老爷救我!我再不敢了!老爷!环儿不能没了娘啊!”
贾政也一阵咬牙切齿,怒发冲冠,听得赵姨娘又说起贾环,更是恨得又多扇了她几个嘴巴。
但怒归怒,怨归怨,赵姨娘到底是他枕边人,于贾政而言,赵姨娘与王夫人相比,虽是粗鄙了许多,自己却正好能在她跟前显出本事来。
况且赵姨娘床笫间又极会讨好逢迎,总能使贾政十分满意,因而贾政素日里常偏袒于她。
到得眼下,见赵姨娘这般凄惨,贾政又忍不住心软起来,不忍叫贾母真把她打死,便也弯腰向贾母恳求道:
“母亲,这妇人蠢笨无知,且看在她也是受那马道婆挑唆的份上,即便要加责于她,也还是暂且饶她一条性命如何?”
贾母狠狠瞪了自己这糊涂儿子一眼,指着贾政骂道:
“她还蠢笨无知?她都敢把心思动到我的宝玉身上!还能把你哄得这样五迷三道的,她可聪明的很呢!
你倒还替她求情?她这是要宝玉的命!她要宝玉的命,那就是要我老太婆的命!宝玉这回要有个三长两短,我老婆子也活不成了,到时候也往棺材里头一躺,我看你还跟哪个去求情?!
只怕没了我,到时候无人管你,你心里还快活些!到时候你想怎么偏袒她,都好随了你的心意!”
这话却又将贾政吓得够呛,当即扑通一下跪倒在贾母跟前:
“母亲!母亲这话,儿子如何能受得起!母亲既有所命,儿子遵从就是了!母亲要怎么处置于她,儿子再无别的话了!”
贾政这一跪,王夫人和李纨也赶忙跟着跪倒。贾母怒哼道:
“随我的心意?我今天打死了你的小老婆,只怕你还要在心里恨我!”
贾政也哭道:
“母亲,儿实不敢如此!母亲何出此诛心之论,叫儿实在无地自容了!”
王夫人本就对贾政时常偏袒赵姨娘十分不满,况且如今赵姨娘又害了宝玉,更叫她恨得牙痒。
只是先前当着贾政的面,她还得顾忌着些,不好落井下石,如今眼见贾母如此盛怒,她却正好“转圜”道:
“老太太息怒,老爷至诚至孝,您岂不知?他只是一时犯了糊涂罢了,您只管教训几句,老爷自然便也明白这道理。
老爷!您平日里宠着她,不过是些宅第里的小事,如今她是要绝我的后!我就宝玉这么一个儿子了!你还要护着她?!
老爷!环儿是你的儿子,难道宝玉竟不是?您也该为我想想才是啊!”
贾政果然便觉十分愧疚,只得默然饮泣,再不敢为赵姨娘说话了。
贾母身边两个婆子见贾政如此,也没了顾忌,上前两步,一边一个拉住赵姨娘一条胳膊,就要把她拖到院子里去打死。
赵姨娘自不顺从,死命挣扎,扭胳膊蹬腿,声嘶力竭的哭喊。
李纨及其他一众女眷偏过头去,不忍相看。可若要冒着触怒贾母,惹火烧身的风险去为赵姨娘求情,怎奈赵姨娘平日里的作风便多为人所不喜,众人与她也没那一份交情。
只想来到底母女血脉连心,探春却又在此时幽幽醒转,一眼望见赵姨娘从她身边被拖走,顾不得细思周全,便从李纨怀中挣扎起来,摇摇晃晃的抢上前去,跪在贾母跟前:
“老祖宗开恩!求老祖宗开恩呐!姨娘知道错了,她不敢了!她不敢了!求老祖宗您饶她这一回罢!”
贾母平日里也对探春多有疼爱之时,然而先前探春晕倒,她却不曾多看一眼,到得此时,眼看探春要为赵姨娘求情,更是怒喝一声:
“三丫头!你也糊涂了不成!你二哥哥如今还在躺着!你还为她求情?!”
王夫人也冷冷的盯了探春一眼,和声“劝”道:
“是啊,三丫头还不快起来,你一向是最明白事理的,老太太正生着气呢,怎么这时候反倒不懂事了?”
探春泣不成声,抹着眼泪道:
“老祖宗,太太,我也知姨娘这事情做的不该,我也恨她犯这样的糊涂!
可是...可是老祖宗!她终究是我的亲娘啊!”
探春一边哭求,一边已重重磕了几个响头下去,额角上眼看着便已渗出几道血丝。
王夫人神色愈发冷淡,盯着探春不再开口,贾母也瞪着探春,胸膛气得一阵起伏,气息粗重紊乱。
林思衡蹙着眉头,看着探春额角的鲜血,便将手中茶盏放在桌上,正要开口,又听得贾母咬着牙开口说道:
“好!好!你要为她求情,老祖宗一向最疼你!今儿也给你跟老爷这个脸面。”
那两个正拽着人的婆子闻言一窒,手上便松了松,赵姨娘眼神里也生出几缕希望,赶忙一脸祈盼的望着贾母。贾母继续道:
若是其他什么事,你这丫头这般来求我,天大的事老祖宗也不跟你计较,只独独叫她害了宝玉,手心手背都是肉,老祖宗却不能当做什么事没有!
今日若不罚她!难保将来什么人还敢将主意打在宝玉身上!她虽可免死,也不能不重罚!叫人打她一百棍子,便就罢了。
三丫头,你可还有什么话说?!”
贾母如此盛怒,这一百棍子,必然是实打实的,哪怕就是一个壮汉挨下去,也早就打得骨断筋折,一命呜呼了,何况是赵姨娘这妇人家的小身板。
贾母此言,分明仍是打定了主意要给宝玉“报仇”,定要将赵姨娘置于死地!
赵姨娘当即又哭嚎挣扎起来,两个婆子又把她往外拖。探春闻言,整个人也委顿在地上,怔怔出了会儿神,便缓缓拜倒在贾母跟前,头抵着地面,哽咽道:
“多谢...多谢老祖宗宽宏...孙女儿...孙女儿感激不尽...只是最后...还有一事相求...
老祖宗...自打我记事起,便一直养在您和太太跟前...偏偏姨娘又是我生母...老祖宗和太太养育之恩,尚且未报...如今姨娘又犯下如此大错,叫探春也无颜面苟活于世...
求老祖宗再容一容情,准我...准我和姨娘,一同分担了这一百杖!生死无怨,只求老祖宗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