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有后台的人

第504章 有后台的人

水域地带已经被牛大壮改造成了龙虾和石蛙养殖场。/x?i`n_k′a!n-s′h!u?w,u..*c^o,m_

再往外才是村民的农田和聚居区。

而农田大多是村里规划的蔬菜基地和中药材基地。

总之,桃源村村民的生活环境,与斜坡保持着足够的距离。

“这片山地,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半山腰,还是非常宽敞的。”

“只要不破坏核心植被,不影响山林生态,都可以用来建养鸡场。”

李欣怡终于开口,语气坚定却不失灵活:

“但有个前提,所有建设都要符合环保标准。”

“后续的污染处理方案必须落实到位,不能给村里留下隐患。”

牛大壮一听,立刻打了个响指,转头看向身边的李慧琴。

他的语气里满是兴奋:“慧琴姐,听见没?支书都答应了!”

“你觉得这块地怎么样?这片地够不够咱们大展拳脚?”

李慧琴瞪大了眼睛,禁不住顺着斜坡往半山腰望去。

只见茂密的树林在风中摇曳,视野所及之处全是可利用的空间。

她之前在沿海城市搞的野山鸡养殖场,不过是租了一块几十亩的平地。

而眼前这片土地,面积足足是之前的几十倍!

“抵达半山腰的话,这…… 这也太宽了吧?”

李惠琴的声音里满是震惊,“其实山脚下的一小片区域,就足够。>-卡?卡?ˉ3小%?说x¤网d? `]追¨\·最±新?章¨?节ˉ”

“说实话,用地延伸到半山腰的话,这规模简直不敢想。”

“规模大才好干事嘛!” 牛大壮笑着说:

“不过慧琴姐你放心,用地手续方面,我老婆会帮咱们搞定的。”

李慧琴却依旧有些担忧,她皱了皱眉:

“虽然是村里支持的项目,但我还是得提醒一句。”

“就算是向政府申请征用土地,相关的流程也一定要走通。”

“我之前见过不少养殖场,明明项目做得很成功。”

“最后却因为用地纠纷被迫关停,太可惜了。”

“这也是我明知征地容易还要反复强调的原因。”

“慧琴姐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

李欣怡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笃定:“我会代表村委逐级上报的。”

“我还会把项目的公益性和对村民的益处说清楚,保证不会有任何纠纷。”

“再说了,咱们牛总可是有‘后台’的,你大概还不知道吧?”

“后台?” 李慧琴惊讶地看向牛大壮,眼里满是好奇。?完+本.e神^<2站= ¤?>无`错|内)?[容¨;t

她禁不住失声问道:“大壮弟弟,你的后台是谁啊?”

牛大壮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道:

“什么后台啊,欣怡就是跟你开玩笑。”

“要说后台,那也是桃源村的乡亲们,是支持咱们干事的人。”

李欣怡却笑着补充:“我可没开玩笑,牛总跟桃源县的领导关系可不一般。”

“之前村里的好几个项目,都是县领导亲自过问的。”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没有这些,就凭牛总为村里做的贡献,乡亲们也都会支持他。”

牛大壮急忙摆摆手,说道:“惠琴姐,要说后台,其实也是有的。”

“就比如,我有个能干的村支书老婆,她的一切支持,不是后台是什么!”

李慧琴忍俊不禁,看着牛大壮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

原来他不仅有能力,还有这么强的资源,看来自己之前的担忧确实是多余的。

“既然牛总都承认我是‘后台’了,那这事儿我就拍板了!”

李欣怡打趣道,“这片地的使用年限,我会尽量申请永久使用权。”

“有了永久使用权,就能保证咱们的养殖场能长期稳定发展。”

“嘿嘿,你是村委代表,这些公有土地,村民们也有发言权。”

牛大壮提醒道,“我搞项目的出发点,从来都是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这一点必须让所有人都知道,不能让大家觉得我是在‘占村里的便宜’。”

李欣怡并不反对,她说:“你不说我还差点忘了,你现在可是桃源村的‘名人’。”

“乡亲们提到你都竖大拇指,哪会有

反对意见?”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回头我还是会召开群众大会,做个民意调查。”

“我会把项目的规划和好处跟大家说清楚,让每个人都心里有数。”

“这就对了。” 牛大壮点了点头,语气认真,他接着道:

“你顺便跟大家说,养殖场建成后,对于桃源村的各种隐形福利。”

“比如,除了少数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能需要从外面聘请。”

“其他的工人都优先录用桃源村的村民,就业这一块是很明显就解决了。”

“事实上,在我心底里,我希望咱们村的人,不用再背井离乡去打工。”

“只要能够在家门口有事干、有收入,相信谁也不会丢下自己的老婆孩子和老人。”

李慧琴听得心潮澎湃,忍不住拍着胸脯说道:

“欣怡支书,大壮弟弟,有你们这话,我对这个野山鸡养殖场就更有信心了!”

“你们放心,我一定会拿出全部的本事,把养殖场管理好,不辜负你们的信任!”

牛大壮竖起大拇指,说道:“好!从现在起,慧琴姐你就是咱们养殖场的总管。”

“放手去干,有任何困难都直接跟我说,我都会不遗余力排忧解难。”

“目前场地已经定了,接下来就是规划建设细节了,你觉得咱们第一步该怎么做?”

李欣怡也好奇地问道:“对,这么大的一片地,你们打算怎么利用?”

“是先建一部分,陆续发展,还是一次性建成,大批量投入?”

“当然是全部利用啊!” 牛大壮摊开双手,语气理所当然:

“地都拿到手了,干嘛还要留着?以后再陆续投入,多麻烦!”

“咱们要做就做最大、最好的野山鸡养殖场。”

“不仅要供应桃源酒店和超市,还要卖到县城、市里,甚至更远的地方。”

李慧琴却有些犹豫:“全部利用?大壮弟弟,我能不能先给你算一笔账?”

“其实我是提议,分批次建设,陆续发展后续在投入。”

“毕竟这也不是个小数目,要不你听完再做决定也不迟。”

“当然可以,你算吧,我听着。” 牛大壮点了点头。

李慧琴深吸一口气,开始掰着手指头分析:

“野山鸡跟普通肉鸡不一样,它们需要足够的活动空间,这样肉质才能保持鲜嫩。”

“按照行业内最合理的标准,每三百平方米建一个鸡舍。”

“每个鸡舍最多能养殖一千只野山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