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受了点伤
吴向北在太阳下山前回到了村子。
因着他是三旺哥送上牛车的人,所以刘泥鳅一路上都很照顾他,走的路都是平稳的,也没颠簸到伤口。
要不是他硬要给,甚至连坐牛车的银子都不会收他的。直到家门口了,还特热心的道,“咋样?你能自己走不?要不要我送你进屋去?”
“不用扶,我伤的不是腿。”
听到这话,刘泥鳅下意识往他腿上看了一眼,发现果然站的直直的,压根不像有问题的样子。
他看这小子坐牛车上一直不动弹,上牛车下牛车的动作也不太利索,还以为这小子腿也伤了呢。
看来是他误会了。
“行,这腿没伤就好。那你这袋子呢?我给你拿进屋去吧?”
袋子里装着的是伤药和其他零碎的东西,吴向北道,“泥鳅哥,你帮我把袋子挂门上就行,我让我弟弟出来拿。”
“也行。”刘泥鳅跳下牛车,干脆利落的把东西在门上挂好,“给你放这了。天气也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好,路上小心。”
等人一离开,吴向北深吸一口气,转身用脚推开门,恰好跟端着簸箕出门的吴向东碰了个正面。
吴向东一愣,紧接着,眼睛倏的瞪大了,声音惊喜,“大哥,你回来了!”
自吴向北有记忆以来,还是头一回离开家里这么远这么久,此刻见到自己的弟弟,紧皱着的眉头也松懈开了,“嗯,回来了。”
吴向东把手里的簸箕放下,蹭蹭的跑了过来,“大哥,你这回咋出去那么久啊?我跟爹娘都快担心死你了,要不是因为大雪不方便出去,我跟向南都要去找你了!还有,你穿这么薄,不冷么?”
说着,他下意识就摸向了吴向北的手臂,后者顿时脸色一白,后退了一步。
“......大哥?”吴向东愣了愣,呆呆的看向他的手臂,“你这是咋了?”
“没,路上发生了点意外。”
“意外?啥意外?”吴向东一下子就急了,“你把袖子撩上去我看看。”
“先别说这事了。”吴向北转移话题道,“娘和向南呢?都在家里吗?”
“娘在,向南去打水了。”
“我进屋去看看爹娘,你把门上挂着的东西拿到我们屋里。”
“行。”
吴向北点点头,进了家门。
家里边还跟他走时一样,空气中有一股浓重的药味。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事情,当下再闻到这个气味,他只觉得心安。
刚准备进里屋去,姜满春摸索着走出来了,“向北,是你吗?”
吴向东向前两步,稳稳抓住了她的手,“娘,是我。”
姜满春被这突然的动作惊了下,紧接着,眼眶立马就红了,“我就说我刚刚好像听见了你的声音了,又怕是幻听......你这孩子,怎么现在才回来?娘都要担心死了,不是说好一月余就能回来吗?”
“本来是这样的,路上发生了意外,就耽搁了些时间。”
“意外?什么意外?”
姜满春立马急了,双手往他脸上摸。要往下的时候,被吴向北不着痕迹的避开了。他道,“娘,一点小意外而已,我没事,就是耽搁了点时间。”
她娘眼睛看不见,要想瞒住他身上的伤并不是难事。与其让娘自责担心,倒不如直接不让她知道。
因着儿子从来没在自己这说过谎,姜满春并没怀疑,顿时就松了口气,“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这大冷天的,你还一直在外行走,是不是瘦了?路上有好好吃饭吗?”
“东家人很不错,特地给我准备了厚实的衣裳,伙食也不错,比在家里吃的还好。”
“那就好......那就好......”
姜满春露出笑容,说道,“向北,你饿了没?娘去给你做碗粥吧?”
“娘,不用......”
“不许说不用,娘想给你做。”姜满春打断他的话,喊道,“向东,来给娘生下火。”
“娘,我这就来。”
吴向北看他娘这样,有些无奈,但也没非要拒绝,只是道,“娘,那你小心点。”
姜满春摆摆手,温声道,“放心吧,娘又不是没进过灶房。”
吴向北看着她和向东进了灶房,收回视线,准备去看看爹。
把火生起来,姜满春就让小儿子出去了,从橱柜里拿出被她放了两个多月的一小袋白米,小心翼翼的倒入了锅里。
她眼睛看不见,但能感觉到热气扑在脸上。刚才好不容易忍住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又被飞快抹去。
她没哭出声,毕竟她是个没用的人,拖累了儿子这么多年了,总不能还让受累后好不容易回来的儿子担心。
都说乡下男娃懂事早,但谁家也没像她的向北这样早的。
那么小的年纪,就要扛起一家人的重担,到现在还要出去讨生活,这么久才能回家,连自己十八岁的生辰都没过。
她好多次都想带着男人一死百了得了,这样好歹不会拖累向北。但她了解向北,要是她真这样做了,才是真的对不起向北。
毕竟他那么努力,就是为了撑住这个家,她又怎么舍得毁掉苦苦撑下来的家?
吴向北身上的衣服比较厚实,所以也没让他爹看出端倪。父子两聊过之后,他就回自己屋里了。
吴向东已经在这里等着他了,床上还放着他的布袋子。
吴向北皱着眉头道,“你怎么不去看着娘?要是娘伤着了咋办?”
“不会的,煮粥又不用碰锅,娘是钱还自己蒸窝头,不会出啥事。倒是你,大哥......”吴向东板着脸,“你是不是受伤了?要不然这袋里咋会有药呢?”
吴向北不意外他能看到,也没有隐瞒他的意思。
毕竟他还得在家里待两三个月,就算想瞒,也瞒不了。于是,他笑了笑,“我是出去跟着东家干活的,路上出现了意外,自然要保护东家,所以才受了点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