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把之前失去的都吃回来

看着外孙女认真的神色,洪丽娟鼻子一酸,“我们不吃三丫的饭,三丫多吃点,多吃点好长个。”

看着这一幕,陈浅浅若有所思。

只是,还没等她说些什么,外边就传来特别响亮的哞哞声。

她家的大黑牛向来这样,每次送完货回来,都会叫几声求夸奖。她每次都会摸摸牛头,久而久之,这习惯就这样养成了。

见洪丽娟跟着往外看,她笑着道,“应该是我大哥他们回来了。”

话音刚落,门就被推开了。陈大牛拿着空桶进来,看见坐在屋里的人,顿时一愣。

跟在他后边的杨俊芬浑然不觉,还在催促着,“大牛,你愣着干啥?还不快点进去。”

陈大牛让开了位置,说道,“俊芬,爹娘来了。”

“爹娘?爹娘不是一直在家......”话还没说完,杨俊芬就看见了屋里边的人,顿时,露出了跟陈大牛如出一辙的表情,“爹娘,你们咋来了?!”

大嫂跟着她爹娘进屋说事去了,陈浅浅拿着一个鸭脖在啃,一旁的陈大牛问道,“小妹,我岳父岳母过来是有啥事啊?”

“我也不知道,他们没跟我说。等他们出来就知道了。”

“也是。”陈大牛觉得这话有道理,于是也拿起一个鸭翅膀啃。

陈浅浅把盘子往陈四根那边推了推,说道,“四根,狗蛋狗剩,你们多吃点,这就是专门给你们做的。”

看着三个娃,她怪心疼的。

大半个月没回来了,看着小脸瘦.....呃,咋感觉好像还胖了点?

每天除了看书就是给自己捣鼓加餐的叔侄三人重重点头,眼泪汪汪的道,“姐,还是你对我们好。”不想这个坏大哥,刚刚在牛车上的时候,居然还把这些天家里的伙食一点点数给他们听。

哪有这么坏的大哥啊?两天的常假,他们要把之前失去的都吃回来!

没一会儿,三个人从里边出来了。

老杨家两口子眼眶红红的,似乎是哭过。杨俊芬就不一样了,气愤之余,还带着点心疼。

这一看就是发生啥事了。

陈浅浅见自家大哥还跟个棒槌似的在啃鸭翅膀,立刻在桌下踢了他一脚。

陈大牛原本还懵逼呢,看见岳父岳母,顿时就坐不住了,“咋了啊这是?”

杨俊芬握紧了拳头,气道,“还能有啥事?家里边遭贼了!”

“啥?咋遭贼了?”陈大牛连忙道,“你快跟我说说咋回事。”

一说,他们才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来是杏花村在几天前进了贼人,把村里边好几户人家都给偷了,很不巧,老杨家就是其中一户!

陈大牛懵逼道,“可是前些天不是都在下雪吗?按理说你们都待在家里边啊,那贼还敢进去偷东西?”

洪丽娟眼眶通红的道,“我们也不知道咋回事,晚上睡觉还好好的,早上一起来,家里边好多东西都没了。要不是村里边还有好几户人家都这样,我们还以为是闹鬼了!后来一合计,这肯定是遭了贼了啊!村头那户人家院子里还有没被盖住的脚印呢!”

陈大牛目瞪口呆,“这.....你们没听见贼人闹出来的动静吗?一大家子人都在,居然还能遭贼?”

“我们也想不通。”洪丽娟苦着脸,“后来我听村里人说,那些贼人都是会术法的,肯定是他们驱使小鬼捂住了我们的耳朵,然后再进去偷东西。”

这话一出,大白天的,居然凭空生出了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大丫三丫吓得往陈大牛旁边钻。

陈浅浅却是摇了摇头,“依我看,肯定不是什么神鬼之术。”

“为啥?如果不是神鬼之术,没道理那么大的动静我们都不醒啊。我睡眠向来都浅,一点动静都能惊醒,那天晚上却是一觉直到大天亮,其他几家都是这样的。”

陈浅浅道,“真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神鬼之术。”

虽然她总是拿神神鬼鬼的做挡箭牌,但她其实并不相信这些东西。想了想,说道,“这么说吧,你们有没有注意窗户?上边是不是有洞?”

洪丽娟还没说话,老杨头就迫不及待的道,“是有个洞!我今天早上才看见的,就在窗户纸上,你咋知道的?”

“那就没错了,和神鬼没关系,那些贼人就是用了迷药。”

“......迷药?”

“对。”陈浅浅道,“我跟益德堂大夫的关系不错,他以前就跟我说过,有些贼人会用竹管捅破窗户,里面放着迷药,用嘴一吹,迷药就飘进了屋里。等把里边的人迷晕了,再进屋实行偷窃。”

“你们会毫无所觉,肯定是吸了迷药晕过去了。”也算这些小贼不算太过畜生,没有对人动手,要不然,才是真的惨案。

杨家老两口愣了半晌。

“居然是迷药,我就说,怎么睡一晚上跟没睡似的......”

陈大牛说道,“爹娘,那家里边是被偷了啥东西啊?”

他不问还好,一问,老两口顿时就绷不住了,直接嚎啕大哭,“那些该死的贼,都快把家里搬空了!粮食和银子一点都没剩!要不是我们睡觉习惯把被子卷起来,只怕连被子都要拿走,另外一户人家早上起来直接是被冻醒的!”

陈浅浅:“......”

她收回刚才的话。

大冬天的不仅把粮食和银子偷走了,连被子都不给人留,这些贼人简直比畜生都畜生!

陈大牛呆愣愣的道,“银子和粮食都没了,那你们这些天都吃的啥啊?”

“地窖里还留了点绿叶菜和玉米棒子,捣碎了煮成糊糊也能吃。但我们家这么多人,玉米棒子和绿叶菜就那么点,即使一天一顿,也撑不了几天的,从昨天起就断顿了。”

洪丽娟抹了抹眼泪,“要不是实在没法子,我们也不会舍了脸皮来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