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十分之一

啥?

里正傻眼了。

这渠沟取水方便,浇水再不用费劲的去河里打,他们村的人早眼馋了,就等着在自家农地里也挖上渠沟。

结果现在告诉他,还得等至少一个月?那时都要入冬了,哪还能用得到?

他当即就急了,立刻就想跟陈浅浅求情,陈浅浅直接往后一躲,就是不跟他照面。

刘泥鳅瞪眼道,“瞅啥瞅,你还想让强压着浅浅给你们挖渠沟啊?差爷,瞧瞧,你们在的时候他们都敢这么嚣张,刚才咱没来的时候,浅浅得受多大的欺负啊!”

里正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她受欺负?不是她刚刚指着一群人呛声的时候了!

两个衙吏也是挺看不过眼的。

人家好心来教他们修渠沟,不把人供着就算了,居然还骂人家。

这村的人真不怎么样,里正也是个摆设。

“别嚷嚷了,都各回各家去,等县太爷之后再派人过来。”说话的衙吏摆摆手,

“还有,桃花村和杏花村可不吃亏。大人说了,渠沟这事就数他们两个村反应最快,所以决定给他们降十年的税,这回我们来就是为了宣告这事的。用不着你们村的来操心。”

说完这话,两个衙吏便上了牛车。

有靠山在,刘泥鳅不带怕的,一瞪瞪十几个,连里正都没放过。而后,载着三个人扬长而去。

留下一众呆若木鸡的李花村人。

“啥意思啊?差爷这话的意思,是要给其它三个村子的人降税?那我们村的呢?咋我们村的没有?”

“你傻啊,人说了,是要给提前修渠沟的村降税,咱之前没修啊,哪来的税可以降?”

这话一出,李花村众人直接炸了。

如今的税是一亩地十分之一,本身就不不够吃了,亩收一百斤还得交十斤上去。偏偏又不能不给,以往因为税收而饿死的大有人在。

要不农户人家对读书人那么推崇呢?还不是因为考上了秀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免税?毫不夸张的说,免税降税是大部分农户人家最大的心愿。

如今隔壁几个村都实现了,就他们村被落下了,这是在剜他们的心啊!

不少人悔的肠子都青了,“早知道之前就同意让梨花村的来教着挖渠沟了,不过一家两斤粮食而已,又不是出不起,为啥不同意啊?”要是同意了,现在他们村也能降税了,区区两斤粮食哪比得上?

有些从头到尾都没吭声的,直接将手中的锄头往地上一扔,红着眼道,“之前也就算了,毕竟当时我也不想出粮食。但现在是怎么个事?人家好好的来给咱挖渠沟,你们非得给人气走干啥?现在好了,还不知道得等几个月!别村的能笑死咱!”

“我刚刚就想说了,人家一个小丫头,又没得罪咱,非得在人家面前说那些话干啥?是我我也气啊!好端端的两次机会,全被搅和黄了!”

“都怪老杨家的,就她嘴巴最多。”

妇人听到这话,顿时急了,“咋,现在让老娘来背黑锅了?刚刚你们说的可不比老娘少!”

什么多不多少不少的,现在李花村的村民损失了一个降税的机会,心里一肚子气,就想着找个能撒气的,骂得最欢的老杨媳妇自然是最好的人选。

她虽然泼辣,却也骂不过这么多人,只能灰溜溜的离开。

她一走,众人又开始互相指责。

“行了,都别说了。事情都已经发生了,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前后不过一刻钟的时间,里正仿佛一下子老了五岁,眉头皱得仿佛能夹死蚊子,“听差爷的,都各回各家去吧。这渠沟又不是不能修,县太爷之后还会派人过来的。”

降税的事也就算了,明明现在就能修的,现在又得等不知道多久。

李家村的大部分都姓李,里正能成为里正,是因为他辈分高,不管什么时候说话都管用,李家村的人也愿意给他面子。

可这会儿,心里却忍不住的生出了怨怼来。

人家的里正怎么能把这事处理得好好的?他们里正倒好,每次都让他们落别的村一步。

是不是真年纪大了,脑子不灵光了?要不怎么干啥啥错呢?

好歹是里正听不到他们心里话,要不然,非得被活活气死。

毕竟他每次做决定之前都会跟村里人商量,这些事都是他们自己同意的,现在反倒怪上他了。

..........

回村的路上,陈浅浅也很好奇。问道,“这降税是怎么个降法?大人之前没跟我提过呀。”虽然她的确拿杏花村和桃花村修渠沟这事说过话。

衙吏道,“如今正常税是一亩地十分之一,大人如今下令,杏花村和桃花村降三成税,便是十五分之一。而梨花村是降五成,便是二十分之一。”

刘泥鳅眼睛亮得很,“这样一来,要是亩收一百斤,那便只需要上交五斤粮食。”别看听着少,他们是年年都要种地的,除去大雪,片刻不得歇。

积少成多,可以说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数目。

陈浅浅略一想,也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她笑着道,“原来如此,回去之后,还请差爷替我谢谢大人。”

桃花村和李花村的人挖的渠沟很早,到如今已经用了一段时日了,但他们是实打实的给了粮食。

如今渠沟不用给粮食就能挖,她也担心这两个村的人会有不满,所以才会在县令面前提起。

好在县令没让他失望,这降税的令一出来,其它两个村的恐怕要高兴死。她也用不着担心会和两个村生出嫌隙了。

事实上,陈浅浅纯粹是想多了,即使有什么嫌隙,梨花村的人也是压根不带怕的。

毕竟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可是以一己之力孤立了周围好几个村,要不是为了婚嫁,一直不搭理其村的都成。

粮食到手才是硬道理!

牛车到了梨花村,两位衙吏便去干事了。陈浅浅没有去凑热闹,远远的看了一眼就准备离开。

刘泥鳅等下还得带着两位差爷去桃花村,所以没下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