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好得很
梁氏刻意顿了顿,满意地看着众人骤变的脸色,“待会儿他来了,我定要替老爷、替苏家好生教训他。”
“啪”的一声,许天相重重放下茶盏,茶水溅在案几上:“胡说什么!”
他额角青筋暴起,显然动了真怒。
梁氏却不慌不忙地掏出绣帕,轻轻擦拭溅到手上的茶水:“老爷,这事传得有鼻子有眼,总不会是空穴来风。”
她抬眼看向苏儒朔夫妇,语带深意,“他一个赘婿,若真做出这等事,丢的可是两家的脸。”
苏儒朔和林疏雨对视一眼,皆是惊疑不定。
这几日他们忙于清理苏既明的残党,竟不知府中出了这等事。
就在众人神色各异之际,一直沉默的苏朝槿忽然抬起头来。
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按住母亲颤抖的手腕,声音轻柔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伯母误会了,是我让他去的。”
厅内霎时鸦雀无声,连烛火都仿佛停止了跳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看似柔弱的少女身上,只见她唇角含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眼中却是一片澄澈的坦然。
厅内陷入诡异的沉默,定国府众人面面相觑,脸上写满困惑与不解。
梁氏保养得宜的面容微微扭曲,她强压着心头的不悦,声音却仍带着几分尖锐:“朝槿,你说什么?是你让许舟去的青楼?”
她刻意加重了“你”字,“你不过是他的小姨子,又不是正室夫人,凭什么指使他去那种地方?”
苏朝槿端坐在绣墩上,素白的衣袖垂落膝头,闻言轻轻抬起眼帘。
她唇角含着浅笑,声音温软却字字清晰:“伯母没听错,确实是朝槿让姐夫去的。”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惊愕的表情,“而且,姐姐也是知情的。”
杨氏急忙站出来缓和,脸上堆满尴尬的笑容:“这、这……朝槿啊,你姐姐怎么会同意这种事?”
“因为姐姐身子不适。”苏朝槿从容不迫地解释,纤细的手指轻轻抚过茶盏边缘,“近日不能与姐夫同房。我便提议让姐夫去漱玉轩散心,姐姐当即就同意了。”
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起初姐夫百般推辞,说我胡闹。最后我只好搬出家法,他才勉强去的。”
厅内鸦雀无声,连烛火爆芯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许天相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手中的茶盏微微颤抖。
苏朝槿转向梁氏,笑意更深:“所以伯母不必费心管教了。姐夫在苏家循规蹈矩,从未行差踏错半步。”
她忽然看向父母,“爹爹,娘亲,你们说是不是?”
苏儒朔轻咳一声,板着脸道:“许舟确实做得很好。”
林疏雨暗自咬牙,面上却不得不附和:“好得很!”
她狠狠咬了一口手中的点心,仿佛在泄愤般咀嚼着,心里暗骂:好到把你这个小姨子都勾搭上了!
定国府众人面面相觑,梁氏的脸色难看至极。
就在这时,管家张德全躬身入内:“老爷,晚膳已备妥。”
许天相如蒙大赦,连忙起身:“儒朔兄,请移步花厅用膳。”
苏儒朔却稳坐如山,慢条斯理地品着茶:“不急。”
梁氏强撑笑容去拉林疏雨:“亲家妹妹,咱们边吃边聊?”
林疏雨拈起一块芙蓉糕,嫌弃地瞥了一眼:“我还不饿。”
她小口小口咬着点心,故意将碎屑掉在梁氏精心准备的织金地毯上。
厅内气氛再次凝固,烛火将众人尴尬的身影拉得老长,投在墙上如同皮影戏般滑稽。
只有苏朝槿依旧从容,纤细的手指轻轻拨弄着腕间的玉镯,发出清脆的声响。
绿巧站在苏朝槿身后,忍不住轻声道:“我家姑爷还未到呢。”
许天相眉头微蹙,梁氏脸上却浮现出意味深长的笑意:“亲家妹妹,不如我们先入席?饭菜凉了可就不好了。”
她刻意顿了顿,“许舟一个晚辈,总不好让长辈们等他。”
林疏雨慢条斯理地咽下最后一口点心,置若罔闻。苏朝槿忽然起身,裙裾轻摆:“爹爹,娘亲,先用膳吧。姐夫特意嘱咐过,不必等他。”
苏儒朔与林疏雨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才缓缓起身。
这番作态落在定国府众人眼中,梁氏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许天相更是暗自握紧了拳头——许舟这赘婿在苏家的地位,似乎与传闻大不相同。
“儒朔兄,请。”许天相压下心头疑惑,引着众人移步花厅。
落座时,林疏雨借着整理衣摆的机会,压低声音问道:“那小子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苏朝槿指尖轻抚茶盏边缘,声音轻若蚊吟:“娘亲放心,姐夫定会来的。”
她垂下眼帘,掩去眸中复杂的情绪。既盼着姐姐能来,让姐夫开心;又私心希望姐姐别来,这样自己就能……这个念头刚起,她心头便涌上一阵自我厌恶。
若是让姐夫知道她这般心思,怕是要瞧不起她了。
“说起来,”梁氏突然开口,脸上堆满殷勤的笑容,“听闻亲家妹妹正在为朝槿择婿?”
林疏雨眼神一冷:“此事不劳费心。”
梁氏恍若未觉,继续道:“我这儿倒有个合适人选。我那侄儿梁同书,梁家嫡子,二十二岁便已突破炼心境。”她得意地瞥了眼许天相,“老爷也见过的,一表人才。”
许天相配合地点头:“同书确实年轻有为。”
“只可惜这孩子一心修炼,至今未娶正妻。”梁氏故作遗憾地叹气,随即热切地看向苏朝槿,“不过若是见到朝槿这样的才女,想必……”
许行川突然轻咳一声,打断道:“母亲,表兄前些日子不是刚纳了第五房小妾?听说为了某某个花魁,还在城南与人当街斗殴。”
他状似无意地补充,“当然,修行之人血气方刚,也是常事。”
梁氏脸色一僵,随即强笑道:“年轻人难免有些风流韵事。等成了家,自然就收心了。”
她意有所指地看向林疏雨,“更何况,以梁家的家世,多几房妾室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