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疏而不漏
一行人呆愣了好一会儿,才从震惊中恢复过来。
27半强忍不适,探头探脑地看了又看,犹犹豫豫地问:“咱们还得进去看么?”
陆维也很踌躇,可最终还是咬牙点头:“进,必须进!”
他知道,这事儿必须自己带头,可真到动真格的,两只脚却怎么都迈不出去。
大伙面面相觑,甭管进进过疫区,个个都很迟疑。
“要不,还是算了吧。”罗汉为难地说。
“什么叫算了!”陆维立马瞪圆了眼睛,“这是任务,必须完成,这么点小困难就难倒你们了?”
罗汉极力分辩:“这要是个碉堡,我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能抱着炸药包冲上去,但是这个,它就不一样!”
这句话立刻赢得大伙的赞同。
往长满菌丝,空气里不知道悬浮着多少孢子的教堂里钻,心再大也免不了犯嘀咕。
欧扬建议道:“就是摞在一起的尸体,应该没什么好看的吧?要不先看其他地方,没有发现再进教堂也不迟。”
陆维猛地松了口气:“好,这就么办!”
欧扬从来没进过教堂,但也知道这地方的结构不像电影电视里那么简单,肉眼可见,主厅前方有门厅,两边各有一个侧厅,还有后殿之类的功能结构。
大伙先从附属建筑下手,不过都没进去,而是砸开门窗,把无人机送进去,结果发现侧厅同样堆满感染者的遗体,但后殿却不同,那里安装了两台净化设备,几个纸箱摞在墙边。
其余的空间被使徒改造成小型工厂,桌面上到处都是纸盒,以及用来封装的米刀。
还有一些装好的纸盒堆在一旁,装了半个纸箱。
条件相当简陋,但该有的一样不少。
检测显示,后殿的孢子浓度很低,陆维立刻做出决定:“走,进去看看!”
打开门,众人鱼贯而入,欧扬拿到一个纸盒,小心翼翼地揭开米刀,立刻看到小半盒孢子。
他立刻松了口气。
有没有证据不影响上面打击使徒的决心,可他还是觉得拿到实证更好一些。
后殿深处突然传来一声惊呼,所有人一齐扭头看过去。
“怎么了?”27半关心地问。
罗汉指着面前的桌子,满面怒容:“你们看!”
大伙马上凑过去,发现桌上放着一些表面长满菌丝的块状物。它们大小不一,形状也不怎么规则,唯一的共同点是体积都不大。
还有几个没来得及封装的纸盒里,装着这种菌块。
但这不是重点,散落的菌块之中,赫然露出半条爬满菌丝的人腿!
膝盖以上的肉都不见了,切口处整整齐齐,满是菌丝的断茬;膝盖以下还算完整,只是皮肤表面长满灰白色的斑点。
那是摘掉蘑菇之后留下的印记!
陆维忽然有种呼吸不畅的窒息感:“这些都是人肉?”
“怪不得收集这么多尸体。”欧扬心底有种说不出的憋闷,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儿去,都被使徒的残忍震惊不已。
原来尸体的作用不只是产生孢子,还可以直接当成感染源来用,亏他们想得出来!
但仔细想想,大伙又不寒而栗。
若是带着尸块的气球飞越大洋,落到其他大洲,只要环境合适,就算无人捡拾,也能扎根生长,最终释放孢子,成为新的传染源。
使徒的恶毒,简直超出想象!
欧扬的脸色难看到极点,心中有一股无名业火熊熊燃烧,恨不得立刻把使徒的所有成员都从这个世界上抹除!
上一个令他出现这种感觉的,还是731。
“别看了,马上固定证据!”陆维吩咐一声,大伙立刻忙碌起来,把所有的一切都记录下来。
当指挥部收到前方发回影像,所有人都被这炸裂的景象刷新了认知,哪怕见惯疫区惨烈景象的人都不能例外。
稍候,指挥部就是否保留教堂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一种观点认为,这间教堂是使徒违逆人伦,倒行逆施的重要证据,应该用技术手段将所有菌体灭活,整体予以保留。
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保留教堂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卖德林地处疫情最严重的南米,己方不可能一直驻扎,等人员撤离后,使徒有的是办法毁掉教堂,若不能长久保存,留与不留并没有区别。
再者,为扩散疫情,使徒向来不择手段,眼下虽然只在卖德林发现使徒的孢子工厂,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其他区域肯定还有类似的地方,与其费时费力保留教堂,不如一劳永逸彻底摧毁。
毕竟这里是南米,不是东大本土,若不是为斩断使徒获取孢子的途径,甚至没必要摧毁教堂!
争论结束,远在卖德林的欧扬等人,接到立刻撤离的通知。
众人离开后不久,无人机向教堂投下一枚燃烧弹,瞬间火光冲天,将教堂以及教堂内隐藏的阴暗付之一炬。
这间教堂也给指挥中心提了个醒,各组很快接到新的命令,重点关注类似的建筑,一旦发现异常立即上报。
上面已经下定决心,就算把卖德林从地图上抹掉,也不能留给使徒。
欧扬等人发现教堂的同时,其他小组也有收获,陆续抓到一些侥幸存活的使徒成员,虽然都不是什么重要角色,但也问出了一些重要情报。
据俘虏供诉,除城区外,使徒在雨林里还有几处营地,但他只知道有这么回事,却不清楚营地的具体位置。
雨林里植被茂密,能见度还不到十米,不论空中还是地面侦察,都很难找到隐藏其中的营地。
不过没关系,消息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使徒的人不是躲进雨林避祸,而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才来到这个地方,不可能一直躲着不出来,不可能与外界断绝联系,更不可能一直不生火!
只要敢冒头,己方有的是手段把他们揪出来!
就这样,军方将大量无人机撒入丛林,又派遣人员,将关键位置安装监控设备,最终以卖德林为中心,打造了一张半径达数十公里的巨型监控网络。
稀疏,但不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