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一场误会
许锦玉这才露出一丝微笑,显然对许林深的冷静和稳重感到一丝安慰。她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拉起许林深的手,两人一起走出了家门。
外面的空气带着清新的泥土香味,日光透过密林间隙洒下斑驳的光斑,街道上偶尔有行人匆匆而过,气氛有些静谧。许锦玉和许林深走在前往县城的路上,心中虽然充满了疑问和不安,但也只能一步步去探寻真相。
“你觉得,县衙那边会不会真的因为那块印章动手?”许锦玉突然开口问道,打破了路途中的沉默。
许林深看着前方,思索片刻才回答:“若只是为了追回逃犯,县衙的反应未必会这么迅速。但如果是为了那块印章,那么事情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王府的命令,一旦下达,任何人都不敢轻视。”
许锦玉点了点头,依旧眉头紧蹙。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处理好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但她知道,越是这种危险的局面,越需要保持冷静。
很快,两人便来到了县衙附近。许锦玉站在街角,低声说道:“我们先分头去打听情况吧。”她看了一眼许林深,眼中透露出一丝期待,“等会儿我们见面再交流。”
许林深点了点头,示意她小心。两人分开后,许锦玉走进了一个附近的小摊,问了一些常常在县衙附近活动的店主和摊贩们关于县衙最近的情况。
通过一番打听,许锦玉得知,县衙确实加快了对逃犯的搜捕,甚至有消息说,背后似乎有更大的势力在操控这场追捕。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勤王亲印”的事情,但她隐隐感觉到这背后隐藏着更多复杂的阴谋。
不久后,许林深回到她身边,面色凝重。“我也打听到了一些消息,县衙那边似乎真的是受了王府的指令。他们的动作迅速,而且非常小心,连普通的百姓都没有察觉到。”他说着,轻声叹了口气,“这次事情的背后,恐怕不仅仅是为了追捕一个逃犯那么简单。”
许锦玉听后,心中愈发不安。她的直觉告诉她,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她看着许林深,目光坚定:“无论如何,我们都得查清楚,不能让这些人轻易得逞。”
许林深默默点头,心里也知道,眼前这件事,恐怕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但既然已经卷入其中,便只能一同面对。
两人走在热闹的街道上,周围的气氛让人感到一丝喧嚣和活力。阳光透过街道两旁的屋檐洒下来,洒在铺满石板的路面上,反射出闪亮的光点。突然,许锦玉拉住了许林深的袖子,指着前方的书店,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我们过去看看,似乎有不少人围在这里。”她说。
许林深停下脚步,看了看人群,皱了皱眉。“又是哪里出了什么事吗?”他低声道,但还是顺着许锦玉的目光走了过去。
两人穿过人群时,气氛有些压抑,围观的人都低声议论。书店的门口挤满了人,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一位衣着华丽的女子身上,周围的人低声交谈,不时指向那位女子。
“这位小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许锦玉好奇地低声问。
许林深也仔细观察着,目光稍微一动,便注意到旁边熟悉的身影——是许田广。他正在和一个中年男子交谈,似乎在解释着什么。
“田广大叔也在这里。”许锦玉拉着许林深的手,快步走向许田广。
他们来到许田广身边,许锦玉略显急切地问:“田广大叔,怎么回事?为什么外面这么多人?”
许田广听到声音,抬头看到两人,随即叹了口气。他皱眉道:“事情有些复杂,原本是看见有个人偷了这位小姐的荷包,我见状赶紧上前制止了。但谁知道那位小姐却指责我说我在做无事生非,说我冤枉她。”
许锦玉听后有些惊讶。“她冤枉你?”她有些不解地看着那位华丽的小姐。她显然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样。
“是的,”许田广苦笑一声,“她自己也许没发现,荷包掉了,被我捡到后,她反倒觉得我有些可疑,最后说我是在找茬。”他耸了耸肩,“这就怪了,我哪里会去偷她的东西?”
许锦玉皱了皱眉,“这可真是个麻烦的事。如果那小姐是真的丢了荷包,倒也不应该随便怀疑别人。”
“是啊,”许田广继续道,“我看她年纪轻轻,应该没什么心机,结果就是这么一场误会。”
旁边围观的人群也开始低声议论,显然已经有几个人在替许田广抱不平,认为那位小姐言辞过激。然而,她显然并没有放下自己对许田广的怀疑。
“这事怎么办?”许林深微微皱眉,声音低沉地问。他已经意识到,事情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许田广叹了口气。“只怕得去县衙一趟,才能彻底搞清楚了。”
许锦玉若有所思,看着许田广和那位小姐的对峙,她的目光忽然落在旁边站着的一位书店老板身上。老板似乎一直在偷偷观察着局势,眼神躲闪,像是有心事。
“那位老板,怎么看起来心事重重的?”许锦玉眼神一动,低声问道。
许林深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也注意到那名老板似乎不太安稳。“你想去问问看?”他问道。
“是的。”许锦玉微微点头,“也许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不一样的线索。”
于是,两人朝那位老板走去,许锦玉带着几分好奇心和警觉心,想要揭开这场看似平常的小插曲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多的秘密。
许田广的脸色渐渐变得沉重,声音也带着几分愤怒。“看这位书生,明明拿了别人的荷包,却还敢说自己不是偷窃!真是丢人!”他指着那位书生,眼神愤怒而不加掩饰。
围观的群众听到这番话,纷纷转头看向那位书生。气氛有些紧张,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许锦玉也看得出,那书生脸上带着一丝恼羞成怒,显然他没想到自己的一番话会引来如此多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