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唆使告状

她现在身子不行,管家权没有,后院还起了火,她拿什么威胁自己?

她正该烧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自己不趁机落井下石才对,这还威胁上了?

就见李纨轻笑一声,“我只是个寡妇,一心清静守节,实在无力帮忙,请找别人吧!”

王熙凤被堵得脸色铁青,“好,大嫂子既然不肯伸手帮忙,我们也不好强求。”

说完不再搭理李纨,径直冷着脸出去,准备把尤二姐带走。

谁知园里的人大多已经得知了消息,都凑到稻香村来看新鲜、凑热闹。

见着尤二姐相貌标致,性情和悦,众人还多有赞扬之语,听得王熙凤更是心头起火。

她还不好当众显露出自己的不悦来,还得装得与有荣焉,心里憋屈地想要吐血。

好不容易等着众人散了,她也不管迎春愿不愿意,直接把人硬塞给了她。

嘴上说的十分好听,“咱们都是一家人,趁此良机,正好叫二姐和二妹妹好好亲香亲香。”

“二姐的丫鬟不是咱家人,倒不好在家里使唤,待我给你送几个好的来。”

自紫菱洲出来,王熙凤还特意嘱咐园中的一干奴仆,“都不许走漏了风声,若叫老太太、太太知道,我先叫你们死。”

回家之后,还挑了一个最奸滑偷懒的善姐给尤二姐送了去。

兴许是怕李纨在中间使绊子,她晚间还特地叫了几个忠心的媳妇过来,暗暗吩咐道:“别叫任何人往外传扬,好生盯着二姐,别叫她出园子一步。”

“若是有个走失逃亡的,我和二爷只跟你们算账。”

几个媳妇素来畏惧她,自然只敢老实听差办事。

尤二姐见着园中的姐妹和气非常,只当王熙凤也是这样的人,还使丫鬟善姐去讨要头油。

善姐:“二奶奶,你怎么不知好歹没有眼色?”

“我们奶奶是多么忙的人,府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经管,你却要因着头油这种小事去劳动她?”

“我劝你收敛着吧,本来就不是正经娶进门的,也就她是一个贤良人,不然谁能这样和气的待你?”

尤二姐被她说得羞惭惭的,不敢再使唤她,只能把委屈往肚子里咽。

善姐逞了威风,后面端来的饭食时有时无,时好时坏,磋磨的尤二姐有苦难言。

…………

李纨那边,王熙凤前脚刚走,后脚她就叫人给王夫人送汤,把事情告诉了她。

顺嘴还告了王熙凤一状,说是她非要把人放在稻香村,她不敢私留,死命推拒掉了,惹得她非常不高兴。

王夫人听得很是生气,嫌弃她办事太张扬。

这种丑事,本该掩藏才对,现在却叫她闹得天下尽知。

“叫你们奶奶放宽心,这事儿她办的对,清清静静的过日子就好,那些脏的臭的不用兜揽照管。”

前脚,王夫人刚嫌弃了王熙凤行事张扬,后脚她就又办了一件更加张扬的事情。

王熙凤早叫人打听清楚了尤二姐的往事,还把那个退了亲的未婚夫张华挖门盗洞找了出来。

“旺儿,你把这二十两银子给张华,叫他写了状纸去衙门告官。”

“就告琏二爷在国孝、家孝期间,违背圣上旨意,欺瞒亲人长辈,停妻再娶,还倚仗国公府的财势强逼着他退亲。”

旺儿:“奶奶,那张华说他不敢。”

王熙凤气得骂道:“没出息的下流种子,这点子胆识都没有?”

“你细细告诉他,就说告我们家谋反也没事的,不过是借着他把事情闹大,叫琏二爷丢一丢脸罢了。”

“叫他只管闹,使劲闹,不管闹得多大,我这边儿定能平息。”

她这些年包揽诉讼的事情没少做,每每都是倚仗着荣府和王家的权势压下去的,所以这回也觉得闹大了依旧无碍。

甚至贾珍得了都察院的消息,想花钱平事的时候,她还赶着过去阻拦。

“真真好一位大哥哥,原来带着你兄弟做的是这等好事!”

见着她找来算账,贾珍不敢久留,支应一句就溜之大吉,留下贾蓉和尤氏承受王熙凤的怒火。

尤氏本想拉着她进去屋里说话,省得在外面闹,太不像样子。

不想王熙凤就是奔着大闹一场来的,又如何愿意进屋。

特意挑了上房门口,抓住尤氏照着脸上吐了一口唾沫,“天下男人死绝了?还是你尤家的丫头没人要?非要趁着国孝、家孝的时候往我们家送?”

“这会子人家告官了,说是我善妒要休我,走,你跟我一同见官说个明白。”

贾蓉死命磕头相求,半点儿不管用。

王熙凤还是抓着尤氏不放,“要是嫌弃我不够贤良,想休妻再娶,咱们去见过老太太,太太,给我一纸休书,我即刻就走。”

“何苦害得你兄弟犯了违旨娶亲的大罪?官衙正忙着要拿人呢,是我偷了太太的五百两银子去打点,现在我的人还锁在那里呢。”

痛哭着,还不忘用力撞到尤氏怀里,把她顶得一个趔趄,又把人拉回来揉搓,扳着尤氏的脸,“你嘴里有茄子塞着?”

“还是他们给你衔上了嚼子?为什么不告诉我去?”

“若早告诉了我,又何必惊动官府?你只一味地瞎小心,装贤良!”

尤氏被闹得丢尽了脸,还得赔着笑脸相劝,心里呕了个半死。

听她说拿银子把事情压下去了,只能认命赔了她五百两银子,承诺平息好张华这事,又拿好话哄着劝着她去调停老太太那边儿。

尤氏跟贾蓉好话说尽,舌头都要磨破了,才好不容易劝着她应下了。

“罢了,你们别露面,我只说早相中了人,因在外面难以度日才接进了府,等百日过了就办事。”

尤氏跟贾蓉又千恩万谢了一番,好不容易才将人给送走。

这日,王熙凤带着尤二姐到荣庆院见过贾母。

贾母见她拉着一个陌生的小媳妇进来,还问是谁家的孩子。

等着王熙凤把扯谎的那一套都说了,贾母要了眼镜带上,“你这样贤良很好,把人拉过来,我瞧瞧面皮儿,也拿出手来我瞧瞧。”

那个架势,跟相马相骡一样,将她的态度显露无遗。

尤二姐明明做的妇人打扮,贾母还故意嘱咐道:“一年之后方可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