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自是春江秋月明(五)
"将军。"吴怀捧着军报站在阶下,欲言又止,"河毓关的军饷......"
我脱口而出:"去问先生——"话到一半,戛然而止。铜铃在风中轻轻晃动,却再无人应答。
吴怀的眼眶倏地红了,他低头看着手中的军报,声音哽咽:"末将......末将这就去办。"
承平六年春,我第一次主持军议,玉琅子似是感了风寒,卧床不起,毕竟也是五旬老人。议事厅里坐满了将领,却总觉得少了什么。
"将军,边关布防该如何调整?"郭孝儒的声音将我的思绪拉回。
我下意识望向左手边的空位。那里本该有个白衣身影,会在我迟疑时轻叩案几。恍惚间,我仿佛看见先生修长的手指在沙盘上轻点,笑着说:"子歇,你看这里......"
"将军?"郭孝儒又唤了一声。
我回过神来,指着沙盘说了个"可"字,声音干涩得自己都陌生。
暮春时节,我正在擦拭琵琶泪。这把刀是先生留给我的,刀柄上缠着的红绳已经褪色。这刀跟了先生几十年,却依旧锋利,只是好像有太重的戾气,我把这把刀从吴怀手中要了回来,尽管这把刀曾经是先生留给吴怀的。他还小,镇不住这把刀里的戾气,留给我才好,毕竟我在比吴怀现在还要小的多的年纪时候就已经手刃了曾经欺负过我的仆役。
"将军!"一个清朗的声音从廊下传来。姜小满局促地站在那里,阳光给他的轮廓镀了层金边。他不停地转着手中的玉扳指,结结巴巴地说:"先生说......说......"
这是姜昀的独子,我与姜昀并不熟识,但我知道那是先生的朋友,在西魏揭竿而起之时,用命帮我们拖延了时间。
我放下长刀,突然想起十多年前,我也是这样站在先生面前,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可是要问温家郡主的婚事?"我问道。
少年猛地抬头,眼睛亮得惊人。这神情如此熟悉,让我想起先生当年也是这样,一眼就看穿了我的心思。
"告诉她——"我摩挲着刀柄上的红绳,"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