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展览会

正当李向阳为人才的事烦心时,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厂长,有个叫林雨晴的护士找您。"秘书小王探头进来。

李向阳愣了一下,林雨晴?那个在医院照顾过自己的护士?她怎么来了?

"请她进来。"

几分钟后,林雨晴走进了办公室。她还是那么清秀,但脸上多了几分疲惫。

"李厂长,没想到您真的把企业做得这么大。"林雨晴打量着办公室,眼中闪过一丝羡慕。

"雨晴,你怎么来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李向阳示意她坐下。

林雨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我想跳槽,不知道您这里缺不缺人?"

"跳槽?"李向阳有些意外,"医院的工作不是挺稳定的吗?"

"稳定是稳定,但是..."林雨晴叹了口气,"工资太低了,而且科室里关系复杂……"

李向阳点了点头,他理解林雨晴的困境。这个年代,单位里的人际关系确实很重要。

"你想做什么工作?"

"我听说您这里有医务室,我想应聘医务室的工作。"林雨晴有些紧张地说道,"我虽然只是护士,但也学过一些基础的医疗知识。"

李向阳想了想,厂里确实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现在工人多了,偶尔有个头疼脑热的,都要跑到镇上去看病,很不方便。

"工资方面你有什么要求?"

"只要不比医院低就行。"林雨晴急忙说道,"我不是为了钱才来的,主要是想换个环境。"

李向阳看得出来,林雨晴并没有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钱,她又何必离开铁饭碗呢?

"这样吧,你先在我们厂的医务室工作,月薪四十元,包吃包住。"李向阳给出了一个相当优厚的条件,"如果干得好,年底还有奖金。"

林雨晴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谢谢您了!"

四十元的月薪,比医院高出一倍多,这对林雨晴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诱惑。

送走林雨晴后,李向阳继续思考人才的问题。

现在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最缺的就是人才。特别是有文化、有技术的人才。

光靠从工人中提拔,虽然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毕竟有限。

正想着,马庆福走了进来。

"向阳,我刚才遇到了一个人,你可能感兴趣。"马庆福笑着说道。

"什么人?"

"一个叫冯明远的,以前在国营食品厂当技术员,现在厂子效益不好,想跳槽。"

李向阳来了兴趣:"技术员?什么专业的?"

"食品加工专业,还是大学毕业的。"马庆福压低声音说道,"听说是因为得罪了厂长,被穿小鞋了。"

大学毕业的技术员!这对李向阳来说简直是天降甘露。

"他现在在哪?"

"就在外面等着呢,我让他过来试试。"

"快请他进来。"

很快,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走进了办公室。他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

"您好,我是冯明远。"男人主动伸出手。

李向阳和他握了握手,发现他的手很细嫩,显然是个知识分子。

"冯先生,听说你是食品加工专业的?"

"是的,我是省工业大学食品系毕业的。"冯明远有些紧张地说道,"在国营食品厂工作了八年。"

"为什么想跳槽?"李向阳直接问道。

冯明远犹豫了一下,然后说:"厂里效益不好,而且...人际关系比较复杂。我想找一个能发挥专业特长的地方。"

李向阳点了点头,他理解冯明远的苦衷。在国营企业里,技术好未必就能得到重用。

"你对我们厂的情况了解吗?"

"了解一些,听说你们在做农产品深加工,而且产品质量很好。"冯明远显然做过功课,"我觉得这个行业很有前景。"

李向阳对这个冯明远的印象不错。有学历,有经验,更重要的是态度诚恳。

"如果你来我们厂,打算做什么?"

"我希望能负责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冯明远眼中闪着光芒,"我有几个想法,比如怎么延长产品保质期,怎么改善口感等等。"

这正是李向阳需要的。现在企业虽然有了研发小组,但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

"工资待遇方面,你有什么要求?"

"我现在的工资是三十五元,如果能保持这个水平就行。"冯明远说道。

李向阳心中暗喜,这个要求太合理了。

"这样吧,我给你四十五元的月薪,另外如果你的技术改进能带来效益,还有额外的奖励。"

冯明远眼睛瞪得老大:"真的吗?这...这太好了!"

就这样,李向阳又招到了一个重要的人才。

有了冯明远的加入,企业的技术实力大大增强。

他来的第一周,就提出了三个改进建议:

第一,改进烘干工艺,可以让蓝莓干的口感更好;

第二,调整包装材料,能延长保质期两个月;

第三,开发新口味,比如蜂蜜蓝莓干。

经过一周的试验,改进后的蓝莓干果然口感更佳,水分控制得也更好。

赵建华尝了新产品后,连连点头:"这个口感比以前好多了,顾客肯定喜欢。"

看到技术改进带来的效果,李向阳更加坚定了引进人才的决心。

就在李向阳为人才储备忙碌时,意外的消息传来了。

"厂长,省里来电话了!"秘书小王急匆匆跑进办公室,脸上带着兴奋,"说是要推荐咱们厂参加全国农产品加工展览会!"

李向阳放下手中的文件,眉头微皱:"全国展览会?什么时候的事?"

"下个月在北京举办,省里说咱们的蓝莓干在质量和创新方面都很突出,想推荐咱们去参展。"

这倒是个意外之喜。李向阳知道,能参加全国性的展览会,对企业的知名度和业务拓展都有巨大帮助。

"马胖子呢?把他叫来。"

很快,马庆福就匆匆赶来了。听完消息后,他的反应比李向阳还要激动。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马庆福拍着大腿,"咱们要是能在北京露个脸,那以后生意还愁吗?"

"别高兴得太早。"李向阳冷静地分析道,"参展是好事,但也意味着咱们要面对全国的竞争对手。人家可都不是省油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