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有点乱6
车子平稳地驶在清晨的街道上,祁同伟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思绪却已飘向了即将召开的省两会。今年的会议不同寻常,既是新一届楚州省委常委班子的首次集体亮相,也是本届省人大的收官之战,明年就要换届了。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微妙的政治信号,容不得半点马虎。
抵达湘沙神农时,酒店门口已停了不少车。宜山市代表团与娄山市代表团被安排在了同一栋楼,电梯里遇上娄山的几位熟人,彼此笑着拱手寒暄,眼神交汇间却都带着几分心照不宣的审视。
没过多久,宜山代表团的大巴便到了。符英华走在最前面,一身深色西装笔挺,脸上挂着惯有的沉稳笑容,身后跟着政协、人大的代表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办理入住。祁同伟迎上去,与符英华简单交流了几句,无非是确认会议行程和分组安排,语气里透着恰到好处的尊重。
1月15日,楚州省人大第五次全体会议在省人民会堂正式开幕。红色的地毯从大门一直铺到会场内,代表们胸前的出席证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开幕式上,省委书记王家午的讲话掷地有声,从经济发展到民生改善,字字句句都透着擘画全局的魄力;省长陈茂山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那句“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更是引起了全场共鸣,掌声经久不息。
分组讨论阶段,宜山市代表团的气氛尤为热烈——消息传来,王家午书记、赵华衡常委、黎庆华常委将亲自参加他们的讨论。代表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各抒己见,言辞间充满了对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认同。“既有落到实处的惠民政策,又有高屋建瓴的经济规划”,这样的评价在讨论中反复出现,祁同伟坐在角落,一边认真记录,一边暗自琢磨着如何将这些精神带回安坪,落到经开区的具体工作中。
会议一结束,祁同伟便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安坪市。春节刚过,不少人还沉湎在假期的慵懒里,他却第一时间召开了经开区领导干部会议。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祁同伟站在会议室中央,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语气严肃,“春节过完了,该收心了!咱们经开区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今年才刚开局,硬仗还在后头!”
他条理清晰地布置着工作:招商局要主动对接上级部门,争取更多企业落户;要联合统战部、工商联,把在外的安坪老乡发动起来,去年深圳之行的经验要复制到其他有安坪商会的城市;现有项目要跟进到底,企业有困难必须第一时间响应,真正做到“零容忍、零打扰”……
这番话掷地有声。经开区的干部大多是祁同伟一手带出来的老部下,深知他的脾气——看似温和,实则雷厉风行,容不得半点虚与委蛇。收心会一开完,整个经开区便像上了发条的机器,迅速高效地运转起来。项目工地上的塔吊重新转动,招商部门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连办事窗口的工作人员都比往日多了几分精气神。
时间转眼到了三月初,宜山市第五届党代会如期召开。祁同伟作为安坪市的党代表,随代表团前往宜山参会。此时的宜山,街头巷尾都能感受到会议的氛围,广告牌上“凝心聚力开新局”的标语格外醒目。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党代会——新一届市委班子即将出炉,这关系到未来几年宜山的发展走向。
几天的会议紧张而有序。当选举结果公布时,不少人都吃了一惊:此前传言要调离的符英华不仅留了下来,还当选为新一届市委委员、常委、书记;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龚铭辅空降而来,当选市委常委、副书记,同时被提名为市政府市长候选人;而安坪市委书记黄耀,也顺利当选为市委常委。
消息传回安坪,市领导干部们无不振奋。安坪连续几届市委书记都能从岗位上直升市委常委,“安坪是厅级干部摇篮”的说法在私下里流传开来,不少人看向祁同伟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期待——他主持的经开区成绩斐然,这次理应更进一步。
宜山党代会闭幕,安坪代表团返回后,马不停蹄地筹备起市里的党代会。黄耀虽然多了个市委常委的头衔,但仍兼任安坪市委书记,有关新一届市委委员、常委的人选,早就在宜山市委层面有了初步腹稿。
随着宜山市委副书记李旺云亲临指导,安坪市党代会正式开幕。分组讨论时,市委常委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确保选举万无一失。投票当天,市委礼堂里气氛肃穆,每一排都站着佩戴工作证的工作人员,目光专注地注视着场内,生怕出半点纰漏——这是政治任务,容不得丝毫差错。
选举结果公布的那一刻,整个安坪市的官场都泛起了波澜:现任常委班子悉数当选,而呼声最高的祁同伟,却意外落选了。
经开区的干部们个个垂头丧气,走廊里听不到往日的欢声笑语;而那些平日里与祁同伟不太对付的人,虽表面不说,眼底却藏不住幸灾乐祸。所有人都在琢磨:祁同伟这步棋,怎么就走空了?
周末,钟小艾从沙河镇回市里,一进门就看到祁同伟坐在沙发上看文件,神情平静得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她忍不住打趣:“老公,你没事啊?”
祁同伟抬眼白了她一下:“怎么?我是不是得找根绳子自挂东南枝,才算符合你的预期?”
钟小艾被逗得哈哈大笑,走过去坐在他身边:“我还以为你会失落呢。看你这状态,情绪挺稳定,不错,值得表扬!”
“能不能当常委,那是组织上的考虑。”祁同伟放下文件,语气淡然,“没选上,自有没选上的道理,我还能不服从组织安排?”他顿了顿,又问,“
“谣言倒算不上。”钟小艾边换睡衣边说,“有替你惋惜的,说你经开区成绩那么亮眼,没进常委说不过去;也有人觉得不公平;当然,看笑话的也不少。不过这都正常,官场嘛。我就是担心你心态失衡,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三月底,安坪市的人事调整开始密集公布。黄耀拟任宜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分管工业;萧泽宇接替黄耀担任安坪市委书记;黄永军则实现了关键跨越,走上正处级领导岗位。最让人意外的是常务副市长刘喜明,调任橘洲市常务副市长——这一下,市里空出了两个重要岗位。
消息公布当天,黄耀把祁同伟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一进市委办公楼,祁同伟就感觉到了微妙的变化。往日里遇到的同事,总会热情地打招呼,甚至停下脚步寒暄几句;可今天,大家脸上虽然依旧挂着笑,眼神却多了层隔阂,客气得有些虚伪。
“同伟来了!”办公室主任张庆良笑着迎上来,语气热络,却没像往常那样侧身引路。
上了楼,黄耀办公室门口还排着队,不少人捧着礼盒或文件,等着给即将离任的书记送行。看到祁同伟过来,有人主动打招呼:“祁市长!”“祁书记来了!”
秘书王涛也迎了出来,脸上堆着真诚的笑:“祁市长来了!”
“王科长,恭喜啊。”祁同伟笑着点头。王涛的去向已经定了,去泗河镇担任镇长,一步到位成为正科级实职主官,这在年轻干部里算是很不错的安排了。
“以后还得靠市长多指点。”王涛笑得腼腆,“您老家也是泗河的,可不能藏私啊!”
祁同伟没再多说,径直走进了黄耀的办公室。屋里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两个纸箱摆在墙角,书架和桌面上的东西大多清空,只剩下零散的文件和书籍。黄耀正弯腰把桌上的全家福照片放进箱子里,看到他进来,直起身说:“来了,先坐。”
等黄耀把最后几摞文件归置好,才在沙发上坐下,仔细打量着祁同伟,忽然笑了:“不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原本还担心你会想不开,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祁同伟苦笑一声:“书记,说一点失落感没有,那是假话。我肯定想进步,但能做的我都做了,剩下的,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他顿了顿,语气里带了丝感慨,“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啊。”
黄耀闻言一愣,指着他道:“你小子,还是有点情绪嘛。”他收敛笑容,正色道,“这事我问过项南市长和建湘部长,他们都说不清楚。其实在市委酝酿安坪人事时,你原本是在常委名单里的,最后关头突然被拿下,听说是省里的意思。”
“省里?”祁同伟的眉头瞬间拧了起来。一个人影在他脑海中闪过——何彬的叔叔,省委常委、省城书记何兴华。以何兴华的身份,要动一个县级市的常委人选,并非难事。可他和何兴华无冤无仇,对方犯得着专门针对自己吗?
“你心里有数就好。”黄耀没再多问,“我和刘喜明都调离了,这对你来说是机会。我和泽宇会向市委推荐你,不管成不成,经开区的工作不能掉链子。”
“书记放心。”祁同伟立刻表态,“我什么时候都不会拿工作当儿戏。不管能不能再进一步,经开区的事,绝不会耽误!”
黄耀点头认可:“这一点我信你。以后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这句承诺,无疑是承下了祁同伟的人情——他能顺利升任市委常委,经开区年初拿下的7亿投资功不可没,这份政绩太过亮眼,谁都无法忽视。
黄耀离开后,萧泽宇开始主持安坪市委市政府全面工作。但奇怪的是,宜山市委对安坪市的后续人事调整迟迟没有动静。知情者都明白,县委书记一职属于省管干部,需省市联动协调,耗时自然久些。直到四月份,省委组织部的任免公告才姗姗来迟:萧泽宇拟任县市区党委正职;与他同时公示的,还有市委青干班同学、市招商局常务副局长龙红波,拟任县市区党委副职,提名为县市区人民政府正职人选。消息一出,大家心里都有了数——萧泽宇将正式接任安坪市委书记,龙红波则大概率出任安坪市长。
紧接着,市委组织部也发布了公示:安坪市财政局局长孙泰顺,拟任县市区委常委,提名为政府副职。
一连串的任命下来,最受关注的祁同伟,却再次落选了。
这个结果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安坪市激起千层浪。街头巷尾,机关单位,到处都在议论祁同伟的“两次落选”。有人惋惜,有人揣测,有人幸灾乐祸,而身处风暴中心的祁同伟,却只是默默地走进了经开区的办公室,将桌上的文件重新整理好,然后拿起电话:“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十分钟后开项目推进会。”
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玻璃洒在他身上,却照不进那片深藏在眼底的复杂与坚韧。宜山市的官场,对祁同伟落选安坪市委常委一事,并未掀起太大波澜。在市委常委班子看来,祁同伟终究只是个基层成长起来的年轻副处级干部,其人事变动更多属于县级市层面的内部调整,远未达到牵动市级核心决策层神经的地步。机关大院里,大家谈论更多的是新到任的龚铭辅副书记分管哪些领域,或是龙红波从招商局到安坪市任代市长背后的人脉脉络,偶尔有人提及祁同伟,也不过是一句“可惜了那经开区的成绩”,便转而聊起了别的话题。
但在安坪市,这事儿却像一块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从机关单位的办公室到街头巷尾的茶馆,到处都能听到关于祁同伟的议论。有人说他是得罪了省里的大人物,不然以经开区去年的亮眼成绩,没理由进不了常委;也有人猜测是新书记萧泽宇要培植自己的势力,故意压了祁同伟一头;更有甚者,把这事儿与前几年安坪官场的几桩旧案联系起来,编排出各种光怪陆离的版本。经开区的干部们更是憋了一肚子气,觉得自家主官受了委屈,连带着办公时都少了几分往日的劲头,见了其他部门的人,眼神里总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4月14日上午,安坪市委大礼堂座无虚席,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在这里召开。与往常不同,这次会议的气氛格外凝重,连空气都仿佛比平时稠密了几分。主席台上,宜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方丽珍端坐正中,她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惯有的职业性微笑,却让人不敢轻易揣测她的心思。
会议开始,方丽珍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礼堂:“现在,我代表省委、宜山市委,宣布几项重要的人事任免决定。”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手中的文件上。
“经研究决定:萧泽宇同志任安坪市委委员、常委、书记;龙红波同志任安坪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经安坪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任命龙红波同志为安坪市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副市长、代市长!”
“孙泰顺同志任安坪市委委员、常委;任命孙泰顺同志为安坪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每念到一个名字,台下便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萧泽宇坐在第一排,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微微颔首致意,脸上露出沉稳的笑容;龙红波则挺直了腰板,眼神明亮,带着几分意气风发;孙泰顺激动得脸颊微红,双手在膝头悄悄攥成了拳头。
掌声落下,方丽珍简单介绍了几位新任领导的履历,随后便将时间交给了他们。
萧泽宇首先起身发言,他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他回顾了安坪市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强调要“继往开来、真抓实干”,短短十分钟的讲话,条理清晰,态度务实,赢得了不少人的认可。
轮到龙红波时,他快步走上讲台,先是向台下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抬起头,目光炯炯地扫视全场:“各位同仁,从今天起,我就是安坪人了!”一句话,瞬间拉近了与在场者的距离。
他接着说:“我在安坪没有任何亲戚朋友,往后若是有人打着我的旗号办事,大家一律可以拒绝!”这话掷地有声,台下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赞叹。龙红波顿了顿,继续说道:“安坪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这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尤其是经开区的建设,从零起步到如今的规模,实属不易!”他特意提到了经开区,目光与台下的祁同伟对视了一眼,微微点头。
最后,他承诺将“以安坪为家,为安坪的发展鞠躬尽瘁”,语气慷慨激昂,引得掌声经久不息。
会议结束后,一行人簇拥着方丽珍走出礼堂,送到市委门口。看着她的车驶远,萧泽宇才转过身,笑着对龙红波说:“红波市长,真没想到,咱们会在安坪成了同事。”
龙红波也笑了:“是啊,缘分使然。以后还请萧书记多指点。”
两人相视一笑,看似融洽的氛围里,却透着几分微妙的距离感。
随着新领导班子的就位,安坪市的工作渐渐步入正轨。机关大院里的议论声慢慢平息,大家都把精力投入到了各自的工作中,仿佛之前的人事风波从未发生过。
龙红波上任后的第二天,便把调研的第一站定在了经开区。这一举动,让不少人暗自揣测:这位新市长是想尽快熟悉安坪的经济命脉,还是特意要给祁同伟一个信号?
调研当天,祁同伟亲自到经开区门口迎接。龙红波穿着一件深色夹克,没穿西装,显得十分干练。他与祁同伟握了握手,语气亲切:“同伟,辛苦你了,带我好好看看。”
市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紧随其后,镜头全程记录着新任代市长的首次调研。
在经开区的规划展厅,龙红波认真听着祁同伟的介绍,不时点头提问。当看到园区近年来的经济数据曲线图时,他指着其中的上升拐点说:“这里做得不错,能在短短几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容易。”
随后,他们又走访了几家重点企业。在一家电子厂的生产车间,龙红波详细询问了企业的生产流程、用工情况和市场销路,当得知企业因为电力供应不稳定而影响产能时,他当即对随行的市发改委和财政局负责人说:“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市财政要尽快拨付一笔专项资金,在经开区新建一座专线变电站,确保企业用电无忧。”
接着,他又看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当看到部分道路还是水泥路,排污管道也有些老化时,当场拍板:“除了变电站,还要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和几座环卫站,完善园区的配套设施。道路方面,在现有基础上,再规划新建两条主干道,把核心区的规模扩大;另外,把现有的三条路延长,打通与周边乡镇的连接。”
一连串的决策,既精准地指出了经开区的短板,又展现了雷厉风行的作风,让在场的干部们暗暗佩服。祁同伟在一旁听着,脸上始终带着微笑,时不时补充几句具体情况,配合得十分默契。
调研结束后,一行人回到经开区的临时驻地——那是一栋略显陈旧的三层小楼,也是祁同伟的办公地点。龙红波提议开个简短的座谈会,听取园区干部的意见。会上,他没有多谈客套话,直接围绕“如何让经开区再上新台阶”展开讨论,思路清晰,问题尖锐,让大家不得不集中精神应对。
座谈会结束,龙红波让其他人先回去,自己则跟着祁同伟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祁同伟的办公室不大,陈设简单:一张办公桌,一个文件柜,两组沙发,墙上挂着一幅“实干兴邦”的书法作品。龙红波在沙发上坐下,祁同伟给他泡了杯茶。
看着袅袅升起的热气,龙红波忽然笑了:“同伟,真没想到,我也来安坪了。”
祁同伟端起茶杯递给他,也笑了:“是啊,市长。咱们这也算是青干班会师了吧?”
两人相视一笑,之前在公开场合的那点拘谨和距离感,在这小小的办公室里消散了不少。他们都是从市委青干班走出来的,虽然不在同一期,但彼此早有耳闻。如今在安坪共事,既是缘分,也是一种考验。
龙红波呷了口茶,语气诚恳:“同伟,经开区是安坪的经济引擎,以后还要多靠你。昨天在会上说的那些事,我已经让相关部门抓紧落实了,有什么困难,直接找我。”
祁同伟点了点头:“谢谢市长支持。请放心,经开区不会拖后腿。”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两人身上,也照亮了办公桌上摊开的经开区规划图。安坪市的新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