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回到家时,邻居们也已经走的差不多了,还剩下两个婶子在院子陪着刘桂芝唠嗑,闺女出去的时候是两个人,回来的时候就只剩她自个儿了。
刘桂芝下意识地朝着林菀宁身后看。
她瞧见林菀宁关上了院门,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赶忙站了起来,快步迎上前去:“菀宁,咋就你自个儿一个人回来了呢?小陆呢?”
林菀宁和郭婶、赵婶打了一声招呼,扭过头来和刘桂芝说:“我已经和陆同志说清楚了,你以后可别再替我操心张罗了。”
“说清楚了?”刘桂芝微微一愣,连忙拉住了林菀宁的胳膊:“你说清楚啥了?”
林菀宁:“妈,我挺喜欢现在的生活的,暂时不考虑自己的事。”
刘桂芝顿时不乐意了:“哎呀!你这孩子,你咋这么傻呢!!”
她意识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大了,回头朝着郭婶和赵秀娥笑了笑,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小陆的条件多好啊,你咋……”
刘桂芝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下意识地扯了一下林菀宁的胳膊:“菀宁啊,你是不是惦记那活兽呢!?”
林菀宁无奈地摇了摇头:“不是!妈,您就别替我操心了。”
“哎!”刘桂芝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哪有当妈的不操心自个儿闺女婚事的。”
见林菀宁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刘桂芝只说了这么一句,便没有多说什么。
送走了最后两个客人,林菀宁重新拾掇了一遍屋子。
小院里多了两间小屋,人多住的也宽敞。
背靠大山,守着小河,推开窗,打开门,过堂风凉快极了。
郭婶送了一个大西瓜,毛三捆上了绳子,拿到河里凉着,这会儿切开吃上一块河水拜过的西瓜,甭提多舒坦了。
入了夜,静谧而安逸。
林菀宁坐在屋门槛上,一手摇着蒲扇,一手拿着西瓜,瞧着院里的几个小丫头跳皮筋。
环视自家小院一圈。
她想在院里的一颗老槐树下,可以放一张藤椅,一个小木桌,日后等闲暇时,坐在藤椅上喝喝茶,也别有一番自在。
咚咚咚……
正想着,忽地有人敲响了院门。
林菀宁吐掉了嘴里的西瓜子,起身去开门。
“林医生!”
门外周长胜朝着林菀宁行了个军礼。
林菀宁回了礼,问道:“周同志,你怎么来了?”
周长胜稍稍挪开了身子,露出了身后的一张藤椅:“这是我们团长让我送来的。”
“藤椅!?”
周长胜颔首道:“我们团长说,你家院里的老槐树下可以放一张藤椅,你累时可以躺在上边乘凉休息。”
林菀宁看着那张藤椅,竟有一瞬间的恍神。
没想到,陆惊野竟然和自己想到了一起,而且,他还提前准备了藤椅给自己送了过来。
周长胜说:“这张藤椅是我们团长亲手做的。”
林菀宁又是一怔:“你们团长亲手做的!?”
周长胜颔了颔首道:“是!前阵子我们团长每天下班就到山上搜集藤条,回到营房一根根打磨,熬了几个晚上才做好的,我们团长说:希望你能喜欢他的礼物。”
林菀宁的心倏地一暖。
她没想到,陆惊野竟然——
抿了抿唇,林菀宁对周长胜问道:“你们团长为什么没自己来?”
周长胜:“团长原本是想要亲自送给你的,但刚刚接到师长的命令出任务了。”
“林医生,我帮你拿进去吧。”
林菀宁站在院里,看着那张藤椅久久未能回神。
刘桂芝给孙小六洗完澡,催促着几个毛头小子去洗脚,从屋里出来时就见林菀宁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对着一张藤椅发呆。
她走了过去,顺着林菀宁的目光看向了那张藤椅:“呦!谁这么有心,送来一张做工这么精巧的藤椅啊?”
刘桂芝蹲了下来,伸手摸了摸藤椅:“这藤椅做起来可麻烦的紧,你爸在的时候,用了两个月才做了这么一张藤椅,但做工却不如这个好,我瞧做这张藤椅的人一定非常用心。”
她扭头向看林菀宁:“菀宁,这藤椅是谁送来的?”
林菀宁垂下了睫眸,静默片刻后才道:“陆团长。”
“小陆?!”
刘桂芝目光深深地看着林菀宁。
瞧着林菀宁脸上的表情,刘桂芝似乎看出了什么,她抿着唇笑了笑:“小陆这孩子是真不错,模样俊不说,工作还好,真没看出来,他还有这内秀——”
刘桂芝一个劲儿地夸赞,林菀宁再去看那张藤椅,仿佛忽然看见了第一次见到陆惊野时的场景。
她从病房中醒过来时,陆惊野的那一抹如同清晨刚刚升起的太阳一般的笑容——
这一晚,林菀宁躺在炕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只要是一闭上眼睛,她就能看见陆惊野在对自己笑。
她心里乱极了。
索性,直接坐了起来。
摸索到了自己的衣裳,穿上了小布鞋出了屋。
月光下,那张做工精致的藤椅在老槐树下静静地躺着。
林菀宁走了过去,坐在了藤椅上,缓缓地躺下了身,夜晚的风徐徐吹过,凉丝丝的,伴随着身后山里的虫鸣蛙叫,渐渐地有了困意。
次日,天蒙蒙亮,林菀宁醒来,这一夜,她竟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睡了踏实的一觉。
家里的物事儿一应俱全,林菀宁抱了柴火进了灶间,昨天还剩下了不少肉,早饭用肉汤煮了挂面。
挂面刚下锅,家里的孩子们陆陆续续起了床。
毛三催促着毛四、五、六洗漱,瞧见了林菀宁拎着水桶走出了灶间,他赶紧迎了过去:“菀宁姐,我来吧。”
林菀宁把水桶交给了毛三,回到了灶间里把面条从锅里盛了出来。
家里孩子多,谁先起床谁先吃早饭,林菀宁对待这些孩子们一视同仁,每个人的碗里都窝了一个鸡蛋。
“毛三,你和弟弟没先吃——”
“菀宁姐。”毛三叫住了林菀宁:“咱们药田也忙的差不多了,我今天想要送他们回去了。”
林菀宁看着几个小萝卜头。
这几个孩子年纪虽小,但干起活来却不含糊。
药田的规模现在还小,林菀宁暂时也用不上这么多人,再说,这些孩子们也都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她也不想让孩子们这么小就工作干活。
林菀宁应了下来:“好,我今天也要去一趟公社,到时候咱们一起走,对了,你有没有想过送他们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