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壑出路少青婷

第9章 (448)双面困局

午后,蝉鸣在窗外此起彼伏,空调出风口的冷风却驱散不了崔灿灿心中的烦躁。她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项目进度表,手机在办公桌上震动起来,是母亲发来的消息:"你弟又逃课了,老师让家长去学校,你爸血压都要上来了,赶紧回来!"

手指悬在键盘上方许久,崔灿灿才深吸一口气,敲下请假申请。作为公司市场部的骨干,她手里的新品推广案正卡在关键节点,但此刻,家庭的召唤比任何kpi都紧迫。收拾东西时,邻桌的同事小林投来同情的目光:"又要处理家庭纠纷啊?你这中间人当得太不容易了。"

崔灿灿勉强扯出个笑容:"没办法,家里就我一个大学生,都觉得我能解决问题。"她心里清楚,这个"能解决问题"的标签,早已成为压在肩头的沉重枷锁。

打车回到家时,父亲正坐在沙发上大口喘气,茶几上的降压药瓶敞着口。母亲在一旁抹眼泪,见到崔灿灿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你看看你弟,说什么都不听,老师说他在学校顶撞老师,还和同学打架!"

卧室门"砰"地被推开,弟弟崔阳满脸不耐烦地冲出来:"你们就知道告状!我怎么叛逆了?不就是不想学那些没用的东西!"少年的头发染成张扬的紫色,耳钉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与父亲的中山装形成刺眼的对比。

"你!"父亲抓起茶几上的玻璃杯,被崔灿灿眼疾手快地拦住。滚烫的茶水洒在她手背上,疼得她直抽气,但还是强撑着说:"爸,消消气,阳阳,我们好好说。"

"有什么好说的!"崔阳踢翻脚边的垃圾桶,"你们永远都是'我是为你好',可有没有问过我想要什么?"少年通红的眼眶里满是委屈和愤怒,摔门而去的声音震得墙上的相框都在晃动。

处理完弟弟的事情,安抚好父母的情绪,回到公司时已经是傍晚。办公室里只剩零星几盏灯亮着,崔灿灿打开电脑,发现主管发来的消息:"灿灿,推广案的方案客户不满意,明天上午十点前必须改完。"

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崔灿灿开始加班。深夜十二点,手机再次响起,是奶奶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抱怨:"你们这些孩子都不孝顺,我病了都没人管!"崔灿灿这才想起,白天答应了要去看望生病的奶奶,却因为弟弟的事情完全忘记了。

第二天清晨,崔灿灿带着修改好的方案赶到公司,又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奶奶非要现在去医院检查,父亲和叔叔们都劝不住。看着会议室内等着听方案汇报的同事和客户,崔灿灿感觉自己像被撕扯的橡皮筋,随时都会断裂。

"抱歉,我家里有点急事......"她声音发颤地向主管请假,却看见客户不满的皱眉和同事们无奈的眼神。主管虽然批准了请假,但临走前的一句"灿灿,工作和家庭你得学会平衡",让她的脚步更加沉重。

在医院里,奶奶正拉着医生的手哭诉:"我这浑身都疼,肯定是得了大病,他们都不重视我!"医生耐心解释各项检查结果都正常,是老年人常见的身体不适,奶奶却固执地摇头:"你们都在骗我,就是不想花钱给我看病!"

崔灿灿蹲在奶奶身边,握住那双布满皱纹的手:"奶奶,医生说您身体没大问题,我们回家好好调养好不好?"

"你也和他们一样!"奶奶甩开她的手,浑浊的眼睛里满是不信任,"我一把年纪了,你们就盼着我早点走!"这句话像锋利的刀,刺得崔灿灿鼻子发酸。

从医院回到家,崔灿灿发现弟弟又没回家。父亲气得拍桌子:"养了个白眼狼!"母亲在一旁抹泪:"这孩子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崔灿灿站在客厅中央,突然觉得无比疲惫。她想起白天在公司,客户指着方案说"这不是我想要的效果",和此刻父母指责弟弟"这不是我想要的孩子"时,表情竟是如此相似。

深夜,崔灿灿在家庭群里发了条消息:"明天晚上,我们都坐下来好好聊聊吧。"她知道,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无论是工作中的客户需求,还是家庭里的代际矛盾,都需要坦诚的沟通。

第二天傍晚,崔灿灿早早下班回家,做了一桌弟弟爱吃的菜。奶奶在母亲的搀扶下也来了,父亲和叔叔们坐在沙发上,气氛有些尴尬。崔阳回家时看到满桌饭菜,愣了一下,嘟囔着:"搞什么名堂。"

"先吃饭吧。"崔灿灿招呼大家坐下,给每个人盛了碗汤。饭桌上,她率先打破沉默:"我知道这段时间大家都过得不好,工作上,我因为家庭的事情经常请假,让同事和客户不满;家里,弟弟觉得不被理解,奶奶觉得被忽视,爸妈夹在中间也很为难。"

她看向弟弟:"阳阳,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想法和梦想,我们不该总是用'为你好'来束缚你。但你也要理解爸妈,他们只是害怕你走错路。"

又转向奶奶:"奶奶,我们不是不关心您,只是有时候表达方式不对。您身体不舒服,我们都很担心,但医生的话也有道理,我们可以换个医院再检查,好不好?"

小主,

父亲叹了口气:"是我太固执,总想着让阳阳按我的规划走。"母亲擦着眼泪点头:"是啊,我们都该听听孩子的想法。"

奶奶的态度也软化下来:"我就是怕你们忘了我这个老太婆......"

崔阳低头扒拉着碗里的饭,声音闷闷的:"我也不对,不该逃课打架,让你们操心了。"

饭后,崔灿灿拿出笔记本:"我们来列个家庭沟通守则吧。以后有问题,我们都好好说,不发脾气,不互相指责。就像在公司和客户沟通需求一样,耐心倾听,互相理解。"

在她的引导下,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制定了家庭沟通规则:每周开一次家庭会议,每个人都有表达想法的机会;遇到矛盾先冷静十分钟再沟通;不随意否定对方的意见......

处理完家庭矛盾,崔灿灿回到公司,主动找主管和同事道歉,并承诺会提高工作效率。她重新梳理了工作流程,利用碎片化时间处理家庭事务,比如在午休时给奶奶打电话,下班路上和弟弟聊天。

一个月后的新品发布会上,崔灿灿负责的推广案大获成功。客户握着她的手称赞:"小崔,你的方案完全抓住了我们的需求!"而此时的家庭群里,也传来好消息:弟弟的成绩有了明显进步,奶奶的身体状况稳定,还学会了用视频通话和大家聊天。

深夜,崔灿灿站在阳台上,看着城市的灯火。职场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依然存在,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慌乱无措。她明白,无论是处理客户的需求,还是解决家庭的矛盾,核心都是沟通与理解。而她,正在慢慢成长为更好的职场人和家庭调解员。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弟弟发来的消息:"姐,谢谢你。其实我也不想叛逆,只是想证明自己。"崔灿灿笑着回复:"我们都相信你,有梦想就大胆去追,但别忘记,家永远是你的后盾。"

晚风拂过脸庞,带来丝丝凉意。崔灿灿知道,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她已经有了面对的勇气和智慧。在家庭与职场的天平上,她正在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