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晋升

许长山等人也是大喜,许长山道:“武兄弟真是好样的,果然偷得贼营了!”

王光誉也是大笑,便要喝令出兵接应。

杨志昌连忙道:“大人,还未见武千户约定的火箭讯号,再则,此时天还未亮,这夜间行军,怕是混乱。又恐是贼人的疑兵之计,不若再等等看!”

那边五堡各人立时纷纷劝说,言道杨大人说的乃是持重之言,还是再等等,等武长风的火箭讯号出来不迟。

听各人这样一说,王光誉也是迟疑起来,当人各人继续等,一直到了卯时,天微微亮时,从西北方向射出一只火箭,在夜空中分外的醒目。

王光誉大声喝令出兵接应,他点起了全部的兵马,只往贼营处杀来。

众官兵进了营寨,只见内中大部已是烧毁,到处是残木断枝,流匪的尸体与鲜血满地,个个都是咋舌。

在营寨内,王光誉等人见到了满脸满身鲜血的武长风,再看他的部下,也是个个全身鲜血,不知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可以看出,他们很多人身上都是挂了彩。

武长风疲倦地向王光誉禀报,自己领军八十余人,成功袭营后斩杀匪贼两百余人,俘获流贼五百余人,流匪骑兵大部被杀,估计只有数十人逃亡,还有一些流贼趁夜散去。

另还缴获了战马二百八十余匹,还有金银若干,众多的粮草物资来不及清算。

看着营内惨烈的样子,王光誉叹道:“武长风你袭杀贼营有功,当记首功,本官会为你报功请赏的。”

众人都是感叹点头,武长风立下这个功劳,以少击多,办到了众人不可能办到的事,各人都是叹服。

只有杨志昌轻哼了一声,眼中露出嫉妒的神情。

王光誉下令搜索剿匪,清点物资,看着眼前一箱箱的金银,还有众多的粮草等物,众人都是乐不可支,此次收获太大了。

看着眼前那二百八十余匹战马,王光誉沉吟了一会,他对武长风道:“武大人,这些缴获的马匹物资……”

武长风深施一礼:“一切全由王大人作主!”

王光誉一怔,他仰天大笑起来,他重重拍了拍武长风的肩膀,大声道:“武长风你很好,非常不错!”

……

剿匪结束后。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武长风重新开始研究印刷术。

当然,这是要雕刻模板,做出属于劲勇堡自己的银票。

开银行的大业必须完成才行。

但事情并不想武长风想象中那么好搞。

模板的雕刻需要大量时间。

一晃。

便来到崇祯八年十月初九日,武长风成亲了。

这天整个劲勇堡都是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的。所有军户都是放下手中之事,前来忙活武长风的婚礼。

这天宾客众多,除了王家与郑家的亲朋好友外,便是各堡的军官贺仪前来。

武长风一身新郎官的打扮,只是忙里忙外的招呼客人,他的母亲霍氏更是打扮焕然一新,喜气洋洋的,只是到处张罗。

儿子总算成亲了,作母亲的,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武长风将一个个客人迎进厅内,忽听一阵哈哈大笑,接着一个粗豪的声音传来:“武老弟,哥哥来给你道喜了,大喜啊大喜,今日你可是双喜临门啊。”

却是何贵与他手下前来,还有几个随着抬着几箱的贺礼!

武长风忙迎了过去,二人寒暄了一阵,武长风有些奇怪地道:“双喜临门?老哥说的话小弟可不懂了!”

何贵哈哈大笑道:“你还不知道吧?操守大人已经任命老弟为舜乡堡防守官了,这任命文书不久就会下来。”

武长风呆一呆,舜乡堡?

这是有何用意?

武长风总感觉怪怪的,问道:“那劲勇堡?”

何贵小声说道:“还是你的,就是让你兼职两个屯堡。”

“有这个必要吗?”武长风狐疑着。

何贵道:“按照我听说的,朝廷上因为许真被杀而争论不休,矛头有点指向你了,许真背后的大人好像要针对你,王光誉这才将舜乡堡给你,免得落下把柄。”

武长风懂了,这喜讯来得太突然了,他道:“那老哥你呢?”

何贵笑得合不拢嘴,道:“托老弟的福,哥哥我调任到州城去了,以后我们兄弟虽不在一地,还是要好好亲近才是!”

在何贵的解说下武长风才明白,原来最近州城屯田官与营操官都调任到卫城去了,空出两个名额。

此次何贵和舜乡堡墩长剿匪有功,便转调到州城去,分别任屯田官与营操官。

至于舜乡堡空出的防守官位置,便由武长风来接任了。

武长风现在已经是千户,不过他新近立下大功,这升职是肯定的,虽然大明世官的官衔要由兵部任命,不过防守官的位子操守官完全可以任命。

对现在的操守官王光誉来说,他已经瞄上了下一任的守备之位,宣府镇这边需要一个能力出众的人接任,武长风当然是不二人选。

但还未到时候。

看着眼前的武长风,何贵心中暗叹,这家伙官运太强了,年纪轻轻的就坐到了两个屯堡的位子,多少人一辈子也达不到这样的高度。

不过自己也没什么不高兴的,虽然自己宣府镇防守官没做成,不过调到州城去任屯田官,也是大喜,毕竟州城繁华,比待在一个小小的宣府镇好多了。

读书人有句话说得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什么的,用在自己身上,真是太恰当了。

听了何贵的话,武长风快速地回过神来,何贵调到州城去任屯田官,自己任两个屯堡的墩长,以后求助他的事情多着呢,打好关系是肯定的。

他忙道:“同喜同喜,老哥荣升高位,小弟也是给你贺喜了,以后还要多多劳繁老哥你啊。”

何贵脸上笑得见牙不见眼的,他道:“好说好说,都是兄弟,有事尽管来找来!”

武长风将何贵迎了进去,很快的,武长风兼职两个屯堡的喜讯传开了,堡内军户们更是欢喜。

接着更多的宾客滚滚而来,林道霁来了,辉耀堡的管队官常正威来了,新平堡,瓦盆窑,周庄,胡庄,茶房堡等几堡屯长都来了,个个陪着笑脸,神情恭敬亲热。

武长风一一微笑招呼他们,旁边有一人叫了一声姐夫,却是郑秀娘的弟弟郑一科。

这家伙今年十六岁,人长得眉清目秀的,身体却是粗壮,他是郑家唯一的男丁了,郑秀娘一共八个兄弟姐妹,几年前两个弟弟饿死,一个哥哥,两个姐姐送人,郑秀娘家内现在只余一个姐姐与这个弟弟了。

郑一科这家伙是个自来熟,才来堡内几天,便和众人打成一片,武长风也很喜欢他。

此时他瞪了郑一科一眼:“你小子,就知道到处跑,也不随我招呼下客人。”

郑一科叫道:“好哩,姐夫怎么说,就怎么做。”

忽然听到宾仪喊道:“操守官王光誉大人到!”

立时厅内一片骚动,一片声的道:“王大人来了!”

武长风也连忙迎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