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枯藤老树,终有新枝!
天刚亮,在平陵县休息了一晚的陈怀安,骑着白鹿阿瑶,缓缓地出了县城。
平陵县九大家族的族长,徒步跟在后面,直到送出城外十里才停下。
“见过六爷!”
平陵县十几里外,一众伏龙山大妖,正匍匐于地,恭敬拜见。
此时,它们不仅仅畏惧于陈怀安,还有陈怀安身下的白鹿,那自带的气息,让所有大妖,哪怕是境界高于白鹿的风狼和七彩雉,也会出现本能的敬畏。
“辛苦你们了!”陈怀安缓声说道。
“能为六爷效力,是我等之幸!”七彩雉恭敬地回答。
“你们回伏龙山吧!我要先去丰陵县!”
“遵命!”七彩雉说完,与风狼带着一众大妖,闪身离去。
三天的时间,陈怀安重返丰陵县。
起初还以为此事会棘手一些,没想到稍加震慑,平陵县的九大家族便直接屈服。
不过,这些都是老奸巨猾的家伙,没有彻底掌控之前,还是需要提防一些。
林婉玉开始着手在平陵县建立万通分会,但需要实力和资历都差不多的人前去坐镇。
思索良久,陈怀安前往了孙玄武的住处。
孙玄武并不在孙府,而是在青石板小巷深处,一座干净素朴却透着几分沉稳气息的小院。
院中老槐树下,孙玄武正缓慢而专注地打着玄龟拳。
动作间虽不见当初神海境雄浑霸烈的气势,却自有一股行云流水,圆融合一的沉稳劲道。
昔日魁梧的身躯略显清瘦了些,脸上刻着饱经风霜的皱纹,两鬓已染上星点斑白。
但那双鹰目开阖间,精光四射,透着一股历劫重生后更为凝练坚毅的神采,整个人像一块温润内敛却更加坚韧的老玉。
“见过总旗官!”陈怀安的声音温和地在院门口响起。
孙玄武收势吐气,动作毫不迟滞,转身看向来人,目中闪过一丝暖意:“阿六来了?坐!”
他指了指院中石凳,自己也撩衣坐下,气息悠长平稳。
“看你气息内敛,圆融无碍,入窍境大圆满了吧?”
“根基打得极是牢靠!比我当年,强太多了。”
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全赖总旗官当年初传授《玄武象甲功》打下的根基,方能支撑到今日。”
陈怀安在对面坐下,恭敬道:“晚辈今日来,除问安外,也在功法一途上有些困惑,望您指点迷津。”
他毫无隐瞒地将突破入窍大圆满后的细微感悟、以及触摸神海境壁垒时,产生的种种玄奥感觉说了出来。
孙玄武认真听着,时不时插话点拨两句:“很好!你已感知到神海境最本质的一步,不必心急。”
“你的根基雄浑远胜常人,还是武道双修,需缓缓图之,务求凝聚的神识之海至纯至厚!”
“你《玄武象甲功》已近大成,‘玄龟负甲’之势,当由外入内,护你魂魄,同时承载蜕变之剧痛!”
“心志要坚如磐石,如磐石入海,不动如山……”
这番指点深入骨髓,毫无保留,陈怀安起身,对着孙玄武深深一揖:“晚辈受教!总旗官金玉良言,胜晚辈闭门苦修十年!”
孙玄武摆摆手,笑容爽朗:“不必客气,能传授过你一招半式,也是我的光彩!”
他看着眼前挺拔沉稳,前途无量的年轻人,眼中满是欣慰。
寒暄与指点告一段落,院中气氛沉静下来。
陈怀安略一沉吟,道出此行真正目的:“总旗官,晚辈今日冒昧前来,另有一事相求。”
孙玄武端起粗瓷茶杯啜了一口:“何事?”
陈怀安坦然道:“平陵县趁着我们改种灵草,没了口粮,便大涨粮价,我日前去了趟平陵县,九大家族迫于形势加入我丰陵商会!”
“但人心难测,那边的分商新建,事务繁杂,需要一个定海神针坐镇平陵,既压制他们那些可能的不安分心思,亦需经验丰富之人引导商会运转,使其真正成为我丰陵一臂。”
“论威望、资历、手腕,思来想去,唯有您……最为合适!”
他目光诚挚地看着孙玄武:“您虽离了镇武司,但见识和掌控全局的能力并不会减退!”
“您……当真甘心就此寄情山水,任一身本事荒废?平陵之事,关乎丰陵万千生民福祉与未来发展,急需您这样的定鼎之才!晚辈恳请您出山,担任平陵分会的会长!”
院中寂静无声。
孙玄武脸上的笑容敛去,双目低垂,看着杯中浮沉的茶叶,仿佛透过它们看到了昔日镇武司血雨腥风、叱咤风云的日子,也看到了在赤戎族手下重伤濒死,修为暴跌的灰暗时光。
他摩挲着手中的茶杯,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那是旧伤留下的隐痛。
良久,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眼中没有了犹豫,只有一片澄澈而带着些许锋芒的精光:“小子!”
他声音低沉却无比清晰,带着一种卸下枷锁的决断:“我这条命,这条残而不废的老命,是你从阎王殿门口,硬生生拽回来的!若非你,我早已是伏龙山一抔黄土!救命大恩,我记在心里!”
他站起身,魁梧的身影仿佛再次挺直了几分,一股沉寂已久,属于一方强者的威势隐隐复苏:“我孙玄武,不是忘恩负义之徒!”
“既然你信得过我这把老骨头,认为我这被赤戎打烂的老家伙还有点用处……”
他猛地看向陈怀安,双目如炬,声若洪钟:“好!这把老骨头,交给你使唤了!”
“这平陵商会分会长的担子,我孙玄武,接了!”
“你放心!有我坐镇平陵一日,那九大家族就翻不起大浪!商会运转,定给你梳理得明明白白!”
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昔日玄武旗总旗官的峥嵘风骨,在此刻复燃!
陈怀安心中大定,深深一揖:“有总旗官坐镇,平陵无忧!商会无忧!阿六拜谢!”
他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备好的调令文书双手奉上。
孙玄武接过文书,看也不看便收入怀中,动作利落干脆,眼神锐利而充满了一种久违的,将要披挂上阵的昂扬斗志!
枯藤老树,终有新枝!
陈怀安看着这位重焕生机的老将,唇角笑意更深。
丰陵商会的平陵分支,有孙玄武这头老而弥坚的玄龟坐镇,稳如山岳!
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洒落,投下一片温暖而坚定的光斑。
……
秋风送爽,天高云淡。
曾经略显破败的丰陵县城主街,此刻人声鼎沸,处处焕然一新。
青石板路洗刷得光可鉴人,两旁店铺门面锃亮,悬挂着崭新的匾额。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腰包似乎也鼓了起来,挑选货物时少了以往的斤斤计较,多了几分底气。
“糖人!好大的糖人!”小丫头已有三岁半,穿着粉嫩的小袄,扎着两个羊角辫,像只活泼的小兔子,小手指着不远处一个晶莹剔透的飞龙糖人。
赵灵雪身着一身水蓝色流云纹的秋装,发髻轻挽,缀着简单的玉簪,整个人清丽温婉。
孟未央则是一身素净的月白色长裙,眉宇间那股清冷沉淀成更深邃的沉静,碧眸映着市集的烟火,更显剔透。
她们已半年未下山,眼前这幅充满生机的景象让二女都有些恍然。
“羲和姐姐,咱们去挑几件衣裳!”赵灵雪目光扫过街边,生意兴隆,人来人往的布庄。
二人进了布庄,花了一个多时辰,定了几身新衣。
孟未央有些感慨:“这才多久……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和我们在山上时想的‘安稳’大不相同,是……”
她想找个合适的词,却也没想出来。
赵灵雪将差点跑开的萌萌轻轻拉回身边,闻言露出温婉的笑意,看着忙碌的人群和崭新的店铺门面:“是啊,我在丰陵县生活了十几年,可未曾想过能有如此蓬勃气象,老爷他……为了这一方水土,真是费尽了心力!”
“雪儿姐!真的是你!”一个惊喜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赵灵雪与孟未央转身,只见李明萱一身红衣劲装,衬得面如桃花,明艳照人,眉宇间曾有的稚气褪去许多,多了几分沉稳,见到赵灵雪,眼中满是真挚的欢愉。
“萱儿妹妹!”赵灵雪亦惊喜地上前几步,握住她的手。
“许久不见,你已到了入窍境大成?真好!”
李明萱脸颊微红,目光却不自觉地飞快扫视了一下四周,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多亏陈大人多次出手相救,还有送的灵草、丹药,否则早就没了性命!”
“雪儿姐,刚从山里闭关出来?”
“嗯,陪羲和姐姐在山上静修了一段时日。”
赵灵雪点头,看向身边,“这是羲和姐姐。”
又拉过小丫头:“萌萌,快叫明萱姨姨。”
“管她叫姨?我……”
洛云霜心里十分抵触,但还是下意识地开口,奶声奶气地唤道:“明萱姨姨好!”
李明萱笑着蹲下摸了摸萌萌的小脸蛋:“萌萌真乖,都长这么大了!”
逗弄了一下小丫头,她站起身,目光再次流转,终是忍不住低声道:“陈……大人,他……还好吗?听闻他去了那平陵县……”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赵灵雪心思玲珑,将李明萱的细微神情尽收眼底,心中暗自叹息。
她拉着李明萱的手,温声道:“老爷做事,最有分寸,此次回来就是要安稳一段日子了,你若有空,常来家里坐坐。”
“他呀,在山上还念叨着,丰陵县有李总旗官管理着,让他能安心修炼,还常念与惟义兄弟的情义……”
李明萱闻言,眼中光亮闪烁,含羞带喜地点点头。
三人又在集市上闲话了一阵家常,多是赵灵雪询问李家近况。
孟未央安静地立在一旁,偶尔目光飘向那飞龙糖人,给小丫头买了一个,换来小女孩欢喜的笑声。
分别时,李明萱眼中带着期待和一丝忐忑,依依不舍地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