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反应过来了
1830年9月22日,《纽约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题为“近三个月来,楚国突击向中美洲迁徙近百万人口,叵测用心意欲何为?”的文章,并附上了大幅码头照片。
这篇报导以详实的数据,揭开了一个让人头皮发麻的真相。
大楚帝国可能正在准备发动一场针对美国的全面战争,只不过由于保密措施做的好,外人很难窥见真相。
在向中美洲输送的百万人口中,其中的一半流向中美三州,主要是哥斯达尼加州,安置了超过30万武装人口。
另有夏威夷州,下加利福尼亚州分别接收了数目不详的迁徙人口。
特别是后者,因为属于和美国接壤的边境州,实施全员军垦,保密措施极其严密,外人难以窥见真相。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迁徙人口都是动员的年轻官兵,具体的指向显而易见。
纽约时报的这份重磅报道一经刊发,立刻在美国朝野掀起了轩然大波,内中蕴藏的真相简直震碎三观。
很多顽固自大的美国人完全不相信,楚国敢于对美国发动全面战争。
美国政府方面深感震惊,一方面与楚国外交部交涉,一方面展开多渠道的调查,很快事实便浮出水面。
毕竟这么大的战略动向,想要完全保密不可能。
到了10月6日,美国政府方面出台了秘密报告。
报告直指楚国近期的不同寻常动向,其在多个造船厂同时开工建造大型航空母舰,总数多达七艘,其中“震怒”号航空母舰已经下水栖装,将于11月交付皇家海军。
其他六艘大型航空母舰正在日夜赶工,也将于年底前建成下水。
若是加上楚国皇家海军现有装备的三艘航空母舰,其总数将高达十艘,成为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海上航空力量。
楚国方面大举向中南美洲移民,至今力度未减,总量超过百万之数,皆是征招的后备武装力量,针对美国的图谋昭然若揭。
全面战争于年底或明年初爆发的可能性,高于八成。
当这份秘密报告送到白宫案头,美国赫伯特-胡佛总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随即暴跳如雷。
他挥舞着拳头狂吼着;“那些该死的东方人怎么敢这么做?这将是美利坚建国以来面临最大的威胁,那个垂垂将死的老皇帝是在进行一场他输不起的军事冒险。美利坚不会屈服,而是要做最强硬的回应。”
他咆哮的声音回荡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这令一众美国高官们面面相觑,他们也难以相信;
战争竟然迫在眉睫了。
白宫办公厅主任保罗-道格拉斯率先说道;“情况已经非常明了了,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采取果断措施应对楚国可能的大举入侵。”
“说的简单,《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让我们得罪了几乎所有的欧洲朋友,这种愚蠢的做法,简直就是政治自杀。”
“还有那个《国家安全法案》,这是导致楚国掀桌子的罪魁祸首,我们现在正承担着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这下彻底安全了。”
“好了,部长先生,现在不是推诿塞责的时候,而是怎么应付这样的困难局面。”
“当初我就说了,这样做蠢透了。”
椭圆形办公室里的政府高官压抑不住心中的愤怒,很快就吵闹成了一片,简直如同菜市场一般。
美国是世界性大萧条的策源地,从去年以来,经济和金融遭受重创,数以十万计的工厂纷纷倒闭,上百家银行黯然关门歇业,走到了破产清算的末路。
在病急乱投医之下,赫伯特-胡佛政府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世界各国进口的商品计征高关税,打造自身的小院高墙。
这部关税法案对超过2万种进口商品征收53%以上的高税率,几乎彻底关闭了跨大西洋贸易,令英,法,德,意等国遭受重创。
随之而来的是欧洲各国的贸易报复,也纷纷的提高了关税,使得跨大西洋贸易几乎完全中断。
意大利八成进口的汽车来自于美国,在提高关税后,这部分市场完全失去,被楚国的企业趁虚而入占领了。
美国汽车产业由此遭受重创,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
欧洲各国背负了战争时期的巨额贷款,由于政府收入锐减,导致偿债遥遥无期,债务违约的情况频繁发生。
这反过来又加剧了美国金融业坏账问题,引发了一连串的倒闭潮,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赫伯特-胡佛政府也是因为财政收入锐减,这才把主意打到富有的大楚帝国身上,随后又出台了更糟糕的《国家安全法案》……
这一系列臭棋,终于惹得楚国雷霆震怒,引来了眼下的大麻烦。
经过紧急磋商
白宫决定采取多种措施应对,一方面通过外交渠道,与咄咄逼人的大楚帝国交涉,请英,法,德,俄等代表的国际力量参与外交斡旋。
另一方面,则开始扩军备战,但是政府要员对扩充多少军队又产生了巨大分歧。
扩军也好,备战也好,都是要花钱的。
现在偏偏财政紧张到无以复加,纽约费城,新泽西,芝加哥这些大都市都在不断上演饿死于途的惨剧,底层社会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金融业连环雪崩般的垮塌下来,使得筹集巨额资金成为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没钱,还谈什么扩军备战?
争吵数日后,最后决定的扩军规模为60万人,计划于明年第一季度末完成,配合国民警卫队和民兵,大致能够缓解全面遭受入侵的风险。
美利坚国土纵深广大,加上白宫的政客态度傲慢且十足的盛气凌人,并不认为楚国大举入侵能讨得了好,对自身实力极有信心。
楚国实力确实雄厚,人口众多,可那是在西太平洋的本土。
在中南美洲以及下加利福尼亚州,楚国只有区区两三千万人口(注,不包含哥伦比亚王国和其他附属王国),悍然挑战人口过亿的美国,实属有些自不量力。
这种傲慢不但存在于美国政界,在军界以及地方的州政府中,同样普遍存在,这导致备战政策执行不尽如人意。
一个多月过去了,为了应对可能的全面入侵,美军增加的人数仅为4.2万人,仅为原本计划的8%。
按照这个速度
到了明年第一季度末,能够完成扩军20余万就不错了。
归根到底还是缺钱,联邦政府缺钱,州政府也缺钱,几乎到处缺钱。
在1930年底这阵子
经济大萧条达到了最深重的程度,产业寒风笼罩北美大陆,就连最乐观的资本家都捂紧了口袋,不愿意做出新的投资。
胡佛政府通过加税和出台国家安全法规,成功的将发展的路子堵死了。
由英国牵头的国际斡旋显得也不上心,基本停留在一些无甚作用的冷餐会层面上,各国外交人员将其视作一种聚会形式,谈的都是离题万里的事儿。
从英,法,意,西,比这些欧洲国家的角度出发,巴不得楚国和美国能干上一仗,这将会形成巨大的需求,有助于世界性经济大萧条走出泥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停歇的十多年后,欧洲人对本土没有卷入战火的楚,美两大强国,抱有一种奇怪的排斥心理。
欧洲人普遍认为楚、美两国发了战争财,借机扩大了势力范围和经济影响力,从欧洲人的痛苦中赚了大钱,这让他们很不爽。
若是楚、美两国能够狠狠的火并一场,估计欧洲国家会乐见其成。
不管是哪一方输掉了战争,在欧洲都是件好事。
正是在这种奇怪的心理作用下,以英国为首的国际斡旋,就明显出现敷衍了事的态度,进展自然不大。
到了十二月份
大楚帝国各大船厂建造的3.2万吨“震怒”级航空母舰纷纷栖装完毕,已经有4艘交付了大楚帝国皇家海军,剩下的两艘还在紧张的栖装海试中。
早已经生产出来并且经历长时间岸上训练的海军航空兵联队,纷纷入驻新的舰艇,并展开了海上战斗科目的训练。
彼时,美国只有两艘列克星顿级航空母舰,分别是“兰利”号和“游骑兵”号,前者是由运煤船改建,排水量1.78万吨。
具体技术水准,稍微逊色于大楚皇家海军装备的第2型“正义”级航空母舰。
而美国新发展吨位更大的约克城级航空母舰尚在图纸阶段,计划于1931年投入建造,相关的经费都没有拨付。
在世界上
英国皇家海军作为先驱者,已经改装和正在建造“暴怒”号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和“竞技神”号航空母舰三艘,并进一步发展舰载机。
扶桑海军也计划建造第一艘真正的航母“凤翔”号航空母舰,进入这海上军备发展的新赛道。
大楚帝国倾注全力发展的“震怒”级航空母舰,在1930年末陆续下水服役了五艘,加上原本的“正义”号,“自由”号和“公正”号,一下子就汇集了8艘航空母舰的庞大规模。
进入建造尾期的还有两艘航空母舰,全部建成服役也就在这一两个月时间内。
这时候
即便反应迟钝的欧洲人也感到了不同,战争的脚步正在悄然的逼近北美,眼见着全面入侵的战争已无法避免。
到了最后的当口,美国人才慌了。
美国海军的实力并不弱,根据《马尼拉裁军条约》的规定,美国海军装备的都是新服役不久的主力战列舰,装备的354毫米大口径舰炮,实力相当强劲。
即便与大楚帝国的主力战列舰正面抗衡,亦不逊色半分。
大楚帝国的主力战列舰装备的是343毫米三联装大口径舰炮,背驼式布局,共计4座炮塔,拥有12门343mm口径巨炮。
大楚现役主力战列舰17艘,相比美国的12艘,也仅仅多了5艘,双方的差距并不大。
差距最大的在航空母舰上,大楚帝国皇家海军将大量的海军吨位给了这种新型舰艇,虽然在1930年末狂造了7艘航空母舰,依然没有突破条约规定的海军都未上限。
其代价就是削减了大量的主力战列舰,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将其或是转售,或是退役,或是干脆当做靶船击沉。
1931年的元旦节姗姗来迟,此时在跨太平洋航线上,大吨位船队穿梭如织,战争的脚步愈发临近。
在大楚帝国本土的报刊舆论和通讯社报道中,毫不掩饰对美战争的意图,各种文章连篇累牍的分析报道,引发了全社会民众的热议。
相关的话题,始终占据着社会舆论的中心位置。
帝国民众对美国佬的印象极差,那些粗鲁的美国白人有着长期压迫虐待华裔的黑历史,相关的报道在楚国民众心中,都会引燃无穷怒火。
虽然欺负的是北方神州移居海外的民众,可大楚帝国的民众感同身受,对美国人的观感自然好不起来。
相关远征北美的话题,在帝国内得到普遍支持。
持续半年的大规模扩军备战,吞噬了海量的物料,将大楚帝国的经济生生的从衰退的边缘拽了回来。
1930年度,经济成长率竟然达到3.92%,出现了底部明显反弹。
新年伊始
首都马尼拉的各种高级军政会议接连不断,对美战争的准备非但没有减缓,反而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1月12日,皇家陆军参谋总长楚-郑汇亲王带着一大批高级将领,登上了前往北美的豪华邮轮,他们是最后一批赴美高级将领。
1月15日,以“震怒”号航空母舰领衔的第一特混编队,包含八艘主力战列舰,共计4艘航空母舰阵容,以及一大批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组成一眼看不到头的庞大舰艇编队,浩浩荡荡的向着太平洋对岸的哥斯达黎加州而去。
这一路上
航空母舰搭载的战斗机将会进行实战演练,持续提高对敌舰编队的攻击力,大战的帷幕即将拉开。
1月26日,第二特混编队从马尼拉港浩浩荡荡的启程,包含正义号,自由号和公正号三艘航空母舰,以及4艘主力战列舰的阵容,还有数以百计的重巡洋舰,轻巡洋舰,大型货船,运煤船,军火船等等组成的特混编队,向着北美方向驶去。
2月2日,第三特混编队从悉尼出发,目标直指下加利福尼亚的主要海军港口,遮天蔽日的船队布满了海面,声势极为惊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