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还怪善解人意的咧

之前山里的那家住户,把周围的野菜都挖遍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他打算种点什么。

只是正为粮种和秧苗发愁时,不想这天又有官差到山里来了。

农户一瞧,还是上次穿盔甲的士兵。

士兵们扛着一袋袋米面粮油的,进来放在他院子里。

农户直接看傻眼了,问:“官爷,这是干什么呢,我家里一穷二白,可没钱买这些呀!”

士兵道:“这是朝廷的救济粮,专门给你送来的。”

农户:“……”

农户不可置信:“专门?给我送的?”

怎么听起来这么不真实呢。

士兵道:“这是皇上吩咐的,即便是住在偏远山里的受灾百姓,也不能忽略。皇上说了朝廷会救济,就迟早会来救济的。”

住户看着眼前的粮油米面,他要是节约点吃,都够他下半年的量了,他又惊又喜,自言自语:“这一任的皇上有这么务实的吗?这些救济居然没有被贪官给扣下。”

士兵道:“现在皇上就在镇上亲自督促,贪官污吏全被皇上给清查整顿了,谁敢克扣。”

住户问:“家家户户都给这么多吗?”

士兵:“这倒没有,只有你的有这么多。”

住户:“这是为什么?”

士兵:“上头说你这住得格外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想去镇上又很不方便,当然得备足一些。”

住户点点头,喃喃:“你们上头还怪善解人意的咧。”

上回帮他打熊的那对年轻人,临走的时候男的说朝廷会发粮,当时他还不信,也压根没放在心上,没想到居然被他给说中了。

实际上,老百姓们对谁当皇帝也没那么在乎,此前他们只知道当今皇上卷进洪水多半是死了,而前朝皇室和当朝王爷又在打仗了,他们便开始热衷于讨论,抱着一种看戏的心态,看谁最终会成为下一任的皇帝。

从大义的角度出发,他们纷纷称颂永安王临危不惧、肩负大任,为护国之安定而力抗前朝叛乱。

可那些大义总归是离百姓们太远,他们接触不到便只能讨论评说一番,唯有衣食饱暖他们才能真真切切地接触感受到。

这才是民生。

现在当今皇上死而复生,并调动官员和所有物资人力救助百姓,让百姓不再流离失所,不再挨饿受冻,人们讨论的话题也因此发生了转移。

他们哪还顾得上关心战场上的激烈和永安王的大义,而是热烈讨论着皇上斩了哪几个贪官,镇上村里都重修了多少房屋,还有家家户户得了多少粮食。

没家没粮、身无分文的难民也不用再四处奔命流离了,每个地方都会修有屋舍,给他们重新安家。

百姓们称赞皇上,不是坐在那高高的朝堂之上,而是深入民间、敢作敢为,是位为民着想的明君。

“难怪皇上会被洪水冲走,他要不是亲自去救村民,又怎会遭遇那样的磨难。”

“幸亏啊,幸亏老天有眼,使得皇上大难逢生。”

“可不是,一国明君,老天也不舍得收的。”

“真希望皇后也能没事,听说皇后和皇上失散了,至今还没找到。”

“唉,多半是……”

“自古红颜多薄命。”

严家后院,房门口,几个丫头正如是感叹着,突然屋子里一道干冷的声音传来:“多半是什么?”

丫头惊了惊,回头一看,就见床上已经昏睡了很久的人突然醒来了,此刻正坐着,与她们视线相对。

接着有丫头飞快地起身跑走了,也有丫头连忙转身进来,道:“姑娘,你总算醒了呀。”

大概是睡得太久的缘故,折柳脑子还有些空,但也本能地视线一一扫过面前的两个丫头,又打量起这个房间。

房里的布置陈设有些讲究,敞开的门里有阳光照进来,将漂浮的细小尘埃映照得晶闪跳跃,空气里还有股浓郁的药气。

旁边两个丫头说着话。

“当初是我们公子把你从河里捞出来的,是我们公子救了你。”

“可不是,你都睡了几个月了,天天靠汤药吊着,大夫都说你希望渺茫呢,好在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你没有辜负我们公子的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