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对行为不满

将调查的结果告诉了威逊之后,后者也是对李泰的这种急色行为极其不满。

贝利又把劝说碧莲的那番话,稍加修改,劝了劝威逊。

威逊最担心的,就是碧莲嫁人之后过得不幸福,贝利的劝说直接就打动了他的软肋。

很快,威逊就下定了决心,结盟可以,但联姻就算了。

见威逊听进了自己的劝说,贝利也微微松了一口气。

只要碧莲不出嫁,她早晚都逃不过我的掌控,早晚都是我的女人。

贝利突然又想起了刚才,心中再次一荡,那感觉真是太美了。

“砰”的一声。

李泰在房间里大发雷霆,见什么就摔什么。

“混蛋,怎么会这样,事情怎么就突然起了变化?”

李泰恼怒之极,本来已经将会是美人在怀,兵工厂的事情也能搞定,谁想到事情突变。

就在刚才,威逊派人告知,说是结盟可以,联姻之事作罢。

威逊给出的理由是,碧莲的身体孱弱,不易水土适应。

当初,碧莲从大不列颠来到北洲的时候,就大病了两年多才勉强痊愈。

当然,李泰也明白,这是借口,是威逊不想联姻的借口。

而且,李泰更明白,威逊突然改变的原因,应该跟他昨天的急色有关。

“特么的,本王不就是提前宠幸了那四个北洲美人了嘛。”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就跟你威逊不近女色一样。”

“威逊,你给本王等着……”

但是,恼恨归恼恨,谩骂归谩骂,李泰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不一会,余威来到。

“老臣参见殿下。”

李泰正恼怒着,随手抓起桌子上的茶杯,就向着余威砸了过去。

余威不及防备,被茶杯砸了一个正着,砸在了脑门上。

立即,就有一丝的血迹,渐渐从肌肤中渗透出来,慢慢流下来。

余威吓坏了,急忙跪了下来,不住磕头,本能说道:“老臣知罪,老臣知罪。”

其实,余威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但能让李泰这么恼怒的,应该跟联姻的事情有关。

难道是詹姆士不守信用?

对于西洲人的信用程度,余威也没有完全的把握。

李泰怒声道:“说,你知何罪?”

余威登时傻了眼,急忙抬起头来,看了李泰一眼。

“殿下,定然是詹姆士言而无信,将此事告知了威逊总督。”

说罢,余威暗暗松一口气。

亏得他聪明,要了一个太监跟随着,不然李泰铁定会怀疑他侵吞了黄金和美人。

“詹姆士……”

李泰眯着眼睛,咬牙切齿,念着詹姆士的名字。

但是,这是北洲的地盘,李泰绝对不敢乱来。

余威看着李泰的脸色,知道他已经成功将矛盾转移出去了。

然后,余威又说道:“殿下,既然事已至此,只能是向威逊多要一些热兵器的订单了。”

“想必,威逊因为此事必然会有一些愧疚之心,进而不会拒绝我等。”

确实,事已至此,李泰也无计可施,只能多搞点热兵器了。

李泰点了点头,沉着脸:“这事就交给你去做了。”

“记住,万万不可再有任何闪失,不然唯你是问。”

余威直撇嘴,暗想,本来事情都好好的,是你太急色了,坏了大事。

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当然,余威也只能这样想想,嘴上却一口答应下来,然后急匆匆地离开。

果然如余威所料,威逊突然悔婚,心中略有愧疚,便答应了余威的要求,每个月向李泰提供的热兵器数量,是以前的两倍。

这么一来,也相当于李泰有了一座自己的兵工厂。

而对于威逊,这也不是什么难事,等于是建造一座兵工厂,专门为李泰生产热兵器。

条件谈妥了,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举行一下结盟的议事,然后就各自回去。

按照盟约的规定,李泰和威逊回去之后,各自起兵。

李泰是造反,以天佛为基点,威逊则是派出兵马驰援西洲。

这么一来,唐军就会三面为战,岂能有胜算?

李泰与北洲结盟,说起来动静是不小的。

李恪很快接到了情报,不由皱起眉头。

李恪最担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地盘太大,藩王会反。

看来,还是反了。

倒不是说李恪就怕了。

因为以目前的情况分析,西洲已经被灭一半了,纵然加上北洲和李泰的私军,也未必是他的对手。

毕竟,唐国占据了东洲的大半,以及整个南洲。

再加上李恪的热兵器更先进一些,如果双方硬碰硬的话,铁定是大唐取胜。

但是,以李恪的性格,肯定是不希望出现惨胜的局面的。

西洲的战况,依然是向唐军这边倾斜着。

在唐军的闪电战之下,不管是大得国,还是西洲联军,都没有什么招架之力。

唐军的速度太快了,又能提前知道对方的行动轨迹,每次都能恰好躲避对方的包抄,成功灭掉一座又一座城池。

对于西洲而言,一座又一座的城池被唐军攻克,一波又一波的男人被唐军杀死,一囤又一囤的粮草被烧掉,西洲的实力也在慢慢地损失着。

西洲联军还问题不大。

因为西州内陆各国的地盘比较大,城池比较多,西洲联军还能得到粮草的补给。

但大得国就不行了。

大得国的面积,在西洲各国中,算是大的了。

但是,跟西洲内陆各国的总和相比,自然是小了很多。

所以,被唐军这么肆虐之后,大得国几乎跟大筏国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属于大得国的城池,越来越少,使得这五十万得军,以及十三万四国联军的粮草供应越来越成问题了。

无奈之下,大得国的国王只得下令,放弃大得国,向北挺进,进入大荷国境内。

第一,祸水北引,与大荷国合兵。

第二,汲取粮草。

第三,一旦战事不利,可以通过海路,逃亡北洲。

大得国王的决定,算是把差点完了的大得国给保回来了。

但是,大筏国就惨了。

大筏国的位置本来是北、西、东南三面环海,结果全让唐军给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