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防不住

次数多了,欧西王后也麻木了,从一开始的愤怒,到如今的毫无反应。

现在,欧西王后只能寄希望于,西洲各国能够感受到唇亡齿寒的道理,派出联军,驰援大筏国。

各国的回信,也让欧西王后渐渐找回了希望。

西洲各国都同意出兵相助大筏国。

虽说出兵的数量有多有少,但只要集结在一起,绝对是一个很庞大的数量。

而这个时候,唐军在大筏国的北部扫荡,也基本上进入了尾声。

接下来,一场巨大的碰撞,将会在大筏国发生。

还没等西洲联军到来,欧西王后又收到了一个消息,唐军竟然离开大筏国了。

唐军是怎么离开的?

不用说,肯定是从北部港口坐船走的。

这个操作让欧西王后一下子蒙了。

这是什么意思啊。

南部、西部和北部都清除了,只剩下东部和巴里城了,唐军却突然撤了。

唐军肯定是知道了大筏国向西方各国求援的事,这是其一。

那其二呢?

唐军的损失太大了?

但也不对,每次战斗唐军都成功伏击,损失并不严重。

唐军是累了么?

那也不用离开大筏国啊,随便找个城池休整一下不就行了。

欧西王后搞不懂唐军的意图,也就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巴里城里,只剩下这十五万兵马了,再被打光,那就只能把巴里城直接献给唐军了。

现在,欧西王后只能等着西洲联军到来。

现在的大筏国,被打得元气大伤,人口减少了一半多。

南部、西部和北部,现在只剩下女人了,只有巴里城和东部还有点人。

这两个地方,就算募兵,也根本召集不了多少兵马。

再说,大筏国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要是真的全部募兵,都是新兵,万一再被唐军歼灭,大筏国就直接投降算了。

大约十天后,一个震惊的消息传到了巴里城。

唐军从大筏国撤走,原来不是真的撤走,而是去攻打大喜国了。

这个消息让欧西王后更害怕了。

同时,欧西王后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虽然战场在西洲,西洲有兵源补充的优势,粮草补给线路短,方便。

但唐军也有优势,那就是打法灵活多变。

就像唐军对大筏国的进攻,想打哪里就打哪里。

因为实行灭族政策,唐军不需要分兵防守,随时可以撤走。

那些钱财和粮草,唐军拿走自己需要的,剩下的都留在城池里。

即使大筏国重新占领这些地方,又能怎样?

光有钱财和粮草,没有男人了,怎么募兵,怎么打仗?

现在好了,打完大筏国,发现西洲联军快到了,唐军又撤了,去打大喜国。

毫无疑问,唐军灭了大喜国后,下一个肯定就是大浦。

欧西王后也意识到了一个可怕的现实。

那就是西洲各国都不强大,都挡不住唐军的进攻。

但如果他们把兵马集中在一起,自己国家的防御力就会下降,唐军一旦入侵,绝对是横扫一切。

所以,一旦大喜国和大浦国被灭,刚刚组建的西洲联盟可能就会土崩瓦解。

欧西王后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李恪要先统一东洲,然后才开始对外扩张。

东洲统一后,除了大夏国,就只剩唐国了,李恪可以无限调动唐国的资源,实力雄厚。

而西洲,就像一盘散沙。

有利益的时候,大家当然会齐心协力。

但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肯定都是各自顾各自。

也就是说,如果大喜国和大浦国被灭,绝对会震慑西洲各国,让他们担心自己的国土会不会被唐军攻击。

现在的西洲联军,没有大喜国和大浦国。

欧西王后担心,如果唐军再攻击西洲的其他国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那个国家的兵马会离开联军,回去自救。

另一种,联军赶过去救援。

但唐军机动性强,会放弃这个国家,去攻击另一个国家,牵着联军的鼻子走。

联军人数多,消耗的粮草多,机动性肯定差,只能干看着唐军一座座攻克城池,一座座屠城。

但最大的问题是,西洲除了东面跟东洲接壤,其他三面都是大海。

西洲的战舰不是唐军的对手,海战没有优势。

而且西洲的海岸线那么长,三面受敌,根本防不住。

所以,欧西王后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果然,大喜国损兵折将十二万之后,元气大伤,根本挡不住唐军的猛攻。

大浦国出兵帮忙,但唐军突然袭击了大浦国最大的港口,还在那登陆了。

这下子,大浦国也顾不上大喜国了,得全力对付唐军。

西洲的其他国家都在看热闹,没人帮忙。

当然,他们也派使者去西洲求援了,但这两个国家离西洲有点远,中间还隔着大筏。

大筏刚被唐军打得半死不活,只剩下一口气了。

西洲各国也没想过出海带兵支援。

不敢远征支援,就造成了大喜国和大浦国的悲剧。

没过半个月,大喜的都城麻得李城被唐军攻下,基本算是亡国了。

打下麻得李城后,李恪带着梅花卫和唐皇护卫军进城。

一路上,除了尸体,就是跪在地上的女人。

现在的李恪早不是刚穿越过来的那个李恪了,看到这样的惨景,他一点都没触动。

他就一个想法,不管杀多少人,哪怕血流成河,也要灭了西洲传承。

很快,李恪就到了大喜王宫。

一进王宫,就看到一大群美女跪在地上。

大喜国王宫的男人,包括太监,都被唐军杀了。

因为李恪晚上要在这里住,所以尸体和血迹都清理干净。

这些女人长得都不错,大部分都很年轻,只有几个年纪大一点。

对面摆着一张纯金打造的空椅子,李恪提了提,挺沉的。

他敲了敲,发出清脆的金子声音,李恪冷笑,心想大喜国的国王还真是奢侈。

用纯金做椅子,又不能吃又不能用,纯属傻帽。

李恪刚坐下,柴绍蓉就从大殿里出。

“怎么样,参观完大喜国的王宫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