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你认识刘季吗?内政人才

屋内出奇的安静,这让萧何倍感压力。¢w′o,d!e*s¨h^u-c′h¢e.n`g?._c?o?m′

低着头站在那,大气都不敢多喘。

“你就是萧何?可有官印?拿出来,让本宫看看。”赢霄道。

所谓的官印就是朝廷颁发的证明,代表着做官的身份。

在中央集权的统治下,这些官印都是由朝廷颁发。

谁要是敢造假,那就是那九族性命走钢丝。

“回禀殿下,官凭在下不曾有。”

萧何低着头道。

屋内霎时一片寂静。

赢霄也是懵了,下一句到嘴边的话被他给咽回去。

察觉到气氛不对,萧何赶忙低下头解释。

“启禀殿下,愿谯县县令意外死于叛军之中,在下是被谯县官员们临时退选出来维持局面的。”

“原来如此,你是哪里人?”

“在下乃是沛县人士,西处求学来到此地,得谯县县令赏识,出任主吏掾一职。”

听完萧何的回答,赢霄点了点头。

其实在来之前他早就通过罗网调查过谯县的情况,情况基本上与萧何的说的并无差别。

当然。

如若真的说起来,萧何不是被当地官员推选当上县令,而是被赶鸭子上架。

“原来是这样,谯县的情况如何?”

“回禀殿下,谯县百姓现状不太好,叛军洗劫了城中所有的钱财粮食……”

萧何详细的将谯县情况做了个汇报,内容十分详细。.k?a\n′s¨h+u\w_u~.?o′r*g\

“嗯,这些事情你不必担心,朝廷的赈灾粮明日就会下达各处县城,时间不早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明日,与运粮队一起返回!”

勉励几句,赢霄让萧何离去。

当人走到门口准备离开时,赢霄忽然开口问了一句。

“你认识一个叫刘季的人吗?”

“不认识,殿下找他有什么事吗?”

“没事,我就是随便问问,回去早些休息。”

等到萧何离去,赢霄看向一旁的张良。

“子房兄,你觉得此人如何?”

“条理清晰,处事冷静,乃是处理内政的一把好手。”

张良拱手道。

身为一个代理县令,竟然可以把当地事情记得清清楚楚,有条不紊的讲出来。

这己经超出了不少人!

如今各地灾情严峻,在这种关头还能保持冷静,常人难以做到。

“想不到子房兄对他评价如此之高,既然这样,让他去陈县担任县令如何?”

赢霄笑问道。

“陈县?”

张良一愣,很快便反应过来。~墈`书-屋? ?更?芯,嶵·筷+

“公子可真是用心良苦啊,把他调到陈县,是担心在谯县这边受到排挤,佩服!”

赢霄笑了笑也没有否认。

排挤这种事到哪里都有,他也无法解决。

萧何能力不用怀疑,需要一好的环境发挥。

陈县就很不错。

少羽占领陈县之后,将所有的官员都杀了个遍。

如今那边衙门还在由秦国士卒临时接管,如此百废待兴的场面,急需要一个又能力的人来管理。

萧何恰巧就很不错!

对于这位“汉初三杰”之一,赢霄虽然欣赏,但没有打算将其提拔到身边做事。

如今的萧何尚且年轻,身上还没有任何功绩。

这一点与李斯不同。

如若贸然把人提拔到朝堂之上,私下自然会有闲言碎语。

他可以不在乎这些,但也不愿意听到那些人说闲话。

此次三郡之地受灾严重。

对萧何来说是一个机会,如若他能够发挥出色,在暗中帮助下就可以提前进入嬴政视线。

这样一位内政人才,放在下面岂不是浪费了?

第二日一早。

郡城那边运送赈灾粮的队伍抵达,在城内做了一番休整,萧何便跟着队伍一起返回谯县。

怀中揣着的是一张调令,让他这个原本的代理县令调至陈县。

“好好干,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声音在耳边回响,萧何摸了摸胸口的位置,回头朝身后的城墙深深看了一眼。

“承蒙殿下信任,萧何定然不会辜负您的厚望!”

几天之后。

咸阳第二批赈灾粮顺利抵达三大郡城,李信这边也完成了对叛军的清剿,班师回朝。

由于秦国是首次帮助百姓开战灾后重建,军中士卒多便不是很熟练。

赢霄有些看不下去,带着队伍快马加鞭赶回咸阳。

天色蒙蒙亮。

悠扬低沉的钟声响起,这是上朝的讯号。

大臣们纷纷朝咸阳宫赶去。

一些来的早的大臣们,在宫门口汇聚,小声窃窃私语交谈着。

“听说太子殿下前段时间,押送赈灾粮去了灾区,根据消息,灾情很快得到控制!”

“太子殿下宅心仁厚,是天下百姓之福。”

“是啊,我大秦正缺少一个让民休养生息的明君,未来可期!”

百官们低声讨论着,话题中基本上都与赢霄相关。

曾经他们这些人很反对立赢霄为太子,如今正在渐渐接受这件事。

上朝时间很快便到。

随着咸阳宫宫门打开,大臣们依次排好队列进殿。

日常礼仪结束,开始新一轮的朝会。

“诸位爱卿,可有本奏?”

嬴政的话音刚落,李斯首接从人群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此次水灾三郡之地受灾严重,再加上叛军作乱,各地县城遭受重创。”

“官员出现严重空缺,肯定陛下早日钦点有志之士,重新恢复建设,维持秩序。”

此话一出,朝堂嗡的热闹起来。

县令就是大秦下层的基石,这一次水灾再加上叛军,使得三郡之地不少县令遭殃。

如今这些县令的位置空缺下来,朝中不少官员们早就盯上,只是谁也没敢站出来。

现在李斯挑起了这个话题,也让他们有了表达想法的好机会。

“启禀陛下,臣举荐一人,德才兼备,家世清白,定然可为我秦国之栋梁!”

“陛下,臣这里也有一人举荐!”

“臣也有……”

低下的大臣们纷纷跳了出来,只有朝中一些老臣还保持着淡定。

嬴政脸色一沉,无形的威势从身上散开。

“够了!都吵吵什么呢,这里是朝堂,一个个成何体统!”

“回去之后每个写个奏折,将你们要推荐的人报上来,经过核查再做定论!”

现场霎时安静下来。

刚才还嚷嚷起劲的那些大臣,老实退回队列。

他们很清楚嬴政的脾气,再纠缠下去,恐怕是没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