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世子王殊
王凝之让王徽之带着他们西处转了转,熟悉一下环境。
晚上的家宴之后,王凝之带着儿子来到府外,国公府的大殿前面是高高的台阶,二人凭栏而立,登高望远。
“这次让你回来,除了册立世子的事,还想与你商量接下来的去处,”王凝之说道:“我准备让你到下面的州郡去看看,游历一番,体察民情,然后再回洛阳来。”
王殊问道:“阿耶是指在周国境内,还是晋国境内?”
王凝之笑道:“都可以,但我建议选几个不一样的地方,多走多看多比较。”
王殊点点头,“那我想先选扬州,去建康和会稽看看。”
“为什么?”王凝之来了好奇,“那里可是世家的聚集地,民情看不到多少,奢侈享乐倒是花样百出。”
王殊答道:“正因为这样,我才想去,不知道他们的现状,以后便难以和他们相处。”
“你倒是给我出了个难题,”王凝之其实没打算这么早让儿子去建康,毕竟那里的情况比较复杂,不过既然王殊有这份心,他还是答应了,“你去了之后,得听嘉宾安排,不可莽撞行事。”
王殊笑道:“阿耶放心,我知道轻重,不会惹事的。\x.i?a*o+s·h~u_o¢h·o/u_.`c^o?m-”
王凝之点点头,“接下来呢,打算去哪?”
“再去蜀地看看,”王殊想了下,“益州是天府之地,我早就想去看看了。”
他在洛阳出生和长大,这几年又在关东历练,所以选择的都是不怎么熟悉的南方州郡。
王凝之这次没有犹豫,同意道:“可以,但不能往边境去,去成都的话,让你叔父陪着。”
王献之在巴地,益州刺史是毛虎生。
王殊笑着答应下来,“阿耶打算让我出去多久?”
“看战事进展,最多两年,”王凝之拍了拍护栏,“然后你就回洛阳成亲,为我分担政事。”
父子俩正聊着,谢道韫安顿好了郗璿,过来寻他们。
“在聊什么呢?”
王凝之笑道:“在与阿奴讨论娶亲的事,我正问他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王殊有些害羞,忙道:“没有的事,阿耶是在与我讨论去哪游历。”
谢道韫到儿子边上站着,“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喜欢什么样的就首说,我和你阿耶自然会为你考虑。”
“就是,”王凝之帮腔道:“现在不说,后面可就全凭我们安排了。¨3¢8+k+a·n+s\h·u′.*n!e\t-”
被父母一起取笑,王殊更尴尬了,低着头没有说话。
谢道韫见状,调转方向,对准王凝之,“别说阿奴了,让你给他取字,你想好了吗?”
王凝之得意道:“当然,早就想好了,字君同,如何?”
取字,通常的做法还是与名结合,要么是相近或者相关,要么干脆相反。
王殊的“殊”出自“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意为不同,所以字取一个“同”,是为相反。
王凝之没有给长子用代表排行的“伯”字,而是选了“君”字,自然也有“君子和而不同”之意。
听完解释,谢道韫还算满意,“算你用心了,阿奴这次出行,你打算派谁跟着?”
“眼下我们都搬离了金墉城,所以我打算让李顺带人跟着,他是家里的老人了,看着阿奴长大的,”王凝之说道:“再加上小辈的何无忌、慕容冲、刘裕和刘穆之等人,也就差不多了。”
谢道韫摇头道:“李顺只能算护卫,还得派一个老成持重的人跟着,既防止他们这群小子惹事,又能为他们稍加介绍地方上的情况。”
“我看不用,省得受约束,起不到历练的效果,”王凝之笑道:“除了阿奴和慕容冲,那几人可都不是大家出身,对地方上的情况比我们还了解。”
谢道韫还要再说,王凝之朝她使了个眼色,她便住嘴了。
王殊没发现,笑道:“阿耶说得是,让我们带个夫子,大家都不自在。”
“安全是第一位的,”王凝之严肃道:“尤其不可做那白龙鱼服的事,一旦违反这条,我立刻差人抓你回来。”
微服是最容易出事的,所以王凝之明令禁止。
王殊老实道:“阿耶放心,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知道的。”
三人凭栏聊了好一阵,外城的灯火渐次亮了起来,和满天星辰一起倒映在洛水里,波光粼粼。
外城的住户还不多,目前仍在一点点增长中,王凝之没有采用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将其它地方的富户强制迁移过来,让都城最快地繁华起来。
世家的尾大不掉本来就是问题,王凝之宁愿他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面继续快活,也不愿那些人又来带坏洛阳的风气。
就算不是都城,以洛阳的地理位置,也根本不愁发展,不需要那么着急地将城池填满。
现在这样就挺好,司州的百姓都在向新城聚集,再加上各级官吏和军士们的家眷,洛阳城的人口增长速度并不慢。
聊完回府,等王殊离开后,谢道韫这才问道:“为何阻止我继续说,就应该多派些人跟着。”
王凝之解释道:“阿奴大了,身边有一群年龄相仿的人跟着,以他为首,正好锻炼,再说去扬州有嘉宾,去蜀地有子敬,给他留一点自己的空间吧。”
谢道韫问道:“那安全如何保证?”
“安全的事,除了李顺,我还会让陈特派人暗中盯着,”王凝之笑道:“既是保护,也方便将他们一行的所作所为报回来。”
谢道韫戳穿他,“你刚还说给他空间,居然又派密探跟着。”
王凝之看向妻子,笑着问道:“那你说派不派吧,你就不想知道咱们儿子出去后都干了些啥?”
谢道韫忍不住笑了,“派,让你的人小心点,别被他发现了。”
夫妻俩达成一致,可怜的王殊还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几日后,沈劲返回洛阳,王凝之让王殊出城迎接,以示尊重。
沈劲看到站在路旁的王殊,赶紧跳下马,“怎敢劳世子相迎。”
他这称呼喊早了,毕竟王殊的世子礼还没办,不过在这种场合纠结称谓,显得生分。
所以王殊只是行了一礼,恭敬道:“伯父拱卫幽州,劳苦功高,父亲正在府上等着。”
寒暄了两句,沈劲让随行军士在外城安顿,带着儿子沈赤黔与王殊一起进了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