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的小野花一把黄唐颜

第51章 怎么证明她死了

原本今天中午黄青文是想去蒲文龙家的。本文搜:美艳教师 免费阅读

昨天吃晚饭的时候,远山无意间说起了蒲文龙没有得到小红旗时失望的表情。

“蒲文龙这一周变了好多,我觉得蒲老师应该表扬一下他的。”远山这样说。

其实上一周蒲文龙的卫生情况黄青文也看见了,只要孩子肯改变,就值得表扬。

黄青文上学期己经把自己班上每一个孩子家都走遍了,对班上的每个孩子他都了如指掌,这学期他决定在全校范围进行家访。

早上见到蒲文龙,他把他喊过来,特意表扬了他。

“蒲文龙,昨天蒲老师告诉我,你虽然没有得到小红旗,但他觉得你己经很棒了!我也觉得!”

蒲文龙听见这番话,显得很不好意思,他扭过头,悄悄笑了。

“你能告诉我,你家里的情况吗?”黄青文轻轻地说。

蒲文龙点了点头。他告诉黄老师,他妈早就死了,他爸爸在帮别人守橘子园,经常住在橘子园的小房子里。

橘子树空枝的时候,他就在里面帮着园主施肥浇水除草,一周回家一次。现在果树上金灿灿的橘子还没有摘完,他爸爸就得一首守着橘子园,一天也不能回家。

黄青文听了,心里酸酸的。

“那你的饭谁做?”

“我自己做。”

“那你的衣服谁洗?”

“我自己洗。”

“你洗得干净吗?”

“洗得……洗不干净。”蒲文龙把自己的袖口藏起来,红着脸低下了头。

“没关系,你力气小,确实洗不干净。蒲文龙,我今天中午可以去你家看看吗?”

蒲文龙有点难为情,他挠了挠头说:“可以,但是黄老师,我家,我家……我家有点破,有点脏,有点乱……”

“没事的,乱,咱们可以收拾,脏,咱们可以打扫。”黄老师微笑着说。

现在,黄青文想先去百合家,于是,他找到蒲文龙,抱歉地跟他说不能去他家了。

黄青文的话被蒲老师听见了,蒲老师心里不怎么痛快,蒲文龙是他班上的,按理说应该他去家访,但他没有去。

他知道蒲文龙的父亲在干什么,他常年不在家,去他家家访有什么意义?

家访不就是找家长谈谈吗,他黄青文不就是想去走走过场。

那天中午吃过午饭,黄青文丢下饭碗,就去了百合家。

百合家他去了几次,想到上次大牛对自己的态度,以及百合妈妈的胡言乱语,他心里有些忐忑。

但是想到百合懂事的样子,他又增添了几分勇气。

还没走近大牛家,就听见他家那边传来一阵争吵,他们家的院子里围满了人。

黄老师走到人群外,往里张望。

大牛家的门锁着,大牛躺在门口。

玉书在屋子里,双手扶着窗棂,呆呆地看着外面。

大牛的对面站着几个乡干部,他们默不作声地看着躺在地上的大牛。

大牛在地上蹬着腿,又哭又闹。

“我的大女儿不见了,村长和村庄里的人帮我找了一上午没找着,我们只在老鹰岩的悬崖下发现了她的背篼,她一定是掉到悬崖下面去了!我可怜的孩子啊!我可怜的孩子啊!”

大牛的话让人群外的黄青文大吃一惊,他抓住旁边一位老乡的胳膊问道:“大牛说谁掉到悬崖下面了?”

老乡回头道:“说的是他的女儿叶百合。”

黄青文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

他不敢相信,那个白净漂亮,可爱乖巧的百合出事了。

他真想扒开人群,上前去问大牛这话是不是真的,可看到大牛那呼天抢地的模样,他又不忍心上前去。这个时候再去问大牛,不是给他伤口上撒盐吗?

这时,又听大牛说:“你们可怜可怜我吧,我己经失去一个女儿了,你们还忍心把玉书带到医院引产吗?你们这是要我叶大牛绝后啊!今天谁要是敢逼我,我就跟他拼命!”

几个乡干部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办。

这时候,其中一个男干部讲话了:“叶大牛,你怎么能证明你女儿己经死了呢?”

大牛赶紧从地上爬起来,拉住叶大勇的手说:“村长,你把你看到的跟他们说说,我也不相信我女儿死了,但是她到现在都没有回来,大伙帮忙找了一上午,恐怕凶多吉少了……”

叶大勇站在那里,不知该怎样证明。

说百合没死吧,可是那挂在悬崖上的背篼是他亲眼目睹,再说说百合没死不就是逼着玉书去引产吗?他可不敢。

说百合死了吧,但没见着那小妮子的尸体,万一有一天她回来了,玉书又把孩子生了,那乡干部肯定揪住自己不放了。

“我的小妮子呀,你死得好惨呀!”大牛又嚎叫起来。

叶大勇想安慰大牛,便说:“大牛,俗话说死要见尸,小妮子的……”

这话说到一半,他又觉得不妥,便住了嘴。

想到大牛不依不饶,他说:“村长,你的意思是不见尸体不能证明百合死了?我倒是想见咱小妮子最后一面,可是那老鹰岩深不见底,谁能下去啊!各位干部,你们倒是派人到那老鹰岩帮我把百合找回来呀!”

几位乡干部也犯了难,其中一位女干部蹲下身对大牛说:“大牛同志,你起来吧,我们也没想到今天会遇上这样的事,这样吧,带玉书去做引产的事咱先不说,我们回去了,你先去找女儿。”

大牛磕头如捣蒜:“谢谢干部!谢谢!我没找到女儿,你们就别上我家来!求求你们,给我家留一条活路吧!”

几位干部上前去扶他,他就是不起来。

“叶大牛同志,要是你女儿真没了,按政策你家是可以再生的,但是如果你家小妮子还在,那我们还会再来的。”

那位女干部对他说了几句话后,就带着其他几人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