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黄肠题凑
我之所以要选择五铢钱这个点位下手,是因为从这个点位打盗洞的话可以首达主墓室的墓顶,甚至最好的情况,打通盗洞后正下方就是棺椁所在的位置。免费看书就搜:二次元小说网
并且从这个点位下墓,可以避开墓里大量的机关陷阱,这个盗洞出现显然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绝对是建国以前的事情,当时zf还没有发现刘秀这个陵墓。
在zf没有对陵墓进行保护的情况下,盗墓贼还没有得手,除了那个让盗墓贼称之为噩梦的黄肠题凑,我想不到有什么别的原因。
当然除非是zf谎报情况,但是这样的概率很低,如果刘秀墓真的被盗了,早就有人主张抢救性挖掘了,毕竟建国以后规定,王陵大墓只有被盗掘或者有地震一类坍塌损毁的风险,才可以进行抢救发掘,不然王陵大墓是不会被主动挖掘的。
现在既然zf没有打开陵墓,那么就说明,刘秀墓还没有被盗。
黄肠题凑是古代的一种特殊的葬制,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尤其在西汉中期达到鼎盛,东汉后期逐渐消亡。它是帝王陵墓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极高的等级和尊贵。
“黄肠”指的是柏木的黄心,因颜色黄且形状像肠子而得名。
“题凑”表示木头的头部向内堆放的墓葬结构。
这些柏木条通常层层平铺、叠垒,形成一个框形木围墙,围绕在梓棺的周围。
黄肠题凑最早出现在《汉书·霍光传》中。
河北石家庄市小沿村的张耳墓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黄肠题凑陵墓。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木材资源的减少和防盗的需要,黄肠题凑逐渐被砖石结构所取代。
北京大葆台出土的汉墓,由15880根柏木组成,规模宏大。
江苏大云山江都王刘非墓和山东定陶王刘康墓:展现了当时的丧葬文化。
海昏侯刘胥的墓葬:使用856根2000年树龄的金丝楠木,是规模最宏大的黄肠题凑墓葬之一。
黄肠题凑之所以难被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用料坚固:黄肠题凑通常使用柏木,这种木材坚硬耐用且耐腐蚀。例如,大葆台西汉墓的棺椁由15880根柏木组成,木材总量约122立方米。柏木的耐腐蚀性和防火性能都很强,使得盗墓者难以破坏。2.工艺严谨:黄肠题凑的制作工艺要求极高,木材需经过多次烘干处理,表面打磨光滑,确保各层之间严丝合缝。这种工艺不仅增加了结构的坚固性,也使得盗墓者难以进入。3.结构设计巧妙:黄肠题凑的结构设计使得盗墓者难以找到破绽。其西周由多根柏木枋组成,枋与椁室壁板垂首,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
4.环境因素:黄肠题凑常建于深山老林,环境险峻,交通不便,增加了盗墓的难度。
但这些只能防住普通的盗墓贼,而防不住我,对于黄肠题凑破解的方法,我们发丘一门早有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