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苏璃发现王悠然的眼神总是时不时地往她这边瞟,觉得好无聊。

她来这里是为了学习系统知识,体验大学生活的,可不想跟这位大小姐玩什么宫斗宅斗的游戏。

苏璃被她看得不耐烦,干脆转过身去,蒙上被子,早早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是新生上课的第一天。

他们早上到食堂吃了饭,八点钟就来到了班级教室。

他们这个专业一共有一百来个学生呢。

苏璃一看,嘿,同一宿舍的人居然都是同一个专业的,还被分在了一个班级。

魏淑芬高高兴兴地走到苏璃身边坐下,“哎呀,真没想到我们俩还是同一个专业的呢,这可真是太巧啦!”

她大大咧咧地跟苏璃聊了起来。

苏璃也很有耐心地听着她喋喋不休,就跟当初听妈妈在她耳边唠叨一样,不觉得反感,只是有点吵而已。

突然,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

苏璃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名中年女人抱着一摞文件走了进来。

她穿着一身利落的蓝色列宁装,梳着整整齐齐的齐耳短发。

她中等身材,不胖不瘦,长着一张圆圆的大脸,浓眉大眼的。

同学们都在好奇地打量着她,她也在打量着同学们。

站定了一会儿,她把文件放在讲台上,站得笔直笔直的。

“同学们,我是你们的辅导员老师我姓薛叫薛凤英。

同学们,你们可真幸运啊!能坐在这个还飘着粉笔灰味儿的教室里,我看到的可不是一群普普通通的新生,而是中国医疗事业重新燃起的希望之火。

几个月前,你们可能还在田埂上背着《赤脚医生手册》,或者在黄土高原的窑洞里抄着解剖图谱呢。

可今天,历史偏偏选中了你们,让你们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医学生,这可是时代的重任啊,更是亿万人民的生死托付。

看看窗外那些连夜排队挂专家号的老百姓,再摸摸实验楼里刚从德国运来的显微切片机,你们可得记住:你们可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医者。

过去在田头用土方子救急,现在必须得靠科学创造奇迹。

教室墙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标语可不是摆设,那是悬在每个人头顶的手术无影灯呢。你们当中有人已经当了十年的乡村医生,有人刚满十八岁,但进了手术室,止血钳可不会因为你的年龄而发抖,病历本也不会记载你的出身。

记住:你们不仅是高考制度恢复的见证者,更要成为中华医道复兴的缔造者。现在,全体起立——让我们对着希波克拉底誓言宣誓,用这一代人的青春,筑起守护人民健康的钢铁长城。”

老师讲完这些,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随后,老师瞅了瞅花名册。

“好啦,咱们来敲定一下咱班的班委成员吧。

大家彼此都还不太熟,那我就提议,这学期的班委成员呢,就通过自荐的方式来确定,等下学期再根据大家的表现重新评选。”

导员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先是一阵鸦雀无声,紧接着就传来了阵阵嘈杂声。

导员稳稳地站在讲台上,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同学们的反应。

五分钟过去了,导员拿起粉笔擦,在讲台上轻轻敲了敲。

教室里立马安静了下来。“现在呢,我们来确定一下班长的人选哈。我的要求是,之前有过管理班级或者小团体经验的同学优先。自荐的同学要重点突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老师还要提醒大家一下,你们的学习任务可不轻呢,自荐的时候可要好好考虑考虑,自己能不能在不耽误学业的前提下胜任这个工作。”

听了老师这番好心的提醒,好多原本跃跃欲试的同学都打消了这个念头。

魏淑芬看了看苏璃,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试试,我对这些可不感兴趣。”她压低声音在魏淑芬耳边说道。“嗯,我觉得我能当个文体委员。”

魏淑芬一脸自信地跟苏璃讲。

在大家热情高涨地自我推荐和简短的演讲之后。

最终选出了班长一位,名叫王建民。

那可是个稳重的大哥哥。听他自己说,是来自京市一家医院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还有一位副班长,是个女同学,来自粤省。

叫卢晓玲,也是位年纪稍大的大姐,曾经当过知青。

学习委员是张启明,在职医生一枚,来自贵省。

生活委员叫高云生,东北小伙儿,长得那叫一个高大威猛,看着就特能聊,还特别热情。

文体委员是来自黑省的魏淑芬,为了能成功竞选上这个职位,她还当场给大家唱了一首歌呢,那歌声,又嘹亮又清脆,可太有感染力啦!

主要是她浑身都散发着青春活力的气息,大家可喜欢她啦!

团支部书记这个职位导师没有最终定下来,因为这个职位在这个时候太重要了,他将领导班集体团支部开展政,治学习,思想教育活动;

发展团员,组织团日活动;配合学校党,委传达政策。所以对人选格外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