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不费一兵一卒,便逼退文象兵,使其立下新约,并将向桓朝奉上更多朝贡的消息,到底是传入了御京。

这实在像极了一些寓言故事中才有的桥段。

“不可能!”这是一些人的反应。

“既未动大军,想来是傅翊动了脑子,出了力气。”

“不过倚靠傅翊罢了。”

这是剩下的人第二念头。

再度听见傅翊的名字这样密集地被提起,康王府的日子可不好过。

世子夫妻彻底闭门不出了。

因傅翊这些日子忙得脚不沾地,尚未对康王府发话,一时倒也没什么人去管他们。

只康王焦躁难掩,最终想出了个主意,要康王妃去御京城门迎接傅翊归来。

“做子女的,总归是与娘更亲近。你去与他说说话。你先前不是还为他下大狱哭过几场,还绝了食吗?总也要叫他知晓才是。”康王沉声道。

康王妃先头哭红的双眼,这会儿都还显着疲态。

她点点头,默不作声地带着人往城门去了。

今日御京热闹非凡,御京百姓们也伸长了脖子想瞧一瞧这厉害的女储君,怎的就平了文象的乱。

百官也殷切地前去相迎,其中不乏等着挑刺的。

“怪了,怎么不见梁王?”有人咂嘴。

储君是他的女儿,梁王该是最急切去相迎的人才是啊。

彼时城门大开。

几驾马车先后入了门,用青、赤、黄、白、黑五色。

众人见状,心头一凛。

这车驾虽然还未用上完整的帝王仪仗,但已用上了五时副车的颜色规制。

桓朝要立一个女储君,那时毕竟人不在御京,他们只见得到梁王,只看得见傅翊。

那时更多当做一桩趣闻。

眼下那调笑的滋味变成更直面更切实的感受,使得他们不自觉地紧绷起来,有种一脚已经踏上不归路,再不容更改的感觉。

“……”

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之中,士兵卷起了帘帐。

还带着一点料峭寒意的风卷入马车中,吹得里头的人裙摆猎猎作响。

万柏奇驭马在侧,再度担当起了提醒的角色:“还不拜见储君?”

众人轰然醒神,勉强从女子那张冷冷淡淡,但又精致非常的脸上抽走了目光。

“拜见储君!”

声音齐齐响起。

不论内心情愿不情愿,但做臣子的基本操守还是有的,这让他们的声音听起来硬凑也凑出了个气势恢宏。

“怎么不见郡王呢?”康王妃身边的丫鬟捏着帕子,从路边二层楼支起一角的窗户远远望去,急得嘴上快长泡了。

康王妃隐隐听见远处的声音,这才压住心绪,跟着起身靠近窗边,隔着朦胧的薄薄窗纸,瞥见外头攒动的人影。

“御京里的人从前都未见过梁王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女儿,也不知究竟是个什么人物。”

“当真是变了天了,女子竟也做储君了。”

康王妃感叹几句,才问丫鬟可瞧见傅翊的身影了。

丫鬟连连摇头。

康王妃便干脆抬手去掀窗户。

“王妃当心被外头的士兵瞧见,若当成刺客就不好了。”丫鬟急道。

但康王妃却什么都听不见了。

百官向储君见礼后,那车帘落下,储君坐了回去。

康王妃只得惊鸿一瞥。

可就是这样一瞥……

“那不是傅翊的妻子吗?”康王妃脸色大变,“她不是病死了?”

臣子们是男子,平日哪里得见女眷?他们认不得,康王妃可认得!

……

怎么不见傅翊呢?

这也是其他臣子心头跟着漫起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