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戳穿前夕
师徒时隔一年半再相聚,自然很多话要说,关起门来如何亲热都可得,徐三娘同这个徒儿说着话,也在细细打量她的住处。
从院门口一路走来,廊下挂着的竹帘雅致,窗台上摆着的几盆兰草长势喜人,连青砖缝里都少见杂草,显然是有人精心打理。
再看伺候的丫鬟小厮,言行举止妥帖,对陈稚鱼更是恭谨中带着亲近,不似寻常主仆那般生分——由此可见,她在陆家的日子应是安稳顺心的,陆家也肯在她身上花心思。
徐三娘心中暗自满意,悬了许久的一颗心总算松了些,可目光落到陈稚鱼微微隆起的小腹上时,眼底还是漫开了几分心疼。
她才这般年岁,还是个小女孩,却也要独当一面,快要做母亲了。
她的婉茵,虽是徒弟,却与亲女儿无异,自小在她身边长大,一手医术、一身心性都是她亲自教出来的乖孩子。
想起去年陈志成出事时,她正在外地出诊,那户人家的病症棘手,生生拖了她两个月。后来又在当地接了几个急症病人,一耽误便是小半年,等她终于赶回来,才知陈志成早已出狱,而她的婉茵,竟已嫁入陆家有些时日了。
那时她心里不知多焦急,可连婉茵的近况都打听不到——陈家自婉茵出嫁后,便极少在外提及这个外甥女,便是旁人问起,也都打哈哈岔开话题。
徐三娘看得分明,陈家这般做,一来是陆家非寻常门第,陈家不愿因旁人议论给婉茵惹麻烦;二来也是真心疼孩子,知道两家家世相差悬殊,不愿借着“陆少夫人娘家”的名头沾光,免得让婉茵在陆家受委屈、失了脸面。
她瞧着婉茵,便如瞧着自己的孩子,自然也不愿让她为难。先前婉茵不主动传信,她便始终没敢递信去,只在心里日日牵挂,如今总算见着人,瞧着她气色尚可,才算真正放了心。
“好了,先不说这些,让我再给你把把脉。”徐三娘声音温柔,轻轻打断了陈稚鱼的话。
陈稚鱼乖顺地伸出手腕,指尖轻轻搭在脉枕上,目光一瞬不瞬地落在师父脸上,满是久别重逢的依恋,舍不得移开半分。
她的师父,素来是女子中少有的模样——不输男子的坚韧,行事雷厉风行的强悍,待医理更是一丝不苟,从无半分含糊。往日里,师父常着一身寻常布衣,头上也只插支朴素银簪,从不在衣着上多费心思。陈稚鱼还记得,师父从前总说,治病救人的人,时辰都该花在诊脉配药、上山寻草上,衣裳只要轻便合身便好,哪有功夫讲究鲜亮。
从前在云麓时,不知有多少媒婆想为师父说亲,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何媒婆——她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大喜人”,经她撮合的姻缘十有八九能成,寻常人家嫁女儿,都愿请她出面。那何媒婆曾劝过师父,说她性子太过刚硬,少了几分女子柔态,若想让男子倾心,该多穿些鲜艳衣裳,别总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
可她的师父,本就与常人不同。从不会为了迎合旁人目光改变自己,依旧我行我素,带着几分独有的风骨。
可今日的师父,却全然不同——不仅梳了个端庄规整的发髻,簪上的青玉钗品相上乘,连身上的衣裳都是崭新的,料子摸着便知价值不菲。这一身精致装扮,与她那双常年握药锄、诊病患,早已磨出薄茧的手形成鲜明对比。陈稚鱼看着,只觉眼眶一阵发烫,鼻尖也微微发酸。
徐三娘默默不语,指尖在陈稚鱼腕间静静搭了片刻,随后收回手,眉头微拧,目光沉沉看向她:“近来可是遇着了让你大喜大悲的事?脉象里藏着几分虚浮,不似安稳养胎的模样。”
陈稚鱼一愣,知晓师父医术精湛,半点瞒不过去,便垂眸如实道:“先前……受了些惊吓,动了胎气。”
徐三娘闻言长舒一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后怕:“还好你自小跟着我辨药识草,幼时也进补过不少固本的汤药,身子骨比寻常女子强健些。可孕初期动胎气绝非小事,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我晓得轻重,那一次也着实吓坏了,足足卧床静养了五日,如今已无大碍。”陈稚鱼轻声解释。
“便是无碍也不能马虎。”徐三娘语气加重了几分,“常言说得好,溺死的都是会水的。你虽懂医术,却偏生不能仗着这点就掉以轻心,腹中孩儿要紧。”
陈稚鱼忙点头应下,不敢有半分辩驳。徐三娘显然还有疑虑,目光灼灼追问:“让你受惊的事,可是与这次唤我来京有关?”
陈稚鱼深吸一口气,缓缓点头,抬眼看向师父:“此事与我夫君有关。他身份特殊,这次的事也牵扯甚广,信中笔墨难尽,便没敢在纸上细说。”
说着,她便将这阵子陆府的变故简略道来,重点提了陆曜因头部受伤失了记忆,得了离魂症的事。徐三娘听得眉头越拧越紧,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药箱边缘,眼底满是思索。
徐三娘指尖在桌案上轻轻敲了两下,沉吟道:“离魂症多是情志骤变或外伤扰了神智所致,可他既是头部受创,按说该先调理气血、安神定志,怎的听你这话,倒像是连过往人事都全然忘了?”
陈稚鱼点头:“正是如此,他连我这个枕边人都认不得,只记得年少时的旧人旧事,对近四年的事一概不知。府里上下都慌了神,我思来想去,唯有师父的医术能瞧出些端倪,才敢传信请您来。”
徐三娘眸色沉了沉,伸手取过药箱里的银针包,指尖抚过冰凉的针身:“明日我先替他诊脉看舌,再瞧瞧他头部的伤处。若是真的离魂症,倒有几分调理的法子;可若是……”
她话未说完,却轻轻摇了摇头,“罢了,先见了人再说,免得凭空猜度误了事情。”
陈稚鱼心中一动,听出师父话里有话,却也知此刻不是追问的时候,只轻声应道:“全听师父安排。有您在,我心里也踏实多了。”
徐三娘看着她眼底的疲惫,语气软了些:“你也别太熬着,孕期最忌忧思。今晚我住下,明日一早便去见那位陆大少爷,定帮你弄清楚缘由。”
陈稚鱼无有不依,亲自将师父送进备好的厢房安置妥当,待转身时,目光不自觉望向止戈院的方向,长长吐了口气,才缓步回了自己屋中。
她靠坐在软榻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榻边锦缎纹样,心中情绪似浪潮般起起伏伏——虽不至于乱了分寸,却也萦绕着几分挥之不去的烦忧。
师父既已到京,她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七八分。离魂症素来难治,这点她比谁都清楚,是以她请师父来,所求的从来不止是治好陆曜,更想借师父的医术印证自己的猜想,找出切实证据,看看他究竟是真的失了忆,还是另有图谋。
前日那番试探,他虽看似扛住了压力,可她总觉他眼底藏着几分刻意隐瞒的闪躲。若他当真一直在瞒着自己……陈稚鱼眸色骤然冷了几分,心口也跟着沉了下去。
昔日说什么夫妻同甘共苦,可他对自己却一再遮掩。这一次,她再没那般好脾气,容他这般糊弄。
可让她心绪难安的,还有另一个不敢深想的念头——她竟隐隐怕他的病症是真的。若真是如此,那先前所有的猜忌都成了错处,往后要理清他与木姑娘的纠葛,再寻回从前的模样,便更是难上加难了。
她心中亦藏着几分惶惑——他们过往的情深,与他遗忘的这一年,如今在他心中,究竟孰轻孰重?
陈稚鱼闭了闭眼,眉头微沉,指尖在膝上缓缓收紧。
感情之事,从来最是不讲道理。其实她并非怕面对任何结果,怕的只是被蒙在鼓里,连分辨真假的资格都没有。
倘若他什么都记得,只是故意装作失忆,如今两人走到这一步,他若想拨乱反正,回到最初与旁人相守的模样,她想,自己定能及时抽身,断不会为这些人和事歇斯底里,失了体面。
可他若当真什么都不记得了,将从前的情意全抛在脑后……那她也不会做哭哭啼啼的怨妇,只是心里那点遗憾与不甘,怕是终究难以平息。毕竟那些真心相待的岁月,不是说忘就能忘的。
……
次日,在去止戈院之前,陈稚鱼拉着师父进了内室,与她提前沟通了一番。
“此事只敢私下与师父说。”
徐三娘就懂了,这是除他们二人之外,再不能对第三个人说的话。
“你说。”
陈稚鱼目光微沉,带着凝重,道:“一会师父为他诊断,无论他是不是真的得了离魂症,师父对外给出的结论,也只能是。”
徐三娘微有些讶异,随后点了点头,没有多问,只道:“师父明白了。”
二人说罢,便往止戈院去。
而一早得知消息的陆曜,安静的躺在床上,面色讳莫如深,屏风之外是坐立难安的木婉秋。
她觉得,今儿个场合,她不应当在这儿,万一陈稚鱼的师父医术了得查出来了,场面不知如何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