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诸侯末路,天下三分!

【英雄名称:王彦章】

【英雄品质:皇级】

【英雄天赋:郓州奇袭战(麾下骑兵攻击力+25%,所造成伤害+25%,战马冲击力+25%,行军速度+30%);千骑奔袭(麾下轻骑兵行军速度+25%,骑射所造成伤害+20%/重骑兵防御力+25%,阵型维持+20%);王铁枪(武器为铁枪时,个人综合战力+28%,受到的伤害-20%,体力消耗速度-20%,攻击目标时,小概率触发缴械效果)】

【英雄等级:79级】

【英雄忠诚:100】

【英雄属性:勇武:98;统帅:94;政治:32;智慧:35】

王彦章为五代十国后梁名将,以骁勇善战著称,因善使一杆铁枪,而被人称为王铁枪。

军事成就上,他在柏乡之战,杨刘之战,德胜口之战,郓州奇袭战中履历奇功。

气节上,他被李存瑁生擒,亲自劝降,可却依旧宁死不降,慷慨赴义。

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赞其为豹死皮留,人死留名。

因此,李玄对他们两人早有安排。

“马超调任益州军团!”

“王彦章调任凉州军团!”

“赵奢,马铁调任叶州军团!”

“以上四人,皆担任副将一职!”

除了被提前抽调的班超等人之外,阮虎麾下武将已经被李玄拆分到各个军团。

陈汤和李广利则暂时不能调离当下岗位,仍需镇守丝绸之路南线,以免兽潮来袭时,无人抵御。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阮虎便起身离去。

马超和王彦章无法陪同。

因为两人需要在三天内,前往各自军团报到。

否则,他们怕是会错失接下来一场针对益州的军事行动。

……

皇权八年,九月末。

自赳赳老秦骤然离世,关中被李玄所占,时隔不到两个月,便又有一个诸侯被清盘。

他就是被明月持续加压的宋老生。

而且自从关中被李玄所占领,明月便再度加大对宋老生的打击力度。

一路由她亲自领兵,以零陵郡为起点,攻克苍梧郡,会浦郡,切断宋老生对交州西面的联系。

第二路则是由胡大海,傅友德,胡宗宪领兵,直接从扬州起兵,攻打南海郡,牵制宋老生的核心战力。

外无支援,内无变数,宋老生无力回天。

九月中旬,宋老生亲自率领麾下文武官员出城投降。

至于以上时间为何推迟小半个月……自然是考虑到转化率的问题。

毕竟宋老生麾下的英雄阵容囊括了南北两宋时期,真正有才干的文臣武将。

明月要想将他们收入自己的班底,再控制住交州,自然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吸收。

小半个月都算是短的。

因为占领关中的李玄比她更费劲。

一面需要安抚旧有势力,再以他们稳定关中民心,方便李玄在当地施加影响力。

一面则要安抚赳赳老秦的旧部,设法将抱团的他们逐一拆离,以免在长安城内形成不好的风气。

当然,之所以李玄需要处理的麻烦比明月大,核心也是在于两人获胜的方式有所不同。

明月用的是硬实力,正面将宋老生打垮。

再加上宋老生亲自出城投降,使他麾下的文臣武将更容易接受失败的结果。

李玄则不同。

赳赳老秦的离世,事发突然。

贾诩等人的应对之法也属于无奈之举。

虽然投降李玄在诸多秦将看来,没有什么丢脸的,可出于谨慎的他们在思维上却更团结。

再就是赳赳老秦的班底要比宋老生强不少。

仅仅是统帅方面,赳赳老秦麾下便有蒙骜,章邯,司马错,邓羌等人。

将领方面有蒙武,蒙恬,徐荣,王龁,辛胜,杨端和等人。

文臣谋士方面更有贾诩,商鞅,李斯等人。

仅仅是达到皇级层次的,便有十余人。

因此,李玄在关中消耗的精力也没白费。

至少等他彻底将赳赳老秦的文臣武将吸收转化为自身力量,长安城便能迈入下一个阶段。

扬州,南江城。

彻底完成对交州的控制没多久,明月便立刻回到自己的都城。

此外,宋老生麾下的文臣武将也被她带了回来。

毕竟交州和北面的州府有所不同。

不仅山多林密,更有诸多关隘险阻。

虽然明月已经彻底控制交州,可却依旧要留下自己的文臣武将镇守。

否则,一旦交州闹出什么幺蛾子,明月就要分兵镇压,非常不利于自己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主公,门外有益州的使者求见!”

侍女上前汇报。

刚换上便服的明月动作一顿,双眸露出思索之色。

“即刻命杨士奇,于谦前往驿馆,代我接待益州使者,尽量探清他的来意。”

侍女领命,躬身离去。

杨妙真将热毛巾递上前去,低声道:“如今整个华夏区就剩三家势力。”

“汉家天子当下派人来访,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您为何要再派人前去试探?”

诸侯们一旦发展起来,便会形成雪球效应。

除非中道崩足,或志向改变,否则九九归一,便是华夏未来必有的结局。

李玄如今不仅占领了整个华夏北方,更是在固有的领土上拓地千里,于北疆设立云州,寒州,叶州等地。

诸多异族在李玄治下渐渐汉化,未来终有一天,可完美融入华夏文明,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炎黄子孙。

可以说,如今的李玄已坐收千年之功。

只要不发生像齐小白或赳赳老秦一样的意外,李玄终有一天会举兵南下。

明月也正是因为考虑到未来的局势,所以才将包括宋老生在内的所有两宋英雄带回南江城。

“如今的汉家天子锐气尽失。”

“完全没有合作价值。”

“要不是看在蜀汉的英雄阵容不错,我连理都不会理他。”

明月神色漠然。

杨妙真闻言,沉吟不语。

显然,分析格局不是她的强项。

可明月当下的行为却有些令人费解。

既然不想联合老三去打老大,他们又要怎么去抗衡李玄?

杨妙真没有问,明月也没有回答,针对汉家天子到访的问题也就到此为止。

同天,下午时分。

与庞统聊完的杨士奇,于谦前来复命。

“似乎是因为关中的沦陷,汉家天子如今已成为惊弓之鸟。”

“庞统已表明。”

“如果主公同意合作,益州便会立刻出兵,助您夺回南阳郡或汉中郡。”

于谦轻哼道:“话说的虽好听,可真正的目的却是想把我们当作抵御李玄的屏障。”

杨士奇神情一囧,下意识回道:“以如今的局势,不与益州合作,莫非要联合李玄领主南下伐蜀?”

汉家天子也和明月有一样的顾虑。

或者说,他如今已在直面李玄的兵锋。

虽说李玄没有立刻南征巴蜀的意思,可吴汉等人却已经在凉州和汉中郡一带演习。

不说李玄的威名加成,仅仅是演习的规模和气势,便让蜀军感到莫大压力。

所以汉家天子当下急需找到一个破局点。

自此,效仿汉末三分天下的格局,联合老二打老大的策略立刻就被徐庶等谋士提出。

只是汉家天子如今的提议却有些低端。

试图引发李玄和明月之间的矛盾,以此祸水东引。

杨士奇和于谦都有不俗的战略眼光,自然能看出拿下南阳郡和汉中郡的弊端。

至于好处……反正杨士奇和于谦看不出来。

当然,杨士奇的话也有道理。

即便是拉上老三都未必能打赢老大,要是帮老大去打老三,他们自己的结局也就显而易见。

因此,于谦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作答。

突然,一旁的姚广孝提议道:“不如与益州换一种合作方式。”

“无需他们出兵助我们夺取南阳郡或汉中郡。”

“可一旦李玄领主南下伐蜀,我方定会鼎力相助,如何?”

刘伯温眼前一亮。

“以蜀地作为战场,或许真能拖个一年半载。”

“如果能争取到足够多的发展时间,以扬州,荆州,交州的潜力,我们未必无法与李玄领主一战。”

明月微微颔首。

“既然如此,便按照先生的意思制定计划。”

“杨士奇,于谦,益州使团依旧由你们二人接待。”

“杨荣,杨溥,你二人从旁协助两位先生,完善计划。”

一众官员齐声道:“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