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大量卖出,新的集邮册,肖仲文到东风大队
最后,黑六哥要了20个榴莲。
平均一个8斤,这就是160斤。
一斤是十块钱,这就1600块了。
加上东北这边的各种水果种类比较少,肖时衍还能弄来不少各种南方水果。
价格都比北方水果要贵。
其实北方也有水果,比如蓝莓和蔓越莓之类的。
可惜的是,这年头的运输成本太高了,加上冷链系统的不成熟,所以南北方都很难吃到对方的水果。
肖时衍解决了这个问题,至少黑六哥最近从肖时衍这里得到了不少的南方水果。
事实证明,北方人也是喜欢吃南方水果的。
特别是荔枝和龙眼这几种水果。
至于杨桃之类的,南方都有很多不喜欢吃的。
当然了,北方也有喜欢吃的。
光是水果,黑六哥就从肖时衍这里拿了两千多块钱。
这么多钱,黑六哥虽然自已赚的更多,但他也不可能完全拿钱出来。
所以,黑六哥不得不再次将他的好东西拿出来一部分让肖时衍挑选了一些。
肖时衍有时候是想要全部打包拿走的,但可惜,只有两千多块钱的配额。
且黑六哥也不傻,他不可能拿市场价来给肖时衍,也是要稍微多要点。
肖时衍只能挑选其中的精品。
当然了,那些不太精品的,肖时衍倒是也没有什么一定要拿到手的想法。
黑六哥一边喊着:“亏了,亏了。”
一边,脸上的笑容压都压不住。
这些水果可不只是能让他赚钱,还能让他打开一些渠道和门路,让他赚钱的路子更多。
也能让他得到更多的庇护,不会轻易被人给摸了。
至于肖时衍拿走的那些东西,黑六哥得到的时候,其实并未花费多少。
肖时衍拿走那些东西的代价,足以让他赚很多倍了。
好东西,本来就不少。
这年头,想要保存下来,也不容易。
肖时衍也很满意,毕竟他也觉得自已赚的不少。
至于黑六哥赚了?
肖时衍也并不在意。
他的水果也是无本买卖,没有花费多少,只不过花费了一些精力和时间罢了。
双方都觉得自已赚了。
最终实际上,肖时衍肯定是赚的不少。
黑六哥也绝对不亏。
他得了门路,安全了不少不说,也能有更多的渠道得到这些好东西。
肖时衍再间接的从黑六哥手里得到这些东西。
只能说,合作共赢吧。
反正双方都很开心。
肖时衍从黑市出来,偷偷地离开,没多久,就已经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了大街上。
他去邮电局那边看了看,又拿了两个包裹,一个还是他大嫂送过来的。
此时的肖时衍,可不知道,他大哥已经来了。
肖时衍拿了包裹打算离开的时候,杨大姐喊住了他。
“杨大姐,有什么事情吗?”
“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你之前不是很喜欢邮票吗?我这里给你联系到了一个集邮爱好者,他们圈子里不少的好邮票。我这里有一本集邮册,你看看要不要?”
肖时衍一愣,他从这边已经得到了不少好邮票。
他倒不是一定要拿到这些好邮票,虽然升值的效果不错,但他也并不是真的缺钱。
无非就是,来都来了,有机会,就收集一下呗。
反正到了他手里的,肯定是注定了要留在手里,一直当传家宝传承下去的。
这种东西,只要是和平盛世,东西注定了是越来越少的。
那么升值的收藏价值,自然是越来越多的。
肖时衍接了过来,翻了翻,发现还真是比较稀有的邮票。
肖时衍问了问价格,杨大姐就开了个四十块的价格。
肖时衍也没有还价,就花了这笔钱,收了下来。
杨大姐的脸上也是洋溢着笑容,她大概也从中赚了点差价。
肖时衍并不在意。
他又不缺钱。
刚还从黑市的黑六哥那边拿到了三百块呢。
其他的,都换了各种古董了。
肖时衍还特意让黑六哥多注意一下书籍类的古董。
肖时衍之前从书上得到的鬼王十三针,还有一些食物和香料的偏方,前者已经让肖时衍得到了好处。
后二者,暂时还没有起效果。
但绝对能让肖时衍得到好处。
未来改开后,这就是他的赚钱的好办法。
和杨大姐再次说了几句,杨大姐还问他:“以后还有这种集邮册,你还要吗?”
肖时衍点点头:“可以的,要是还是这个价格,邮票也稀少的,我还要。”
价格升的太多,或者邮票不稀少,他就不会要了。
弄一些大众的邮票,肖时衍拿了也没用。
杨大姐脸上的欣喜不减,看来,她确实接触了一个圈子,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利益。
肖时衍并不排斥这种做法,他自已也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动作,却可以得到稀少的邮票,获得升值的东西。
杨大姐其实也只是获得了一些微薄的利益。
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不是好?
做完这些,肖时衍扛着两个包裹,就打算回去了。
这个时候,一辆吉普车开进了东风大队。
这段时间是秋收,除了柳寻途还带着人打算在山下巡逻,应付可能下山的歹徒,或者是给山上的陆子乔等人送一些水和食物。
其他人都还是要投入到正常的秋收中。
东风大队的可耕种面积少,但也足够他们食用的粮食,面积自然也不会太小。
要是不抓紧点时间秋收,这粮食可就要烂在地里了。
除了水稻,后面还有红薯,大豆等粮食,都是要进行一一收获的。
且,这段时间开始,大家还要准备过冬的柴火。
除了捡拾的树枝等,上山也不能随便砍树,那些已经枯死的树木可以,其他的,就只能弄一些枯死的树枝。
活着的树木是不能随意的砍伐下来当柴火烧的。
东北这边的各种优质木柴,都是要统一的砍伐下来,不管是用做火车的枕木,还是家具的用材等等,都需要统筹规划。
当然,家里有红白喜事,通过大队的允许,还是可以砍伐的。
除了这些,家里常备的就是各种豆荚还有玉米杆,都是东北家庭准备的过冬的木柴,烧炕用的。
“肖团,咱们进来了。不过,好像大队的人都在秋收,咱们怎么办?”
肖仲文想了想,说道:“咱们问问路,去找找大队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