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真给我们女人丢脸
日子一天天过去,姜九梨在军属互助中心越来越忙碌,也越来越受欢迎。
她那股子不同于时下姑娘的爽利劲儿,灵活通透的脑瓜子和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态度。
让她迅速成为了家属院里的“红人”。
谁家婆媳闹矛盾了,找小姜同志评理。
谁家孩子工作没着落,找小姜同志打听门路。
甚至谁家屋顶漏雨、邻里纠纷,都爱叫上姜九梨去看看。
她似乎总有办法,或劝解,或出主意,或帮忙联系厂里相关部门。
总能将一团乱麻的事情,理出个头绪来。
若是姜九梨不在,大家才会退而求其次地去找阮秋悦。
秋悦也是个热心肠的好姑娘,耐心又温柔,只是性格软和了些,遇事容易没主意。
总要等姜九梨拿大方向,或者请示领导,效果自然打了折扣。
一对比,大伙儿就更认姜九梨了。
“瞧瞧人家小姜同志,办事就是利索!”
“说话在理,办法还多,找她准没错!”
“秋悦也好,就是性子太面了,还得是小姜这样的!”
赞扬声多了,落在某些人耳朵里,就变得格外刺耳。
军属互助中心这潭水,看着不深,底下却藏着暗流。
哪怕是在这提倡集体至上,艰苦朴素的七十年代,职场的人性博弈和竞争也从未缺席,只是披着更革命化,更隐蔽的外衣。
姜九梨和阮秋悦这两个年轻姑娘的风头,俨然盖过了办公室里那些资历老,关系硬却混日子的“老油条”。
除了早就结下梁子的赵芳和谢香云,其他几位原本事不关己的老职工,心里也开始不是滋味了。
茶水间、厕所里,开始飘出一些酸溜溜的议论。
“哼,就她能!显着她了!”
“可不是嘛,活都让她干了,显得咱们多没用似的。”
“年轻人,爱表现呗,想出风头。”
主任刘淑芬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并不制止,反而有点乐见其成。
她几次暗示姜九梨要“懂事”、“会来事儿”。
比如把解决棘手问题的功劳让点给她,或者逢年过节表示点“心意”,可姜九梨压根不接这茬。
她觉得自己凭本事吃饭,把事情办好对得起良心和工资就行,懒得搞那些虚头巴脑的。
刘淑芬碰了几次软钉子,心里恼火。
又见姜九梨越来越得人心,那点巴结不上的挫败感就转化成了隐隐的嫉恨。
她不敢明着得罪可能攀上高枝的姜九梨,但暗中给她使点绊子、穿穿小鞋,等着看她笑话的心思却活络了起来。
于是,她时不时就把一些难缠的、容易得罪人的活儿“委以重任”给姜九梨。
或者在她汇报工作时鸡蛋里挑骨头,拖延她提出的合理申请。
姜九梨不是没察觉,但她最近的心思确实不全在工作上。
黑市的生意需要她小心谨慎地去操持,那是她安身立命、改善家庭环境的根本。
姑姑的工作还没彻底落实,家里父母兄姐的生活她也惦记着。
互助中心这些勾心斗角,在她看来既无聊又浪费精力。
只要不触及底线,她懒得浪费口舌去争辩,只想把手头分内的事做好。
然而很多时候,退让和沉默并不会换来风平浪静,只会让欺软怕硬的人更加肆无忌惮。
见姜九梨对于各种刁难和冷言冷语没什么激烈反应,那些人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
流言蜚语开始升级,从工作上的挑剔,转向了更恶毒的人身攻击。
不知从哪天起,家属院里开始流传起关于姜九梨和霍冬临的风言风语,而且版本越来越不堪。
“哎,听说了吗?三号楼那个姜九梨,能进互助中心,就是靠霍团长的关系!”
“何止啊!听说她为了攀上高枝儿,早就主动送上门了,两人不知道睡过多少回了!”
“真的假的?看她长得挺端正的,不像那种人啊?”
“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没看她那双眼睛,看人的时候水汪汪的,带着钩子,一看就是个狐媚子!”
“就是,不然霍团长那样条件的人,能看上她?肯定是使了下作手段!”
“怪不得在互助中心那么横,原来背后有人撑腰啊......”
这些污言秽语像污水一样,悄无声息地蔓延着。
阮秋悦偶尔听到一耳朵,气得满脸通红想争辩。
却被那些老娘们儿不阴不阳地顶回来,“秋悦啊,你年纪小,不懂,我们也是为你好,离那种人远点,别被带坏了。”
她嘴笨,说不过,只能干生气。
所有人的矛头,几乎全都对准了姜九梨。
因为阮秋悦随母姓,为人又低调,几乎没人知道她是霍冬临的亲妹妹。
在大家眼里,她就是个性格软和、没什么背景的普通小姑娘,最多算是被姜九梨“带坏了”的跟班。
赵芳和谢香云更是其中的急先锋,两人一唱一和,添油加醋。
“我早就看出她不是个安分的了!”赵芳撇着嘴,对着一圈听闲话的家属说,“整天往霍团长办公室跑,一去就待老半天,谁知道关起门来干什么呢!”
“就是就是,”谢香云连忙附和,“工作上有点成绩就趾高气扬,还不是靠床上功夫?呸!真给我们女人丢脸!”
这些话,不可避免地传到了姜九梨的耳朵里。
起初是委婉的提醒。
一位平时受过姜九梨帮助的大娘,悄悄拉住她:“小姜啊,最近有些话传得不好听,都是关于你和......霍团长的,你可得注意点影响啊。”
接着是异样的目光。
她走在路上,能感觉到背后有人指指点点。
等她看过去,对方又立刻移开视线,或者露出意味深长的假笑。
最后,是直接泼到面前的脏水。
这天下午,姜九梨刚从外面调解完一场纠纷回来。
正口干舌燥地想喝口水,就听见赵芳斜靠在办公室门口。
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整个办公室的人听见:“哟,咱们的大忙人回来了?又去深入群众了?还是去汇报工作了?”
特意加重的几个词,充满了暗示性。
谢香云立刻发出咯咯的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