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挖社会主义墙角
“别怕,”姜九梨安抚地拍拍她的手,“谢远舟不是在生你的气,他是在生自己的气。”
“气自己处境艰难,气自己需要让你用这种方式来帮他。给他一点时间冷静一下。”
“可是......”阮秋悦还是不安。
“这样,”姜九梨想了想,“你先找个机会,郑重地跟他道个歉。不是为你帮他还钱这件事道歉,而是为你没有考虑到他的感受、没有尊重他的意愿而道歉。”
“告诉他你理解他的骄傲,以后会注意方式方法。”
阮秋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然后,”姜九梨继续道,“那一百五十块钱,你让他还给你。”
“啊?”阮秋悦惊讶地睁大眼睛,“为什么?我都还了......”
“正因为你还了,才更要让他还给你。”姜九梨语气坚定,“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姿态问题。你要让他知道,你不是在施舍他,那笔钱是你借给他的,他有能力偿还。”
“只有这样,才能挽回他的自尊,让他能在你面前抬起头来。”
阮秋悦若有所思,渐渐止住了哭泣。
姜九梨看着她,心里也有些感慨。
阮秋悦和谢远舟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
两人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思维方式差异巨大,需要磨合的地方太多了。
当初她劝过她,可这个心底单纯的姑娘根本听不进去。
有些事儿啊,只能自己亲身体会过,才会真的明白,选择对不对。
与此同时。
谢远舟正靠着冰冷墙壁,紧闭双眼,紧握的双拳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
工友那些戏谑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像针一样刺着他。
但比那些话语更让他难受的,是阮秋悦那双含着泪、充满委屈和不理解的眼睛。
他知道她是好意。
可他无法接受这样的“好意”。
他谢远舟可以吃苦,可以受累,可以被人看不起。
但他绝不能接受来自心爱之人的怜悯和施舍,那会让他觉得自己卑微如尘土,根本不配站在她身边。
他深吸一口气,睁开眼,眼底布满红丝,却带着一股倔强的狠劲。
他得更拼才行。
拼出个人样来。
只有那样,他才能堂堂正正地站在阮秋悦面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连接受她的好意都成为一种屈辱。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孤独而坚韧。
他不知不觉间回到了宿舍楼下。
刚准备进去,就被人喊住。
谢远舟看着面前的李家明,眉头不自觉地拧紧。
他和李家明虽在同一年间,但分属不同班组,平时最多点头之交。
这人突然神秘兮兮地找他,说有重要的事,让他本能起了戒心。
李家明递过来一根香烟,谢远舟摆摆手:“谢谢,不会。”
李家明自己点上,吸了一口,烟雾模糊了他略显精明的脸。
他先是扯了几句车间里的闲篇,又夸谢远舟技术好,领导们都非常赏识。
谢远舟耐着性子听着,心里却愈发不耐。
他本就不是善于应酬的人,加上今天心情极度糟糕,只想快点回宿舍躺着。
“李师傅,你找我到底什么事?”谢远舟打断他的寒暄,声音带着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
李家明嘿嘿一笑,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远舟兄弟,我看你最近......手头是不是有点紧?”
谢远舟心里“咯噔”一下,眼神瞬间锐利起来,警惕地看着他:“你听谁说的?”
“嗐,厂里就这么大,有点什么事传得快。”李家明打着哈哈,避重就轻,“我就是关心一下。咱们都是工人兄弟,互相帮衬嘛。”
谢远舟没说话,只是沉默地看着他,等待下文。
他可不相信李家明会无缘无故来“关心”他。
李家明见他不接话,只好继续往下说,声音压得更低:“远舟兄弟,你是真有本事的人,窝在厂里拿这点死工资,太屈才了。想不想......赚点快钱?”
“快钱?”谢远舟的心跳漏了一拍,面上却不动声色,“什么意思?”
“就是有条路子,来钱快,也不少。”李家明左右瞟了一眼,确认没人注意这边,“就看兄弟你敢不敢干了。”
谢远舟的呼吸微微急促起来。
他太需要钱了!
家里母亲等着药钱,弟弟妹妹的学费也还没着落,再加上今天在阮秋悦面前丢尽脸面的屈辱感......
这一切都像沉重的枷锁,勒得他喘不过气。
“什么路子?”他听到自己的声音有些干涩。
李家明舔了舔嘴唇,眼里闪着一种攫取的光:“外面有个私人办的小厂子,缺技术好的老师傅指点。就周末去那么一两次,一次......”
他伸出两根手指,在谢远舟面前晃了晃,“这个数。”
两百块!
谢远舟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他一个月工资加津贴才多少?
五十多块!这相当于他小半年的收入!
巨大的诱惑像一只无形的手,瞬间攥紧了他的心脏,让他几乎窒息。
但他残存的理智还在拼命挣扎。
私人小厂?技术指导?
这年头,私人办厂是什么性质?
那是挖社会主义墙角!
是严重的投机倒把行为!
他去给这种厂子做技术指导,一旦被发现......
谢远舟后背瞬间冒出一层冷汗。
“李师傅,”他的声音发紧,带着难以置信,“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这是犯法的!要是被厂里知道,别说工作保不住,那是要进去吃牢饭的!”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拔高了一些,带着后怕和愤怒。
李家明似乎早料到他的反应,并不着急,反而笑了笑,语气带着一种过来人的“通透”:“远舟兄弟,你别激动,没那么严重!”
他又凑近些,几乎贴着谢远舟的耳朵说:“那厂子偏僻得很,没人知道,就去指导一下,教教他们怎么调试机器,怎么提高成品率,神不知鬼不觉。谁会知道?”
“再说了,”他意味深长地看着谢远舟,“这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光靠厂里发的这仨瓜俩枣,够干什么?娶媳妇?养家?做梦吧!”
“一次两百块啊兄弟!干上几次,啥困难解决不了?何必天天看人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