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青年阿泉
他约莫十八九岁年纪,皮肤早已被晒成了小麦色,身上的肌肉线条流畅结实,虽不算特别壮硕,但陈兰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具身体里蕴藏着远超常人的爆发力,显然是常年刻苦锻炼的结果。
此刻,这青年正叉着腰,神情带着山里人特有的警惕和直率,毫不掩饰地打量着他们这两个不速之客。
见对方再次出声询问,语气比刚才更显戒备。
陈兰定了定神,上前几步,将有些精神恍惚的魏仁稍稍挡在身后,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无害:“这位小哥,打扰了。我们二人从远方而来,路过此地。”
说着她指了指身旁的魏仁,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担忧。
“我兄长身体有些不好,现在天也快要黑了,我们也不敢在山里继续前行,不知可否在你们这借宿一宿?明日一早我们便离开,绝不多做打扰。”
“借宿?”
阿泉仿佛是听到了什么极其稀罕的事情,眼睛瞪得溜圆,随即竟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他在清水湾从小长到大,除了偶尔来收山货或者贩卖些针头线脑的货郎,哪见过专门跑来这山窝窝里借宿的?
这俩人看着也不像迷路的猎户啊。
陈兰见对方发笑,以为是嫌弃他们空手借宿,不懂规矩。
她下意识地就想从储物袋中取出几颗灵韵珠作为酬谢。
但念头刚起,她便立刻否决了。
灵韵珠蕴含的灵气对凡人来说用处不大,反而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她略一思索,想起身上还带着一些凡俗之物,便从腕上褪下一只成色普通的白玉镯子。
这是当年她和爷爷游历之时,在一个小镇集市上买的,虽不值什么大钱,但做工还算精细。
“这位小哥...”
陈兰将镯子递过去,语气诚恳:“我们来得匆忙,没有准备什么银钱。这枚镯子你且收下,权当是我们二人的住宿饭食费用,还请行个方便。”
然而,她伸出的手悬在半空,对方却并没有来接。
陈兰疑惑地抬眼看去,只见阿泉脸上的笑意不知何时已经收敛。
他微微眯着眼睛,目光越过了她,正紧紧盯着她身后魏仁那张有些苍白的侧脸,眉头紧紧蹙起,似乎在努力回忆着什么...
陈兰心中猛地一紧,警惕心瞬间提了起来。
这人为何如此盯着魏哥哥?难道他认得魏哥哥?还是看出了什么不妥?
她下意识地侧移半步,将魏仁更严密地挡在身后。
就在这时,阿泉猛地一拍大腿,眼睛骤然亮了起来,指着魏仁,声音因为激动而提高了几度:“你...你是...你是那个大哥哥!那个给我护身符的大哥哥!”
这话一经出口,不仅让陈兰心头一震,就连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对外界反应迟钝的魏仁,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高喊惊动,缓缓地,有些茫然地抬起了头。
他那双空洞的眼睛,慢慢地聚焦在阿泉那张充满惊喜和激动的年轻脸庞上。
阿泉见魏仁抬头看他,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兴奋得差点跳起来。
他完全忘了那枚镯子,也忘了方才的戒备,手忙脚乱地从自己贴身的汗衫内袋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一个小小的东西。
那是一个用硬木雕刻而成的人像,只有拇指大小,头上无毛,慈眉善目。
陈兰凝目看去,只觉在这木雕之中似乎多了一点东西。
“你看!大哥哥你看!”
阿泉将那小木雕捧到魏仁眼前,声音激动的说道:“你还记得吗?是你送给我的!你说...你说这是你从镇上买来的护身符!我一直都贴身放着,从来没离过身!”
魏仁的目光落在那个小小的木雕上。
那熟悉的造型,慈祥的微笑...就像是一道惊雷,猛地在他混乱的记忆中炸响。
“呃...”
魏仁的喉咙里发出一声极其痛苦的呻吟,他的双眼猛地睁大,瞳孔剧烈收缩。
无数破碎的画面声音,再次冲垮了他勉强维持的脆弱平衡。
深潭...五公子...阿泉...佛像...还有...更多更多杂乱无章的记忆碎片...
一股脑的在他的脑海中翻涌。
“啊!!!”
魏仁猛地抱住自己的头,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额头上青筋根根暴起,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整个人眼看就要向后栽倒。
“魏哥哥!”
陈兰大惊,再也顾不得其他,猛地伸手想要扶住他。
“大哥哥!你怎么了!”
阿泉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傻了,脸上的欣喜瞬间被惊恐取代,他手忙脚乱地想上前帮忙,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陈兰刚扶住魏仁的手臂,就感觉他身体一沉,所有的力气仿佛瞬间被抽空,眼睛一闭,竟是直接疼晕了过去,整个人软倒在她怀里。
“魏哥哥!魏哥哥你醒醒!”
陈兰抱着昏迷不醒的魏仁,焦急地呼唤着,眼泪瞬间涌了上来。
“大姐姐,这...这是怎么回事?”
面对阿泉的询问,她一时间心乱如麻,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向他解释这复杂无比的情况。
“他...他旧疾发作...头疾...”
阿泉看着昏迷不醒的魏仁和泪眼婆娑的陈兰,虽然满心疑惑和震惊,但动作却没有停下。
只见他二话不说,将木雕重新揣回怀中,而后弯下腰,动作麻利地将昏迷的魏仁从陈兰手中接过,一把背到自己背上。
魏仁虽然清瘦,但分量不轻,好在阿泉常年锻炼,背起来毫不费力。
“大姐姐!我要到村东头去,你跟着我!”
阿泉扭头对陈兰喊了一声,迈开步子就朝着村子里狂奔而去!
其实不用他提醒,陈兰在他背起魏仁的瞬间就已经紧紧跟在了身后。
看着阿泉背着人依旧奔跑如飞,陈兰心中焦急,暗中调动了一丝体内的灵力,附着在双腿之上,这才能跟上阿泉全力奔跑的速度,不至于被落下。
阿泉一边跑,一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见陈兰一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女子,竟然能毫不费力地紧跟在自己身后,心中不由得闪过一丝惊奇。
这大姐姐...脚力也这么好?
他的目光移向了陈兰纤细的小腿,不过此刻他也顾不上细想,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赶快去村东头!
村东头有间挂着“妙手回春”匾额的青瓦房。
那里住着清水湾村,乃至附近几个山村都最有名的郎中,刘大康。
刘家算是医学世家。
刘大康的爷爷虽然是个半路出家的土郎中,但是靠着祖传的几个土方子和自己摸索的经验,治治常见的头疼脑热,跌打扭伤还算凑合。
到了他父亲那一辈,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对一些常见的病症和猎人们的皮外伤处理得颇为得心应手。
而到了近些年,深潭成了重要的生计来源,但也有了一些因阴寒湿气而导致的疾病。
刘大康敏锐地抓住了机会,还特意去了山外更大,更繁华的望潮镇上,花了重金和心思,专门学习了如何应对因长期下深潭而导致的种种寒湿病症。
如今的他,对常见病,外伤以及特有的“寒病”都已算得上精通。
他不仅自己医术不错,还尽心尽力地教授着自己的儿子,指望能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而且为人厚道,给村里人看病收费低廉,遇到实在困难的人家,甚至只收些鸡蛋山货抵药钱,因此在村里口碑极好,很受敬重。
阿泉背着魏仁,脚步飞快地穿过村中的青石路。
不少正在家门口吃饭或闲聊的村民都好奇地探出头来看。
“阿泉!跑这么急干啥呢?背上背的是谁啊?”
“哟,这后生咋了?脸色这么白?”
阿泉顾不上回答,只是闷头朝着村东头那熟悉的青瓦房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