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刘基献策

“不知统领对如今天下局势有何看法?”

刘伯温像是随口询问宋青书一样。

宋青书当然知道,这是刘伯温在考量自己,他们这些谋士就爱干这些事,于是坦然应对。

“如今天下义军尽起,元廷日暮途穷,正是天子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而我明军占据两淮,钱粮尽丰,兵多将广,武器先进,早晚光复汉人河山。”

宋青书和刘伯温讲起自军优势,相信他这样能人早就看出来了,否则也不可能答应自己,投效明军。

“统领所言确实,现在看明军却如统领所言,风光无两,天下义军都以明军为主……”

刘伯温点了点头,宋青书的认知和自己一样,两人在这方面没有任何分歧。

听到刘伯温这样说,宋青书知道下面该是转折了,肯定得说些自己不好的话,然后他在提出解决办法,这样才能彰显他的重要性。

“不过,大王有没有想过,明军主力还是一明教教徒为主。这样的宗教主力在前期的确是有很强的凝聚力,但是这种战斗力,全靠着统领个人威信支撑。若一旦打了败仗或是统领遇到不测,那明军必将一哄而散。好比汉末张角的黄巾军一样的结果。”

果然如宋青书所料,刘伯温马上就说了‘不过’二字。

并且为宋青书分析明军眼下的危机。

“那不知先生有何解决办法?”

宋青书顺坡而下,询问刘伯温解决眼下处境的办法。

“整军!”

刘伯温只说了这两个字,宋青书随即醍醐灌顶。

的确,明军若是继续按宗教势力发展绝对不行,必须打乱重组,按各个职能将他们重新分配。

就比如现在的锐金旗和烈火旗,宋青书已经让他们发挥特长,该打造火器的打造火器,会使用火器的安排进炮兵营。

总之各尽其用,发挥每个军种的特长。

那么其他旗是不是也可以重新改编?比如巨木旗和厚土旗,完全可以让他们干些土木工作,修补城墙,改善城防。

完全不用向以前一样,把他们当成一种特殊部队来用。

而且其他军队的人员结构也要改变,不能要求加入义军的人同时加入明教,阻止宗教势力继续发展。

“二就是统领要早日称王,不可继续自称‘教主’,这样慢慢的就能改变人们对统领的看法。”

刘伯温又继续说,让宋青书逐渐摆脱‘明教教主’的身份,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地方王侯。

“这不好吧,我现在就称王?会不会引起元廷的注意,将主攻方向集中向我?”

宋青书有些不解,老朱占领应天之后,刘伯温可是献策让其‘缓称王’的,怎么到自己这里,却让自己赶紧称王呢?

“统领怕什么?以如今明军的势力,还怕元廷?实力弱小之时,选择蛰伏,慢慢发展势力为上策。可如今明军如此厉害,四海之内可说没有敌手,若此时不称王,如何让天下汉民投靠?”

刘伯温为宋青书分析起现在称王的好处,既然实力允许,就要做该做的事情,过度的隐忍反而不好。

“先生所言既是,回去我就昭告天下,自领‘明王’,让全天下都知道明军。”

此时的宋青书无比自信,自己终于也走到称孤道寡这一步,虽然知道这是必然的,但如此之快也令宋青书没有想到。

“还有一点,明军此时势力大涨,不光要广纳贤良,还要向周围义军势力展现军威,让他们不敢其觊觎之心。若是能让其他义军势力畏惧我军,从而归降,加入我军,倒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之良策。”

刘伯温知道明军此时被其他势力包围,有坏处也有好处。

今后若是称王,也能让其他势力投奔,这样就能破局,将整个江南纳入掌中。

至于不愿归顺的,也可占着大义,直接驱兵吞并。

刘伯温给的三条建议,每一个都说在宋青书的心坎之上,能得到这样的谋主,让宋青书轻松了不少。

“先生大才,我这就回府,召集军中将领,商量改革议程,还请先生与我同往。”

随后宋青书携刘伯温一同返回应天府官府,将明教高层全部召集,一起商讨整军、称王的议程。

听到宋青书终于愿意称王,明教一众人都十分支持。

他们起兵为了什么?

当然是想混个一官半职,至于推翻元朝统治,光复汉家河山。

那是口号,是理想,是目标!

但谁不想当官?

现在明军中还是以明教职位互相称呼,什么法王、掌旗、副掌旗的,哪有什么什么将军听着过瘾。

宋青书一旦称了王,必然会设立官职,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官位。

日后宋青书若是能荣登大宝,在座的各位,那全是从龙之功,谁还不得捞个官当当?

而关于整军这点,同样没人反对,这是军队发展的必然,其实底下人早已对明教这种管理有些不满了,此时改变,正好应了大家的心意。

至于如何向周围势力展现明军威势,众人一时半会儿倒是没有办法,总不能拉出部队和他们打一架吧,那和直接去吞并他们有什么不同?

“阅兵怎么样?正好我称王那一天,邀请各方义军势力头领过来,然后安排一场阅兵,让他们看看咱们明军部队之间的配合与新式火器的威力!”

宋青书突然想到这个词,没有什么比阅兵更能展现一个国家在和平之时的实力水平的办法了。

想想后世东大每一次阅兵之后,周围国家那清澈的眼神,就知道这多么过瘾。

不但能提高民族自信,还能震慑周边宵小,简直没有比阅兵更方便的办法了!

“教主,这阅兵为何物?要如何去做?”

杨逍有些迷糊,不懂宋青书提出的是什么意思。

“哎呀,这你就不用管了,吩咐下去,让各个军中选出身材高大,体型匀称的士兵,由我亲自训练,到时候你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宋青书自信的把这个活揽了过来,但凡参加过军训的人,都知道这一套要怎么做。

政治、军事上宋青书可能不如其他人,但要让他训练一下士兵这些东西,还是应该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