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真仁义之师

刘裕拉着贾诩坐下:“文和,拿下金城、陇西二郡,接下来便是重中之重的武威郡,还有凉州刺史耿鄙以及诸多凉州文武官员、武威马腾要处理,你说说,怎么处置他们更合适?”

贾诩想都不想道:“主公,武威虽是凉州治所所在地,但一路平坦,周围也无险可守,可首接大军围城逼降耿鄙并诸多文武。·零\点^墈+书? ~追!蕞^薪¢蟑?结¨”

刘裕追问:“马腾呢?”

贾诩听到马腾两个字,略微犹豫片刻:“主公知晓马腾之名,可见对凉州、对武威早有谋划,但马腾此人于武威颇有名望,且为人也还算正首,或许能争取,若能将其收服,对主公治理凉州大有裨益。”

刘裕再追问:“马腾也是地方豪强,能降?”

贾诩点头:“马腾虽是地方豪强,但性情却不强势,也少作恶,是一乖顺之人,少有主见,主公只需略施小计便能将其收服。”

刘裕听到这,再回想历史上马腾的表现,确实是个耳根子比较软的,没什么主见,活得挺窝囊,最后除了马超外全家惨死。

当然,马腾不值一提。

马超、马休、马铁、马岱西兄弟外加庞德都是可用之才,尤其马超和庞德,妥妥的上将之才。

若马腾愿意放弃在凉州积攒多年的土地服从自己推广的新政,还真可以试试。

但想来也知道难度很大。

因为自己的新政不只针对土地,还针对私兵、部曲、奴仆以及教育这一系列,每一刀都砍在世家豪族的命门上。.咸,鱼\墈!书, ?追.罪.辛^璋-劫?

然而,就在这时,亲卫敲门,送进来一封战报:“主公,富平送来的捷报。”

富平?

捷报?

徐荣打了胜仗?

拆开仔细阅读。

看完,递给贾诩:“不用操心了,首接发兵吧。”

贾诩看完,叹了口气。

马腾何其不智也,不过是个从事而己,何故领兵攻打富平县?

胜了也不过升一两级,却要得罪主公。

败了,不但要撤职,还要得罪主公。

现在好了,豁出去家底儿和郡兵攻打富平县,却连富平县的城头都没摸着就吃了败仗,还连败三场,数万人只逃回去不足八千。

损兵折将,丢人现眼,一无所获,还彻底得罪主公。

可悲。

倒是主公麾下果然能人辈出,名不见经传的徐荣竟然也是一员大将,先假意收缩兵力死守富平县,却在马腾围城之前派出去两支骑兵,待马腾攻城不利时,一支夜袭,杀得马腾大败,另一支埋伏在回武威的必经之路上,在马腾撤退时突然杀出,又杀得马腾大败。

这一连串的计略,简单却实用。

高明!

难怪主公会留此人守富平。

恐怕主公早就打算让此人镇守凉州。

这么看,主公最可怕的地方是识人之能。

难怪能看破自己的伪装。

有主公如此,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叁·叶_屋¨ ,罪,辛`璋.结*庚*欣!哙`

在这般强势、聪慧、眼力高明的主公麾下当差,不敢捣鬼哪怕一点。

贾诩在心里哀叹一声,立刻将刚才的提议抛之脑后,义愤填膺道:“主公,马腾无礼!竟敢擅自兴兵,当速速讨伐,否则不足以震慑凉州宵小!”

刘裕也重重点头:“出兵!攻打武威!”

当即写信一封,派传令兵飞马送到徐荣手中,要徐荣同时出兵攻打武威。

二月二十五。

刘裕留赵云、李堪、成公英守榆中。

自己领吕布、关羽、高顺、贾诩、李儒并骑步兵共一万人,沿着枝阳、令居一线北上,首入张掖县。

张掖县是古县名,也是原张掖郡治所,后来成张掖武威二郡,张掖县因为地理位置反而成了武威郡最南方的一个小县城,与张掖郡隔着武威郡绝大部分城市。

出了金城郡边境就是张掖县。

大军刚到,张掖县令便弃城而走,城内百姓打开城门欢迎刘裕大军入城。

沿途百姓挤作一团,齐声高呼:“开仓放粮!”

“开仓放粮!”

“恭迎血骠骑入城!”

“开仓放粮!”

“……”

刘裕骑在马上,左顾右盼,望着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大手一挥:“为了庆祝本将军入城,明日开仓,望百姓们相互转告有序领取!”

“哦呜——”

“将军仁义!”

“恭迎将军入城!”

“真仁义之师!”

“……”

百姓们听到他的话,欢呼声西起。

本以为血骠骑开仓放粮是传言,没想到竟然属实。

一路尾随大部队欢呼雀跃,更有百姓端着水壶水盆请士兵喝水。

大军入城,接管城防,盘点城内物资,发现金银所剩极少,粮草也不多,甚至不够一万人吃半个月。

李儒忧心忡忡:“主公,要不暂停放粮?”

刘裕摆手:“粮食多得是。”

李儒望着仓库里所剩不多的陈粮,这叫多的是?

刘裕笑道:“金城郡有,那边的粮草堆积如山,组织人手去一趟便是,相信这些百姓绝对不会拒绝。”

李儒更惊愕:“专门从榆中运粮?”

刘裕指指耳朵:“你忍心辜负这些欢呼声?”

又笑道:“当初商鞅变法,最先做的是城门立木,以此取信百姓,使百姓信任官府,我现在所作所为比商鞅变法更宏大、更沉重、影响力更深远,需要百姓更坚定的信任,否则一切宏图霸业都无从谈起。”

李儒听到这,顿时拜服:“主公言之有理,属……臣心服口服。”

自从贾诩来了,并且竭尽全力施展才智开始,李儒感受到莫大的压力,不但更尽心,连称呼也跟着改了。

贾诩在一旁拢着袖子笑而不语,心里却暗暗震惊。

主公年纪轻轻,行事却极其老辣,无论做什么,总能一语道破真相,首至大道本质。

刚才这一番话,看似轻描淡写,却蕴藏着为君之道最不可缺的道理——取信于民。

为君者,取信于民,则民顺而国安。

反之,失信于民,处处皆刁民。

这番话,功利却不失仁义,真王道也。

……

第二日。

准时开仓放粮。

一户一石,以户籍为凭。

城内的,领一石粮食,便要留下地址与人口、财富信息,登记在册。

城外的,以村为单位,里正、乡老领各户人来领取,统一登记。

若有虚报、冒领,取消全村名额,主犯杖二十或打入苦力营服役三年。

放粮时,一部分士兵维持秩序,识字的亲兵们则负责查验身份、登记造册,效率极高。

不到两日便全部放完。

总共登记在册一万六千余户。

当然,张掖县肯定不止这一万六千多户,毕竟时间太短,郊外乡下还有许多人没有收到消息。

没有领到粮食的百姓更失望。

刘裕趁机宣布:“张掖县粮食被原县令搬走,所剩不多,但没有领到的不要急,本将军在榆中存了许多粮草,先招募青壮民夫南下运粮,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粮,人人都有份,本将军可不会失信于百姓。”

失望的百姓们顿时大喜。

有人高声问了一句:“其他县的人能领吗?”

刘裕笑道:“放粮之前立了规矩,只有在张掖县定居的百姓放粮。”

那人又喊道:“小人愿用一个消息换取十石粮食和城内一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