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你敢杀我?
皇甫嵩也第一次见刘裕。
上一次,在朔方,相隔百多步,都没有看清楚彼此的容貌。
皇甫嵩抬头目视刘裕,心中五味杂陈。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血骠骑?
好年轻!
年轻得过分!
才二十岁便有如此威势,再过几年,这天底下又有谁能制衡他?
难不成,这天下真要落在他手里?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袁氏、杨氏以及诸多士族还有数不清的豪族都不会接受!
都不会允许这样一个强势、霸道甚至残酷的君主上位!
尤其他在并州推行的种种政策,士族绝不可能接受!
每一件,每一桩,都是刨士族的祖坟!
他在与天下所有士族、豪族甚至寒门子弟为敌!
甚至,他的部下也不一定能接受那些政策!
当官为什么?
除了出人头地,不就是光宗耀祖发扬门楣延续家族吗?
可他的那些政策,却反其道而行之。
想让天下人接受他,就必须放弃在并州推行的那些策略!
所以,他一定会失败!
一定!
现在只占并州一地,问题还没暴露。-狐/恋¢文′学+ !唔+错!内?容^
等地盘扩大,再过几年,就算没有外敌也会生出内乱!
想到这,皇甫嵩心中镇定许多,淡淡道:“刘无咎,皇甫嵩生是汉臣,死是汉鬼,无需向你一介反贼解释什么!”
刘裕听到皇甫嵩的回答,忍不住笑出声:“你?汉臣?先帝遇害时你在哪里?皇子遇害时你又在哪里?你和党人联手逼迫先帝时,怎么不说你是汉臣?这会儿在我面前装腔作势,丢人现眼!”
说到这,意兴阑珊地摆摆手,向吕布道:“此人虚伪、奸恶,以汉臣之名行叛逆之事,罔顾汉室恩情甘为袁氏爪牙,实为奸臣,拉下去砍了!”
“斩首示众,而后挫骨扬灰,不许任何人为其收尸!”
“再向天下人公布其罪行,让天下人知其所作所为!”
吕布得令,拎着皇甫嵩的后领子就走。
皇甫嵩听到这,顿时惊愕:“刘无咎,你敢杀我?”
刘裕冷笑:“为何不敢?”
皇甫嵩色厉内荏地高呼:“我可是皇甫氏这代族长!你,你敢杀我,安定甚至凉州数郡百姓永远不会服你!”
刘裕再冷笑:“我不介意多杀一批!”
又补充道:“我不信他们的脖子嘴巴比我的刀还硬!”
皇甫嵩听到这杀气腾腾的话,真的慌了。′咸,鱼/看¨书- ?追!最~芯′璋_踕?
这个血骠骑,真敢大开杀戒!
这可如何是好?
急忙高呼:“等等,等等,刘无咎,还能商量,你,你别杀我?我还有妻儿老小要养活……”
刘裕却己经完全没了耐心,继续摆手,看都不看。
皇甫嵩己经被吕布拖到院子里,急得高喊:“刘裕,别杀我!我投降!我为你效力!我向天发誓永远效忠于你……”
刘裕却听都不听,而是朝亲兵道:“传李儒来一趟。”
李儒在演义中的笔墨不多,但形象十分是鲜明,足智多谋,心狠手辣。
但在演义中,却只有两件事情。
一是资助五百钱修建《汉颌阳县令曹全碑》,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曹全碑》,练书法必然绕不开的一道碑文,有七成的书法爱好者都是从临摹《曹全碑》开始。
第二就是毒杀皇子辩。
总而言之,笔墨寥寥,存在感比李傕郭汜甚至樊稠、杨奉这些人还低。
但在董卓势力中扮演的角色却极其重要,是董卓崛起乃至于夺权成功的幕后推手,否则,就董卓那智商,十个加一块也斗不过袁隗。
他对李儒感兴趣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李儒的性格。
李儒不是死忠型。
史书记载,董卓死后,还试图通过李傕向汉献帝自荐为侍中,想要重新出仕,只是被汉献帝拒绝了,此后才彻底销声匿迹。
由此可见,李儒在董卓死后并没有心灰意冷,反而依旧想出仕。
这也正常,身为天下数得着的谋士,满肚子都是才华,年纪也不大,怎么甘心就此老死在泉林之下?
所以在李儒表达投降之意后,首接点头接纳。
至于名声好坏,他在乎?
他现在的名声比李儒臭多了。
不对,现在的李儒还没有做出历史上那些事情,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谋士,根本没人关注李儒的动向。
……
片刻后,李儒进门。
进门后恭恭敬敬行大礼:“李儒拜见主公。”
起身后,小心观察一眼,心中忐忑,不知道刘裕会如何处置自己。
刘裕指指对面的凳子:“坐。”
李儒小心翼翼坐下:“多谢主公赐座。”
刘裕嗯了一声:“文优,我欲五日后出兵,攻打大夏、枹罕、白石、河关这西城,你随我一同出兵。”
李儒赶忙站起来行礼:“李儒遵命。”
犹豫片刻,小声问:“主公,狄道那边……”
刘裕随口道:“狄道那边由赵云负责,我交代过了,破城之后善待你和董卓家眷,不必惊慌。”
李儒再次行大礼,感激涕零:“李儒多谢主公开恩。”
刘裕摆摆手:“找你来,是想问问你羌人的事儿,我只知道金城、陇西、武威多羌人,但有多少、危害大小却一无所知,想治理也不知如何下手。”
李儒悄悄松口气,连忙道:“主公,羌人其实与汉人也无不同,甚至很好治理。”
刘裕挑眉:“哦?”
李儒解释:“羌人说是羌人,却与汉人混居,早己无法分辨,现在说的羌人,其实就是一群住在高山里的人。”
“这里的山可不是普通山川,而是大片大片高达十余里的高原山地,寒冷,贫瘠,气候险恶,山洪、雪崩、山崩、暴雪不时暴发,耕种放牧都十分不易。”
“羌人生活在那些地方,也只是勉强混个温饱,图个没有外敌。”
“若让他们下山,他们也是乐意的,他们也羡慕山下的繁华与富庶。”
“给他们一点微不足道的好处,他们就愿意卖命。”
“属下岳丈与韩遂就以此起家,麾下多有羌人士兵,让他们吃饱,他们就十分勇猛。”
“只有少部分羌人头领和贵族不愿意下山,毕竟他们在山上也有权力和富贵。”
“所以,主公若要治理羌人,一则以利诱之,一则在各处山口筑城防御,便足以消弭羌人之患。”
“如果主公一定要彻底消灭羌人,属下另有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