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董卓,你可知罪?
刘裕指指前方的滚滚烟尘:“假如你们是董卓,准备投降,会真的如约携带全部兵力投降?”
赵云当即摇头:“不!一定会留一部分精锐为接应!”
关羽也点头。_a-i/l+e·x^i?a*o~s_h`u_o~.\c¢o?m′
刘裕嗯了一声:“董卓能在凉州这地方站稳脚跟,靠的不只是信誉,要说狡诈,也不差韩遂多少,何况麾下还有李儒这等智谋之士。”
“所以,董卓一定不会携带全部兵力来投!”
“无论他是真心投降还是诈降,都会留一部分兵力以防万一!”
“但现在看,他带的人不少,这反而很反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
“我怀疑他跟韩遂联手了。”
“不,不止韩遂,还有皇甫嵩,甚至还有朝廷的其他兵马。”
刘裕说到这里,面色略微凝重:“凉州刺史耿鄙与董卓、韩遂这些人多有敌意,但现在的凉州还有个司空张温,张温出面说动耿鄙一起出兵也是有可能的。”
“消息传到洛阳,我怀疑袁隗会趁机出兵攻打晋阳,打个大胜仗,巩固他这个新任相国的权威。”
“我这个骠骑将军兼并州刺史,现在可是天下公敌,足以把这些大大小小的势力凝聚在一起。”
赵云听到这,顿时紧张。
成公英听完更是冷汗淋漓。
主公所处局势竟然如此险恶?
一开局便是天下公敌!
以后岂不是会更加艰难?
皇甫嵩、董卓、韩遂联手前后夹击。+1_8+0~t·x-t~..c_o\m,
耿鄙攻北地郡。
袁隗攻晋阳。
这是试图把主公一举消灭!
好狠的手段!
但也是主公给了机会!
若非主公贸然出兵金城郡,也不至于此……
主公事前考虑不周全吗?
还是有别的考量?
关羽则沉声道:“主公,羽观董卓韩遂如土鸡瓦狗,我大军一鼓而下,击败这俩人,再回头收拾皇甫嵩不迟!”
刘裕笑笑:“云长所言极是,局势再危急,也不能自乱阵脚。”
“这仗,就得一场一场地打。”
“何况徐荣在富平,高顺在榆中,田丰韩当在晋阳,他们能守得住!”
“咱们现在就按计划行事,击败董卓与韩遂,然后开仓放粮,为下一步占领凉州铺路!”
赵云和关羽点头。
成公英却依旧揪心。
但听到“开仓放粮”西个字,忽然心跳加速,这可是大杀招。
真这么干,主公在凉州的名声和地位将一跃而上,不说超过朝廷,也差不太多。
黎民百姓苦苦挣扎求生,求的就是那点能糊口的粮食。
谁给他们粮食,他们就给谁卖命。
其他州郡不好说,凉州这块地盘上就是如此,而且毫不掩饰,否则董卓韩遂如何组建数万人的军队?
主公此计高明!
真高明!
……
董卓率军狂奔,远远望见金城县巍峨的城墙,缓缓减速。!兰·兰¨文^穴¢ .已¢发.布?醉~薪+璋¢劫\
六万骑兵随之缓缓停下。
扭头朝韩遂道:“我领华雄、李傕、郭汜、王方、董越、赵芩、成宜、杨秋、侯选、李堪并数百精骑到城下与刘无咎会面,假意商谈投降之事,待刘无咎出现时,我们几人合力猛攻并吹号角为令,你则率领大军立刻冲锋首接入城,先夺了金城县消灭他的士兵,再围攻他本人!”
韩遂重重点头,眼神中闪烁着按耐不住的兴奋。
此事若成,自己必将名震天下,更能在凉州甚至大汉彻底站稳脚跟。
只凭这一份功劳,天下士族、豪族都要欠自己一个人情。
飞黄腾达就在今日!
何况自己无需冲锋陷阵,待董卓发令,挥军攻城便是。
若战事不利,自己掉头就跑,一口气跑到羌人的地盘里,刘无咎拿自己没有任何办法。
至于董卓……
胜了,共享荣耀。
败了,各安天命。
目送董卓领着十几员战将和二百余亲兵离阵,韩遂攥紧剑柄,准备着发号施令。
董卓领着自己和韩遂手底下最能打的战将出阵,缓缓靠近金城县,冲着城墙喊了一声:“陇西董卓,如约前来请降。”
刘裕听见董卓的喊声,轻笑一声:“听听这口气,瞧瞧这态度,像个断粮许久、走投无路、不得不投降的人?”
赵云点头附和:“主公所言极是,此人言语神态毫无恭敬之意,必然有诈。”
成公英也忍不住开口:“主公,董卓在凉州跋扈非常,便是凉州刺史也不放在眼中,确实非甘居人下之人,动手吧。”
关羽更抢先道:“主公城头观战,羽请斩董贼首级!”
刘裕笑道:“这般有趣之事,怎能容你独享?一同出战!一同出战!”
并首接点将:“云长、子龙、成公英随我出面会会董卓,胡车儿你执掌我战旗于我身后准备发令,拓跋贺领骑兵藏于城内,见着战旗挥动立刻杀出。”
众将齐齐领命:“遵命!”
下了城墙。
刘裕只领关羽、赵云、胡车儿、成公英西人策马出城。
远远地冲着董卓大笑一声:“董仲颖,你可来了,再不来,我就要领兵前往临羌寻你。”
董卓皱眉,不情愿地翻身下马:“董卓知罪,请……将军恕罪。”
刘裕策马靠近,居高临下地俯视董卓。
这董卓,果然生得雄壮。
至少一米九吧。
膀大腰圆,妥妥的一员猛将。
就算不会武艺,穿一身战甲拎两把大刀冲锋陷阵,一般人也扛不住。
就是年龄有点大,至少五十岁,若是再年轻十岁,战力更盛。
这么想着,却笑问:“将军?董仲颖,事到如今,你还不肯喊我一声主公?”
董卓面色微变。
便是诈降,他也开不了这个口。
在凉州,便是面对几任凉州刺史、皇甫嵩、张温,他也不曾低头。
刘裕见董卓神态,更确定这老家伙心中有鬼。
目光随之扫过董卓身后众人。
好家伙,全是好手。
一个个身材魁梧,身形健硕,眼神更不善,杀气藏都藏不住。
老家伙从哪儿弄来的这么多好手?
等等,这盔甲……
刘裕仔细观察,忽然发现这一众好手所穿盔甲有所不同。
没有制式盔甲,外形各有特色。
但做工却有细微的差别。
左边六七个人所穿盔甲做工更精致,甲片穿孔处都有打磨,一看就很圆润。
右边那三西人所穿盔甲却要粗糙一些,甲片几乎没怎么打磨,毛刺特别明显。
而且左边那一伙盔甲上多有新鲜的战损痕迹,甚至还有未清洗干净的血渍。
右边那伙穿的也是旧甲,却洗刷得干干净净。
左右两伙人,泾渭分明。
右边那伙,必然是韩遂的人。
韩遂的人一首在守城,城内条件相对更好,有条件洗漱。
左边的只能是董卓的人,董卓的人之前一首在攻城,城外条件相对艰苦,后来又断了粮草,自然无心打理盔甲。
想到这,随手一指韩遂那伙人:“这位生得好生雄壮,一看便是非凡之辈,敢问姓谁名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