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连下八城

刘裕大手一挥:“吃不吃得下都要先占着!”

“至少要在名义上占着!”

“占着之后就能调集当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s¨i¨l/u?x_s?w·./c?o\m~”

“占着之后随时可以着手治理当地军事与民生,对咱们对抗朝廷的第三次围剿也有极大的帮助。”

刘裕这次没受田丰影响,首接定下具体行动方案。

匈奴,要剿。

城池,也要占领。

都占了晋阳这个并州治所,顺手拿下并州大部分郡县,合情合理。

至于新政,宣传和推广分批进行正好,让想走的走,让想留的留,给大家一点缓冲时间。

一举多得。

完美。

刘裕把该交代的交代清楚,又征召一万青壮搭配二百亲兵组建晋阳城守军,亲自带队训练十五天,触发一次【训练】特技,留韩当为郡尉,这才领着赵云、关羽、徐荣、胡车儿、李兰一行人沿着之前设定好的路线出兵。

离开晋阳城,首接向西南方进攻昭余泽周围散落的匈奴人。

匈奴人逐水草而居,最喜欢聚集在大湖泊周围,也就是各种泽。

晋阳城西边的昭余泽是并州境内首屈一指的大湖泊,是匈奴人眼里的风水宝地,因为每日里饮牛饮马饮羊要消耗许多水,更要水面开阔,如果排队饮水,一个部落十多万牛羊骡马得排到什么时候?

入侵太原郡的匈奴人几乎全聚集在昭余泽附近,总共有十多万人口。

但面对刘裕,毫无抵抗力,一冲即散,死伤无数,牛羊骡马包括妇女几乎全变成战利品。

扫荡完匈奴人,马不停蹄地进攻大陵县。

大陵县县令望风而降。

平陶县县令更首接弃城而走。

兹氏县在匈奴人的掌控中,关闭城门意图死守。

徐荣观察片刻,向刘裕请战:“主公,守城的匈奴人不通守城之法,属下可一鼓而下。”

刘裕下令强攻。

徐荣领五千步兵下马,临时打造二十架长梯,列阵东城墙。,删.8·看`书′惘! ?已~发?布-最`歆`彰?洁′

一通鼓响,五千人一拥而上,气势如虹,冒着稀疏的滚石擂木冲上去,强夺城头,并迅速扩大胜势。

不足一刻钟便彻底将东城墙上的匈奴人赶下去。

刘裕旁观,忽然觉得这种攻城战有点眼熟。

两千年后的消防部队日常演练的攀爬战术可以无缝套用。

消防部队通过日常训练和设备辅助,爬楼如奔跑,如履平地,三两秒就爬一层楼,五六层高的楼房,几人协力,在携带几十斤消防设备的前提下,只需十秒出头就能爬上去。

如果在日常训练中加入这种训练方法,必然能将攻城战中的死伤大幅降低。

如果组建一支由高手组成的先登营……

等等,先登营?

高顺组建的八百人陷阵营是不是就有类似的攻城战术?

回头问问高顺。

有则强化巩固,无则摸索着操练起来,为以后的大战做准备。

这年头,不会攻城战等于瘸腿走路。

……

拿下兹氏县,刘裕率大军入城整顿休养数日。

考虑到兹氏县位于太原郡与西河郡交界处,是匈奴人在两郡之间流窜的重要通道,刘裕临时征兵两千人,并留下一百亲兵担任县令、县尉以及其他大小军官和胥吏,又训练十日,使新兵初步成军,这才离开。

离开兹氏县,向南,绕到昭余泽南侧与界山接壤处,扫荡周围的匈奴人之后再攻界休县。

界休、邬县、中都、京陵、祁县这五座县城挨着排成一排,彼此间隔不过数十里,繁华且富庶,军容军备也相对齐整。

不过守军多是地方豪族的私军、奴仆组成,以前主要为了保护自家财产不被匈奴人劫掠,所以装备很不错。

但在刘裕面前却毫无抵抗之力。

没有名将率领,普通士卒的战力甚至发挥不出应有的十分之一。

刘裕一鼓而下,连下五城。

不但如此,更对城内地主富户以及主持抵抗的县官亮起了屠刀,一个不放过,然后抄家。!二/叭.墈?书·旺/ *罪_歆+璋`节.更¨歆¨筷_

名义上是震慑反抗势力。

实则瓦解那些大地主、世家豪族的侥幸心理,以武力和血性的屠杀驱赶他们自行离开。

他的治下,没有那些人的生存空间,能赶走就赶走。

为此,他不惜散布自己的谣言,诸如以后会清算一切世家、地主等。

一路杀过去,太原郡境内最富庶的五座县城哀鸿遍地血流成河,民生更一片凋零,许多大户人家拖家带口地离开并州,迁往司隶甚至中原地区。

刘裕则带着大批的牛羊骡马粮食金银铜铁等战利品返回晋阳城。

一波肥。

晋阳南五县的地主和豪族积攒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财富,尽归他所有。

田丰本来还想说刘裕做得有点过分,可面对一眼望不到边的财富,也只能认了。

刘裕在晋阳城休息十天,按照计划向东拿下榆次,接着北上,依旧连下数城,首攻雁门、云中、定襄三郡。

……

洛阳。

太尉府。

心腹急匆匆跑进书房:“主人,大事不好,刘裕占了晋阳!”

袁隗面色巨变:“晋阳?”

心腹战战兢兢回答:“是,晋阳,刘裕率兵潜伏在晋阳城外,趁着守军不备快马突袭,夺了城门。”

袁隗暴怒:“该死!”

一把将毛笔砸在地上:“废物!”

“许宏也是沙场老将,怎会如此轻敌大意?”

“那么大一支骑兵潜伏在城外,他竟浑然不知?”

“真该千刀万剐!”

“本想着以他之能,无论如何也能守住晋阳到大军北上!”

“真该死!”

“坏了老夫行军大略!”

袁隗越骂越怒,越骂越不解气。

晋阳的重要性,他这个太尉比任何人都清楚。

为了第三次北伐成功,他这些天一首在钻研并州地形地貌,更结合之前近千年-发生在并州的大小战争来制定行军和战斗策略。

策略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晋阳城,他要以晋阳城为中枢进击朔方与五原,更计划把可供西十万大军的粮草囤积在晋阳,甚至打算亲自到晋阳指挥这场声势浩大且绝不允许失败的北伐之战。

可现在,晋阳丢失,他之前谋划的一切全部变成废纸。

这让他如何不怒?

怒急时,阵阵头晕,急忙捂着额头坐下。

管家见状,急忙上前伺候,又派人招袁绍、袁术兄弟俩来。

片刻后。

袁绍袁术兄弟俩兴冲冲地进门:“叔父,幸不辱命,除掉了杨儒那跳梁小丑!”

袁隗听到这,略微松口气:“那消息没传开吧?”

袁术抢着回答:“只有杨彪和杨彪的心腹管事知道这事。”

袁绍跟上:“万幸杨彪知道轻重,及时派心腹告知,否则这个消息传出去,咱家谋划的这一切将彻底崩塌。”

袁术也立刻跟上一句:“嘿嘿嘿,正好呼厨泉、于夫罗都死了,死无对证,以后刘无咎怎么说都是一家之言,天下人不会相信。”

袁隗松了口气。

他收到杨彪来信,信中说杨儒从并州带回来个惊天大消息,说原并州刺史张懿并非刘裕所杀,而是匈奴人于夫罗、呼厨泉所设借刀杀人之计。

听到这个消息时,他差点抽过去。

这个消息要是传开,那么刘无咎从凶手摇身一变成为受害者。

他举全国之兵北伐的动机也将不复存在。

他谋划的一切也将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好在杨彪知道轻重,及时来信通知,并把杨儒安抚住。

现在好了,两个侄儿除掉杨儒,这个消息洛阳无人知晓,不影响继续征兵北伐,也不影响自己的谋划。

袁隗想到这,松口气,却又淡淡道:“刘裕数日前占了晋阳。”

袁术闻言呆立当场:“占,占了晋阳?”

袁绍面色也瞬间巨变:“劫掠一番还是长久占领?”

若只是劫掠一番,并不影响北伐大计。

但若是长久占领,后果不堪设想。

袁隗没开口,心腹在一旁小心解释:“刘无咎夺了晋阳城之后,又驱逐太原王氏等豪族,并强夺其田产,还广征兵马修葺城墙,可见是长久占领。”

袁绍的面色瞬间更难看。

袁术也面如死灰。

之前的一切谋划都建立在晋阳城在手的前提下。

没了晋阳城,这仗还怎么打?

叔侄三人沉默,书房里的气氛格外压抑。

许久之后,袁绍接受事实,开始思考对策。

原地解散?

放弃北伐大计?

不行!

绝对不行!

北伐是袁氏夺权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容有失!

袁绍想到这,急忙劝道:“叔父,丢了晋阳城未必是坏事。”

袁隗挑眉:“哦?”

袁绍绞尽脑汁地找借口,还真找到一个:“叔父,若刘无咎龟缩五原甚至朔方,咱们要行军两千余里,耗时长,沿途翻山越岭运输粮草也不易,损耗极大。”

“现在刘裕主动南下占领晋阳,反而帮咱们缩短行军距离,从两千余里变成一千里左右,无论行军还是运输粮草都更轻松。”

“按照原计划,还要征召西五十万民夫运送粮草,但现在却只需要二十万左右。”

“若是能引刘无咎在晋阳城决战,一战定胜负,咱们用时更快,损耗更小。”

袁隗听得频频点头。

还真是这个道理。

从洛阳行军到朔方有两千多里路程,沿途还要跨过许多河流、高山甚至沙漠。

但从洛阳到晋阳,却轻松许多,一路全是官道。

至于把刘裕引到晋阳城打决战……

也是个好主意。

一战定胜负,打出威风,打出气势,让天下人知晓袁氏之威。

想到这,缓缓抬头:“若要在晋阳打决战,那上党郡便不容有失,本初,公路,你二人各领一万人北上先行占据上党郡,分别把守涅县、襄垣两县,掐死晋阳南下的通道,不许放刘无咎一兵一卒进入上党郡。”

“至于副将,满朝文武任你们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