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激进之策

刘裕听了却更感兴趣。`1′4~k¢a·n¨s~h!u!.,n+e!t·

更激进。

更危险。

更有难度。

却能一劳永逸。

这方案听着就很有挑战性。

于是兴致更浓:“你说。”

田丰面露杀气:“主公,彻底拿下凉州!”

刘裕听到这方案,真被吓了一跳。

并州还没有拿下,才只占了两郡而己,就要彻底拿下凉州,这是典型的蛇吞象。

就算能拿下,如何管理?

凉州的管理难度远超并州,那边就算是汉人也民风彪悍,羌人更狠,何况那边也少有纯粹的汉人聚集区,尤其凉州西部,胡汉混居才是常态。

田丰却杀气腾腾道:“主公,凉州才是真正的苦寒之地,耕地少得可怜,几乎全靠放牧为生,就算想治理,也要百年之功,所以,依属下之意,先以武力征服,消除来自凉州的威胁,待到打赢朝廷第三次围剿之后再用心思治理。”

又补充道:“换而言之,把凉州变成一个庞大的军事管制区,以保障朔方、五原的西侧不受军事威胁,保障朔方与五原安稳发展农耕。”

刘裕听到这,两眼放光,忍不住赞道:“这个策略妙啊,占领凉州不为占领,只为保障并州的民生发展,还能吸收凉州的精锐强大我军战力,更能控制西向的贸易通道,而且可以于开战之前断掉朝廷从凉州调兵夹击的战术,迫使朝廷只能走东线!”

田丰点头:“但问题在于凉州不是草原,但一样以骑兵为主,且多有军阀与将门世家,战力远超鲜卑人、匈奴人,城池也深厚高大,彼此间又能相互支援,所以难度很高。`墈^书′君, +芜.错?内,容?”

又指指南边:“而且咱们若不能速胜,朝廷那边得到消息,从太原郡出兵攻打五原郡和朔方郡,咱们会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稍有不慎便会一败涂地。”

刘裕点头,翻出地图,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地比量。

最后沿着弯弯曲曲的黄河划线,从朔方新城开始,经过广牧县、沃野县、临戎县,进入凉州北地郡、安定郡、武威郡,最后停在金城郡。

忍不住赞道:“以往没细看,现在看看,凉州虽说苦寒,气候恶劣,但随便一个郡都比朔方富庶,城池密密麻麻地连成一片,不像朔方就这么几座城市还分散在西个角落。”

田丰点头:“这么看,也没错,方便治理。”

刘裕再道:“从军事角度看,凉州的地形地貌特征非常显著,几乎所有城池都依水而建,由一条条城池线交织而成,控制住其中一两个冲要之地就能控制住一整条线上的城池。”

手指落在北地郡的治所富平城:“控制住富平,凉州兵马便无法沿着黄河进入朔方。?艘^嗖·暁`说^徃¢ ¨埂*欣?最,全`”

再滑到北地郡东南方向的弋居城:“占领弋居就能首接进入右扶风或者左冯翊,进而威胁长安!”

说到这里,猛拍大腿:“妙啊!”

“反守为攻!”

“他攻我五原朔方,我攻他长安,我能舍弃朔方五原不要,他能舍弃长安不要?”

“哈哈!”

“就这么定了!”

“取消三日后南下太原郡的计划,去凉州,打北地郡!”

“占领北地郡,进可攻,退可守,更可以为以后经略凉州各郡打前站!”

“还能将凉州切成东西两部分,嘿嘿嘿,凉州人跟朝廷可不是完全的一条心!”

凉州地形很长,跨度很大。

东接司隶,就挨着长安,如安定郡、汉阳郡、陇西郡,也是凉州最繁华之处。

但在黄河以西,便是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这些最苦寒之处,人口稀少,环境恶劣,羌人最多。

朝廷对东凉州的控制力没得说,但对西凉州的控制力就很弱,基本上处于自治状态。

朝廷甚至连凉州中部的金城郡都控制不住,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这些人叛乱就在金城郡,历史上皇甫嵩都在这里吃了败仗。

北地郡的富平城在黄河边上,是凉州东与凉州西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控制住富平城,就等于将凉州一分为二。

而且富平城就在贺兰山东麓,易守难攻,非常适合驻军,进可攻退可守,稳稳地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联络上北宫伯玉、韩遂这一伙人,能给朝廷制造更多麻烦,够袁隗老贼喝一壶的。

田丰见刘裕立刻制定出更详细的军事策略,忍不住心生敬佩。

更赞道:“主公果真是世所罕见的军事奇才,军事嗅觉真敏锐,短短片刻便分析透彻凉州的地形地貌并找准凉州命门。”

刘裕嘿嘿一笑:“元皓,你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学会了阿谀奉承。”

田丰也笑:“属下句句发自肺腑。”

开个玩笑后提问:“主公要亲自率兵出征凉州?”

刘裕点头:“别人我不放心!”

田丰再问:“占领之后呢?留谁守北地郡?”

刘裕想了想,点名徐荣。

田丰却有所忧虑:“徐荣能担此重任?”

刘裕也不敢保证现在的徐荣真能担此重任,想了想道:“那就带上高顺,此二人携手,足以守住北地郡。”

田丰想到高顺在沃野的表现,忍不住点头赞同:“有高顺在,确实稳妥,但沃野县怎么办?”

刘裕想了想:“从我的亲兵中挑两个出色的派过去,反正夺下北地郡之后沃野县、临戎县就会变成大后方,没有战事,只要稳住民生即可。”

田丰有些担心,但想到刘裕对亲兵们的教导,又把这话咽了下去。

刘裕的亲兵一首维持两千之数,除了刚开始征召的鲜卑人,剩下的全是汉人,而且几乎全是二十岁左右甚至更年轻的年轻人。

这些亲兵不但要接受严苛的军事训练,更要读书识字学习处理基层军政事务,刘裕亲自教导。

这两千亲兵除了淘汰的,便是外放的。

放出去的至少是中级军官,如军侯之类,甚至有县尉这种实权军职。

放出去多少,就补充多少新人。

这是刘裕真正的嫡系。

田丰想劝,但想了想还是没驳这个面子,他也拿不出更好的方案。

转而询问更详细的用兵事宜:“主公打算带多少人去凉州?”

刘裕挠挠头。

这还是个问题。

兵少肯定不行,凉州不比并州,那边人口更多,势力更复杂,且距离司隶更近,兵少不够用。

想了想,伸出一根手指:“至少一万人!”

田丰猜测也是这个数,并不惊讶,只道:“那必须征兵。”

刘裕点头:“再征五千精锐步兵。”

田丰惊讶:“步,步兵?”

刘裕笑道:“准确说是骑步兵。”

田丰愕然不解:“骑步兵?”

刘裕再笑:“骑马赶路,下马打仗,叫骑兵化步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