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使君可愿清君侧?

王允听到刘裕的命令,惊得摔个趔趄:“你,你要占领五原郡?”

刘裕张开五指,缓缓握紧成拳:“不只五原郡。?比¨奇\中,蚊?王! /庚′歆*罪+全!”

“你,你你……”

“本将军自领并州刺史一职,总要名副其实才能对得起这番冒险才是,否则会惹天下人耻笑。”

“并州居高临下,可首接威慑司隶,是一柄悬在司隶头顶的利刃,无论陛下还是袁隗都不会允许你占领。”

刘裕嗤笑一声:“他们不允许,我就不占领?王允,本将军是反贼!反贼做事要听他们的话?”

王允急忙解释:“我的意思是他们会强烈反应,如更大规模的出兵讨伐。”

刘裕再笑:“那就打啊,本将军怕打仗?”

“朝廷真要发力,能征召许多兵马,三五十万也不是不可能。”

“呵呵,人多就能赢?鲜卑人兵马也不少,还全是骑兵,结果如何?”

“那不一样……”

“你无非是想说朝廷有良将、军械精良、士兵训练有素这一套,但在本将军眼里,他们和鲜卑人没有多少区别。”

“可现实就是不一样,穿皮甲的无法与穿铁甲的比,游兵散勇也无法与训练有素的比。”

“不不不。”

“请使君解惑。”

王允一步步引导刘裕上头,从刘裕口中套话。!比¢奇,中¢蚊?王′ `更~芯·最`全.

刘裕仿佛没有觉察,傲然道:“本将军的优势太大,大到可以无视你说的那些差别。”

“啊?”

“以数字比较,若匈奴人战力为一,朝廷精锐战力为五,而本将军战力则高达一百,所以,在本将军眼里,鲜卑人和朝廷精锐没区别。”

“……”

王允听得瞠目结舌,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应。

这人,狂得无边无际。

战力一百?

难不成每个士兵都能以一敌百?

那怎么可能?

刘无咎自身武艺确实强悍,但麾下士兵再精锐也是普通人,绝不可能以一敌百!

绝不可能!

刘裕见王允神态,轻飘飘地抛出一句话:“你信不信不重要,但事实摆在眼前,自从本将军接任广牧都尉一职,至今一年半,大战不超过十场,消灭鲜卑人三十余万,又击败丁建阳、盖元固十余万联军,刚刚又正面击败皇甫嵩的十万精锐,还全都以少击多。”

说到这,反问:“你能否认本将军的战绩?”

王允闻言,顿时呆住。

如果只看战绩,刚才的话还真……没错。

刘无咎的士兵真能以一敌百。

打鲜卑,传闻只动用三千精骑。,0`0?小?说*蛧¢ _已?发-布.最/鑫+彰\结?

三千对三十万,可不是以一敌百?

打丁建阳,也只动用两千骑兵三千步兵。

打皇甫嵩,动用三千重甲步兵和两千重甲骑兵,哦,还有埋伏在河阴城外的一千骑兵,加起来也不过六千人。

这么计算,打鲜卑以一敌百,打汉军以一敌二十,分毫不差!

这……

王允震惊到无以复加,最后只能结结巴巴地反问:“使,使君能保证常胜不败?”

刘裕坦然点头:“只要本将军出手,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

王允再一次被刘裕这狂傲至极的话震慑。

这天下竟然有如此狂傲之人。

便是孙武复生韩信再世也不敢夸这等海口吧?

等等,对付狂傲之人,只需奉承他、顺从他即可。

想到这,缓缓抬头,面上挂起一层谄媚、敬佩、畏惧的神态,还有一丝苦涩:“王某本不信这等狂言,可仔细想想,使君所言完全属实,不掺丝毫水分。”

再道:“此时此刻,王某真切明悟何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刘裕心里一动,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老家伙忽然转变态度,这样奉承,心里必然存着不可告人的算计。

那就试试老家伙到底想干什么。

于是故作得意地大笑:“本将军早早说了,一切都能作假,唯独发生过的事情无法造假,本将军的战绩摆在这里,谁也无法否认。”

“使君战绩太过骇人,以至于许多人不敢承认。”

“嘿嘿,本将军迟早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厉害!”

“使君真这般想,倒也不是没有机会。”

“哦?”

“为国效力。”

“呵呵,陛下视本将军为仇寇,如何效力?”

“王某愿为使君与陛下牵线。”

刘裕低头审视王允。

老家伙真想牵线?

不可能!

这老家伙满肚子小心思,又是士族的代表性人物,绝不可能背叛自身立场。

必然存着其他计算。

这么想着,摇头否认:“还是算了,本将军可不喜欢寄人篱下,更不愿意整日里与袁隗那般人物勾心斗角。”

王允面露遗憾之色,心里却道:果然如此。

装模作样地叹口气后再道:“既然如此,使君便只有一条路可走。”

“哪条路?”

“亮明高祖苗裔身份,再自领中山靖王王爵,以中山靖王之名招募天下英才共襄大事。”

刘裕故意露出心动之色:“这……行吗?”

王允见刘裕心动,赶忙点头:“使君,这是天赐良机,要知道,天下苦朝廷久矣,便是地方上也多有不满,叛乱此起彼伏,您只需竖起大旗,必然从者云集,届时您率精兵南下司隶清君侧,皇位唾手可得。”

刘裕听到这,还真心动了。

清君侧,多好的名义啊。

袁隗不正是现成的、需要清剿的君侧奸贼吗?

别说,王允这老家伙,还真有点东西,很有蛊惑力,怕不是自带蛊惑天赋?

难怪历史上能把董卓和吕布玩得团团转。

不过,自己可不能上当。

清君侧,听着挺好,却与自己的发展战略相违背。

自己要稳扎稳打,要打造一套全新的规则,要开辟一个全新的世界,要一步步改造改变。

而王允这套却相反,清君侧的旗号亮起来,必然会吸引太多大大小小心思各异的势力来投靠,势力瞬间膨胀,处理起来更麻烦。

再说了,清君侧这种事,可以做,但对名声也是打击,因为说的再好听那也是篡权,得位不正就是污点。

相反,等到朝廷自个儿烂掉,皇室陷入绝境时出手,那叫力挽狂澜,叫扶大厦于将倾。

反正刘宏也没几年好活,不用拼死拼活拼个坏名声。

但面上的心动之色却更浓,甚至流露出跃跃欲试的姿态。

王允窥见,心中得意,嘴上趁热打铁:“使君若有心南下清君侧,王允愿为马前卒,愿献上全部家资助您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