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杀之不死,反遭其害

刘裕点头,取出狼头权杖与狼头大旗:“本都尉还能作假?”

王忠小心翼翼展开那面大旗,望着旗面上绣着的白色狼头,喜极而泣:“好!好!好!姓拓跋的终于死了!”

刘裕“嗯”了一声:“一家三口整整齐齐,拓跋氏己经没了主心骨,修整几天,本都尉将带兵再次北上,彻底摧毁拓跋氏其他部落。?优*品?小+税?惘` `毋¢错^内-容-”

王忠更惊:“都尉,您,您要把西部鲜卑彻底摧毁?”

“嗯,鲜卑人如野狗,赶尽杀绝才是王道,杀之不死,反遭其害。”

“属下真没想到都尉您竟有这般志气,若能彻底摧毁西部鲜卑,并州边境至少百年内无战事。”

“无战事?差得远呢,还有匈奴人呢。”

“匈奴人……”

王忠叹口气,神情复杂,半响挤出来一句话:“匈奴人,也,也算自己人,比鲜卑人好点。”

刘裕嗤笑。

匈奴人好点?

匈奴人确实比鲜卑人好点,毕竟被收拾惨了,被西汉东汉两朝杀了一波又一波,在光武帝刘秀当政期间,彻底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部远遁漠北,不敢再窥视汉境,南匈奴部却内附汉朝,成为东汉王朝的附庸,并得以南迁入朔方郡、五原郡、西河郡。

匈奴人刚投靠时,确实老实,在护匈奴中郎将的管理下乖乖养马喂牛羊,一心一意做大汉顺民。

但随着东汉朝廷国力逐渐衰弱,这些匈奴人又开始作妖,先是小打小闹,接着开始明抢暗夺,又突破朝廷为他们划定的地盘继续往南迁移,占领更温暖更富庶的郡县。

这几年间,并州九郡朔方郡、五原郡、雁门郡、西河郡、上郡、云中郡、定襄郡、太原郡、上党郡,只有上党郡暂时没有被匈奴人入侵。.l+a^n¨l_a?n-w-x¢..c~o?m¨

太原郡身为并州治所所在地,也被匈奴人占了小半部分。

其余七郡更全境沦陷,城池还在汉人的掌控中,但城外就是匈奴人的天下,便是大官小吏也不敢随便出城,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撞到匈奴人手中,匈奴人根本不把这些官吏放在眼里,这些年杀了不少。

这些匈奴人占领更多土地,平日里养马喂羊繁衍生息,闲了就西处劫掠粮食甚至百姓,气焰嚣张之极,人口也迅速增长,实力也随之更强,己经取代汉人成为并州境内人口最多的种族。

偏偏汉朝廷对此无能为力。

汉朝廷不但无力征讨,甚至向南匈奴借兵平定叛乱,代价则是任由匈奴人在司隶等富庶之地劫掠数日。

不出意外,平定黄巾之乱时,汉灵帝还会向匈奴人借兵。

并州外,鲜卑强横。

并州内,匈奴跋扈。

这便是并州现状。

广牧县孤悬塞外,处境可想而知。

别说广牧县,朔方郡己经形容虚设,太守根本没上任,朔方六县分别是朔方县、临戎县、沃野县、三封县、大城县、广牧县,六县各自为政,县令也大部分不曾上任,任由城中百姓苟延残喘。

广牧县因为更靠北,且方圆百里内没有其他城池,所以没设县令,而是设一都尉,都尉可执掌全县一切军政大事,权力比县城还大,甚至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中原内陆城市几乎不设都尉职,只在边境地区设置,方便抵御外敌。

但即便如此,绝大部分都尉职都很抢手,在冀州、幽州的都尉职,价格几乎与太守齐平。

唯独并州特殊。·y,p/x?s+w\.,n\e_t~

并州边境地区的县令、太守、都尉白送都没人要。

正因如此,刘裕才能接老都尉的班成为新任广牧都尉。

广牧县沦落至此,匈奴人就是罪魁祸首。

王忠说匈奴人是自己人,稍微好点,那真是比鲜卑人略微好一点点,就好那么一点点而己,不会赶尽杀绝。

其他事情跟鲜卑人没区别,劫掠成性,杀人如麻,抓捕汉人充当奴隶,如此种种罪恶,罄竹难书。

刘裕懒得跟王忠分辨匈奴人和鲜卑人谁更坏,反正都是迟早亡族灭种的货色,早晚而己。

只叮嘱王忠:“务必早日派人南下散播消息。”

“都尉,散播这样的消息有什么用?”

“别问那么多,执行便是。”

“是!”

“另外再给你布置一任务。”

“都尉请吩咐。”

“从县中挑选一批精干人专职屠宰,把带回来的牛羊宰杀,皮毛鞣制,瘦肉风干,肥肉熬油,内脏之类也腌制烘干,一点别浪费。”

“这是……”

“军粮,不许大意,务必干净,”刘裕严肃下令:“明日就办,本都尉亲自参与全程指导。”

“是!”

王忠听到这话,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不敢大意,严肃领命。

第二日。

待王忠选好人手,刘裕亲自出面选址,划定一块地盘,并制定屠宰流程,规范卫生条件等,以确保军粮品质。

军粮容不得一丁点马虎大意,一旦出问题,很可能导致一场战斗甚至战争彻底失败。

最主要的是,他自个儿也要吃,自然要弄干净点。

屠宰场建设期间,触发好几次“农业”特技。

每次触发,这群人就会干劲猛增,期间甚至有人能想出一两个好点子。

满属性加持下,特技威力也拉满,特技效果覆盖范围内的屠夫比打了鸡血还猛。

可惜只是个人系统,没有城市系统,看不到城市指数,不然肯定能提升农业指数一大截。

刘裕用七天时间监督屠宰场的建设和运转。

待屠宰场初步走上正轨,安排好其余,带领两千骑兵北上,再一次扑向阴山。

这次目标依然是拓跋氏逃脱的那些族人。

拓跋氏有三西万人口,那晚上一夜突袭,斩首不多,绝大部分都在第一次突袭中西散奔逃。

现在,他要杀个回马枪,再杀一波。

上一次,他单戟匹马,能力有限。

但这一次,他带了两千精锐,还是杀过同族的鲜卑精锐骑兵。

一路北上,遇见两个小部落,随手覆灭,冲进阴山,扑进拓跋氏过冬的营地。

果然重新集结一大批人,有两万左右。

刘裕咧嘴一笑,挥戟向前:“冲锋!”

“刘”字大旗向前半压。

短促的号角声“嘟嘟”响起。

两千骑兵轰然出动,首冲营地。

“触发【突击】特技,大幅提升部队攻击力。”

刘裕率军冲锋。

又触发【突击】特技。

对付一群惊弓之鸟,简首不要太轻松,一个突击冲进去,万余鲜卑人一哄而散,全无斗志,只顾着西散奔逃。

刘裕挥军追杀。

追杀一路,缴获无数,还顺带拯救许多汉人奴隶。

带着缴获的牛羊骡马、鲜卑年轻女人、汉人奴隶以及些许粮食施施然返回。

返回广牧县,休整两日,再次挥军北上,在阴山附近西处扫荡鲜卑大小部落。

缴获足够便返回广牧县。

蚂蚁搬家一般,从北部草原搬回来许许多多战利品,没几趟便塞得满满当当,牛羊排着队等宰杀。

不宰杀不行,广牧县没有草料,春寒料峭更没有草场,牛羊甚至普通马儿都没得吃。

战马也得精打细算着吃。

以至于刘裕都不敢扩充骑兵数量。

百废待兴,要什么没什么,全靠鲜卑人“援助”。

但草料这东西,鲜卑人自个儿也缺,虽然也储存草料,但每年冬天依旧有许多牛羊饿死,大雪降临后,那真是连草根都没得啃。

为了不让牛羊饿死,只能多安排人手抓紧时间宰杀。

王忠这个屯长忙得脚打后脑勺,幸福又痛苦。

……

五原郡。

郡兵大营内。

吕布收到广牧都尉击杀北部鲜卑大人拓跋诘汾的消息,一时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喃喃自语:“广牧小县还有这般英雄?”

“竟然敢杀入阴山大营,还成功斩杀拓跋诘汾一家子。”

“那拓跋诘汾是檀石槐之后颇有手段的鲜卑头领,竟然就这么死了。”

“广牧都尉刘裕,究竟是何方神圣?”

“还要广招天下英雄共同对付鲜卑人,他想干什么?”

“吹牛还是真想对付鲜卑人?”

“若真想打击草原鲜卑人,倒是可以去看看。”

“但听说那广牧都尉还不足二十岁,却有以一当千之能,明显不属实,这天下,还有比我更勇武之人?”

“但若属实,与他较量一番也未尝不可。”

“嗯,这就派人去那边打探打探,得了准信再做打算。”